天天看點

一本好書:鄒韬奮先生自傳《經曆》

作者:林夕夢語
一本好書:鄒韬奮先生自傳《經曆》

今天是中國新聞事業、出版事業的巨人鄒韬奮先生誕辰126周年。鄒韬奮先生“熱夫妻民,真誠地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是對先生一生奮鬥經曆的最好概括。

鄒韬奮(1895年11月5日—1944年7月24日),原名恩潤。祖籍江西,出生于知識分子家庭,祖父、父親皆為晚清官員。母親來自海甯大家族。

1926年起任《生活》周刊主編,1932年創辦生活書店(後合并為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先生一生都在追求“辦一份為大衆所愛讀、為大衆做喉舌的刊物,辦一個自由的、不受檢查的報紙”。

“九·一八”事變後,鄒韬奮在上海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因倡言抗日,參與上司救國會,卒以文字獲罪,與李公仆、沈鈞儒、章乃器等六人被捕,史稱“七君子事件”。

推薦理由:本書由《經曆》《抗戰以來》兩部分合編而成,是鄒韬奮先生的回憶錄。鄒韬奮從童年講起,回顧撰寫了自己二十年來的生活經曆,自己求學、就職、謀生、圖強的過程,講對老師和朋友的回憶,講成長的思想軌迹和心路曆程。全書把一個勤勉刻苦、踏實務實、認真負責的,一個為人磊落、情感深厚的青年躍然于字裡行間。展現了韬奮先生從一名窮學生,到優秀的新聞記者、出版家和愛國民主戰士的成長軌迹和心路曆程,堪稱現代知識分子人生道路的縮影。

《抗戰以來》部分是先生參加政治活動的經驗和觀察的總結。評析了抗戰初期四年間的得與失,指出了各黨派捐棄前嫌、共同抗戰和民主運動的蓬勃發展,是解決抗戰期間各種困難問題的先決條件,同時也批評了抗戰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阻礙社會前進的開曆史倒車的行為,希望由此引起同胞的注意,共同努力于發揚優點而補救缺點,達到政治改革的目的,加速抗戰最後勝利的到來。

筆者認為這麼好的書,确實值得閱讀,尤其值得當代廣大年輕人閱讀學習。

一本好書:鄒韬奮先生自傳《經曆》
一本好書:鄒韬奮先生自傳《經曆》
一本好書:鄒韬奮先生自傳《經曆》
一本好書:鄒韬奮先生自傳《經曆》
一本好書:鄒韬奮先生自傳《經曆》
一本好書:鄒韬奮先生自傳《經曆》
一本好書:鄒韬奮先生自傳《經曆》
一本好書:鄒韬奮先生自傳《經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