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北遊
我是小七,一個喜歡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個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一個野生的山海經愛好者。
謀殺,從法律的角度上講,是一項普通法罪行——如果一個或幾個人蓄意以任何方法将他人非法殺死,或使他人嚴重受傷後死亡,則會犯下謀殺罪行。謀殺在所有普通法國家中都屬于最嚴重的刑事罪行,最高法定刑即為該國刑法所允許的最高刑罰,例如死刑、終身監禁或法定最高監禁年期等。
這種犯罪行為,大概從人類誕生那天起就存在(因為據說猴子之間也會發生謀殺事件),不僅人類之間有,連神祇之間也有。在《山海經》中就記錄了兩起神靈之間的謀殺案,而且驚動了統治階級的最高層——上帝,都是由上帝親自出面對罪犯進行判決。
第一起案件:鼓與欽䲹謀殺葆江案
該起案件記載在《西次三經》。
第一個兇犯是鼓,他是個“神二代”,是鐘山之神的兒子,樣子很怪,人面龍身,就是一條人頭的龍(山海經裡大神都長這樣),當然長成這怪樣子不能怪他,因為他老爸也是這樣的英俊相貌。
據《海外北經》和《大荒北經》的記載,鐘山又稱“章尾山”(實際上“鐘”、“章”一聲之轉,鐘山就是章山),其神就是燭陰,又稱燭龍,樣子就是人面蛇身,是紅色的,身長千裡,他不吃不喝,也不怎麼呼吸,如果一呼吸,就會變成風雨,最主要的是,他能控制晝夜,睜開眼就是白晝,閉上眼就是黑夜,大概是一位很古老的原始神靈,而且能力巨大,在神界的地位一定很高,他兒子鼓的樣子就随他。
第二個兇犯叫欽䲹,這個神,在《莊子·大宗師》裡寫作“堪壞(音坯)”,司馬彪注說《淮南子》裡寫作“欽負”,可今本《淮南子》裡沒提到這麼個神,還有的寫成“欽駓”,都是音近的通假字。欽䲹的家不在鐘山,而是在距離鐘山不太遠的昆侖山(即昆侖虛)。《莊子·大宗師》裡說“堪壞得之,以襲昆侖”,成玄英《疏》認為它是昆侖山神名,可惜他的樣子《山海經》裡沒記載,隻有司馬彪說是“人面獸形”,就是一隻長着人臉的野獸的樣子。鐘山和昆侖山都在《西次三經》,離得不遠,是以鼓能和欽䲹混上。
被害人叫葆江,據郭璞注一作“祖江”,古書裡引這條文字時多寫作“祖江”,讓人弄不明白“葆”怎麼會變成“祖”,驗證死者身份都難,可能發生了字形訛誤,這不是主要的。
可葆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神,也弄不明白。
案情過程《山海經》裡沒作詳細的記載,就是說鼓和欽䲹聯手,在昆侖山的南面把葆江給殺了。
如果仔細品品,可能欽䲹和葆江都是昆侖山上的神祇,同居一山而發生了沖突,欽䲹想對付葆江,拉來鐘山之子的鼓來當幫手,一起把葆江幹掉了。
估計葆江是個地位很高的神,這事兒驚動了上帝,上帝下令逮捕了欽䲹,又到鐘山抓獲了鼓,并親自出面審理此案。其實案情一點都不複雜,鼓和欽䲹對自己的罪行也供認不諱。
于是上帝當庭做出裁決,把鼓和欽䲹都判處死刑,立即執行,而且是就地正法。于是鼓和欽䲹就被拉到鐘山東面的瑤崖處決了。
可事情還沒完,人死了有靈魂會變成鬼,神靈死了更詭異,會變成其它的玩意兒。欽䲹被殺之後,變成了一隻大鹗,就是魚鷹,樣子象雕,黑色的花紋,頭是白色的,嘴是紅色的,老虎一樣的爪子,它的叫聲如晨鹄。
大概戾氣太重,隻要它一出現,天下就要大起刀兵。
鼓也不消停,他死了之後變成了一隻鵔jùn鳥,有人認為鵔鳥就是古書裡說的鵔鸃(jùn yí),即現在所說的錦雞,其實那是不對的。
《山海經》裡說這種鵔鳥“其狀如鸱,赤足而直喙,黃文而白首,其音如鹄”,也就是樣子象貓頭鷹,紅色的腿,嘴是直的(猛禽一般嘴是彎的),黃色的花紋,頭是白色,鳴叫的聲音象天鵝。《玉篇》裡說:“鵔鳥,狀如鸱,赤足,直喙,黃文”,根據的是《山海經》。從讀音上講,這個“鵔”很可能是“隼”的通假字,就是一種隼類的猛禽。
這種鳥也是不祥之鳥(被上帝殺掉的肯定都不是什麼好鳥),它一出現在某城邑,該城邑必定會大旱。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給山海經留下了一個未解之謎,明天我們繼續說山海經裡另一大謀殺案。
我是小七,一個沉迷于研究山海經與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歡可以關注我。
版權申明:本文系山海經解密小七獨家邀約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轉載、盜用以及洗稿,未經同意擅自盜用,将追究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