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南昌縣概況

南昌縣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部分,位于北緯28度16度和北緯28度58度之間,東經115度49度到東經116度19度之間。位于江西省中北部,南昌市南部;東入西安縣,南接宜春峰市,西、北與新區隔濰江相望,東北臨近鄱陽湖,三面環繞南昌市主城區。距南昌市中心15公裡,是全國知名的商品糧基地、漁業重點縣,享有"江南糧倉"、"魚稻之鄉"等美譽。

2014年,南昌縣占地面積181.07平方公裡,2014年,總戶籍面積為1038792人,下轄16個鄉鎮、國家級開發區和銀三角管理委員會,2014年,全縣國内生産總值(GDP)559.4億元,比2013年增長10.1%。

南昌縣有105國道、316國道、320國道、暖公路穿境,京九鐵路與浙浙鐵路在南昌縣至唐鎮交彙處,規劃南昌地鐵3号線直達南昌縣中心,該縣形成了公路、航空、水路、鐵路、地鐵等交通網絡。

曆史在繼續

中國南昌縣概況

晉縣

區域形成和曆史演變過程:南昌邊境地區屬于揚州。曆史學家普遍認為:西漢高坻五年(前202年)始于南昌縣。長沙上裡王國,直隸玉湶縣。

建縣之初,南昌縣包括南昌、新、鳳城、金賢等4個縣及附近一些地區,面積約7500平方公裡。

新莽時期,南昌縣更名為宜山縣,九江縣直屬。

東漢、三國、晉、南昌縣鯉魚章縣。

魏文帝黃兩年前封孫權為王,南昌縣屬吳國。孫權縣南邊為阜城縣(今鳳城),此後南昌奉城分部。

燕唐(589-742),南昌縣改名為渝章縣,隸屬于洪州。

唐寶應該在新年(762年),因為回避宗李毘的名忌,渝章縣改名為中陵縣,屬于洪州。

唐鎮元(785年)改名為南昌縣,此後一直沒有改名,屬于洪州。

北宋六年(981年),西面新縣,自南昌以來,新劃分。

北宋崇甯兩年(1103年),進晉縣鎮為晉縣,此後南昌、金賢分治。

南宋,嵊州為首都,南昌縣隸屬于龍興政府。

中國南昌縣概況

南昌縣元市屬于龍興路。到了元21(1284),龍興路因避名渝宗的禁忌而更名為龍興路。

明洪武八年(1375年),南昌縣立洪渡。洪武從九年,到清朝(1664-1911),在南昌省。

民國在江西省渝章路下的第一年(1912年)到3年。民國十五年(1926年),南昌成立市、市、縣劃。江西省直隸縣南昌縣。中華民國自21年(1932年)以來一直隸屬于江西省的第一個行政區域。中華民國第十一行政區二十八年(1939年)。三十一年(1942年)的中華民國第一區。

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隸屬于南昌特區。1958年9月,劃歸南昌市。1961年7月,劃歸宜春特别行政區。1967年11月,重新劃歸南昌市。

行政區劃

分區遵循演變

2000年12月8日,連溪鎮被撤銷,劃歸蓮塘鎮(由閩闵372号準許)。

2001年10月22日,渡邊町被廢除,并劃歸玉蘭鎮(由第482号最小字元準許)。200l年11月15日,該鎮被撤銷并劃歸玉口鄉,小榄鄉被撤銷并轉入蓮塘鎮,新聯合鄉被撤銷并劃歸唐南鎮(不包括創業、東陽、東方、東升、東風村委會),創業等5個村委會劃歸玉口鄉(禹民字520号)。2001年12月10日,撤銷渝口鎮,成立并更名為長東鎮(民五八一準許)。

2004年底,全縣下轄11個鎮、7個鄉鎮:蓮塘鎮、祥塘鎮、長東鎮、江巷鎮、三江鎮、玉蘭鎮、塘南鎮、港商鎮、五羊鎮、廣府鎮、馬丘鎮、南新鄉、塔城、城鄉、祿口鄉、81鄉、黃馬鄉、福山鄉、東新鄉。其中,長東鎮、馬丘鎮委托南昌高新技術開發區管理。

分區狀況

2014年,南昌縣下轄16個鄉鎮、國家開發區(小藍經濟開發區)和銀三角管理委員會,分别為:兩塘鎮、祥塘鎮、江巷鎮、三江鎮、玉蘭鎮、塘南鎮、港商鎮、五羊鎮、廣府鎮等9個鎮;全縣有264個村委會和71個居委會和社群。

地理環境

南昌縣位于江西省中部,北至北,渭江,富河下遊,鄱陽湖。在北緯28度16英尺至28日至58英尺之間,東經115度49英尺至116日至19度之間。它從東到西寬36公裡,從南到北寬77公裡。東入西安縣,南臨鳳城,西、北與新縣隔渭江相望,東北鄱陽湖,三面環繞南昌市主城區。距離南昌市中心15公裡,面積1810.7平方公裡。

地形

南昌縣屬鄱陽湖平原地區。南低處地形高低,緩慢傾斜。随着跌倒而凸起,變化不大。除了少數近南向北分布的帶狀外,山脊和柱子的局部低矮山丘陵,都比較平坦。耕地總面積占44.96%,水面占29.71%,草地、窪地占6.51%,村、路、堤占16.69%,山區占2.13%。

全國沒有山。總體景觀看,東北是湖畔平原,中部是平原,河床之間仍有一定區域南北分布的山脊狀梯田,東南低窪,殘留丘陵,靠近河流分布有一定面積的沖積平原。平均海拔25米。南新鄉陸王村南端平均50米以下,最高點181米,北端平均17米左右,最低點14.7米。

氣候

南昌縣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特點: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由于地理位置和季風的影響,形成了"春雨降溫、春末夏初澇、夏熱旱、秋風雨少、冬寒霜期短"的氣候。年平均氣溫17.8°C,年平均日照1603.4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662.5毫米,年平均霜期89天。

水系統特點

南昌縣已開發水系,渭江、福河、青峰山河貫穿全境,平均入水徑流約870億立方米,溝渠縱橫交錯,湖泊、池塘齊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全縣耕地面積118萬畝,土地肥沃,适合種植各種作物。[3]

水資源

南昌縣已開發水系,渭江、福河、青峰山河貫穿全境,平均入水徑流約870億立方米,溝渠縱橫交錯,湖泊、池塘齊平。它屬于國家漁業的主要縣之一。南昌縣已開發水系,渭江、福河、青峰山河貫穿全境,平均入水徑流約870億立方米,溝渠縱橫交錯,湖泊、池塘齊平。淡水魚主要有草魚、鲭魚、鲭魚、鯉魚、鲭魚、鲭魚、鲭魚、泥魚等120多種,有魚、海龜、淡水白鲱魚、羅非魚、吳國魚、月桂魚、銀魚、群頭蛞蝓等貴重魚類;蝦有沼澤蝦、溪蟹、中華羊毛蟹、蝦等10多種。貝類有50多種中國肩蚌、江西楔子(河蛞蝓)、淡水貝殼、湖蛤、田螺、推蝸牛等。

動植物資源

全縣林地(含園林)約73000畝,占3%,全縣動植物資源豐富,共有植物120餘種,動物240餘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9種,以河豚、白頭鶴為最珍貴。有樟腦、苦樟、馬尾松等200多種傳統樹種;藥用植物已發現并用于小麥冬、磨黃、蔓越莓、生地、澤禹、水稻、菊花、黃介子、金銀花、生魚片等40多種,以蔓越莓、真為一大筆。花有黑蘭花、紳士蘭花、四季海獺、紫茉莉花等30種貴重品種。當地著名産品主要有三河棗、三河蘿蔔泡菜、塔城豆泡菜、萬社大蒜、土家洲韭菜、馬竹蓮、小藍芹等。全縣林地(含園林)約73000畝,占3%,全縣動植物資源豐富,共有植物120餘種,動物240餘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9種,以河豚、白頭鶴為最珍貴。

經濟概況

工業

中國南昌縣概況

2012年南昌縣工業增加值222.1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占全縣經濟總量的50.7%。工業帶動經濟增長6.7個百分點,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8.5%。其中,規模以上産業增加值達143.6億元,同比增長15.3%。江鈴股份汽車項目30萬個,江鈴控股二期、寶江鋼鐵二期等21個工業項目。

農業

南昌縣是以養殖業為主的農業大縣,素有"魚稻之鄉"和"江南糧倉"的美譽。糧食總産量再突破20億磅,實作"連續九次增産"。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産品品牌号繼續位居全省第一;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發展117家,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35家,農民專業合作發展750家,建設江巷和黃馬現代農業示範園。

它富含水稻,大豆,油菜籽,花生,甘蔗,茶葉,蔬菜,水果和其他作物。有動物資源260多種,其中家禽30餘種,有"南昌白豬"、"坡湖野鴨"、"肉牛"、"蓮塘鴨"、"南昌灰鵝"等著名品種

貿易和商業

南昌縣作為第一縣會,三面環繞着省會南昌,區位優勢明顯,是全省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和貿易樞紐。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人民币106.1億元,同比增長16%。按地區劃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達82.5億元,同比增長16.9%,其中: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8億元,同比增長17.5%,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3.6億元,同比增長12.8%。按行業劃分,批發業為11億元,增長18.3%,零售額為85億元,增長15.8%,住宿為1.2億元,增長11.1%,餐飲業為8.9億元,增長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