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南昌县概况

南昌县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部分,位于北纬28度16度和北纬28度58度之间,东经115度49度到东经116度19度之间。位于江西省中北部,南昌市南部;东入西安县,南接宜春峰市,西、北与新区隔潍江相望,东北临近鄱阳湖,三面环绕南昌市主城区。距南昌市中心15公里,是全国知名的商品粮基地、渔业重点县,享有"江南粮仓"、"鱼稻之乡"等美誉。

2014年,南昌县占地面积181.07平方公里,2014年,总户籍面积为1038792人,下辖16个乡镇、国家级开发区和银三角管理委员会,201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559.4亿元,比2013年增长10.1%。

南昌县有105国道、316国道、320国道、暖公路穿境,京九铁路与浙浙铁路在南昌县至唐镇交汇处,规划南昌地铁3号线直达南昌县中心,该县形成了公路、航空、水路、铁路、地铁等交通网络。

历史在继续

中国南昌县概况

晋县

区域形成和历史演变过程:南昌边境地区属于扬州。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西汉高坻五年(前202年)始于南昌县。长沙上里王国,直隶玉湶县。

建县之初,南昌县包括南昌、新、凤城、金贤等4个县及附近一些地区,面积约7500平方公里。

新莽时期,南昌县更名为宜山县,九江县直属。

东汉、三国、晋、南昌县鲤鱼章县。

魏文帝黄两年前封孙权为王,南昌县属吴国。孙权县南边为阜城县(今凤城),此后南昌奉城分部。

燕唐(589-742),南昌县改名为渝章县,隶属于洪州。

唐宝应该在新年(762年),因为回避宗李毘的名忌,渝章县改名为中陵县,属于洪州。

唐镇元(785年)改名为南昌县,此后一直没有改名,属于洪州。

北宋六年(981年),西面新县,自南昌以来,新划分。

北宋崇宁两年(1103年),进晋县镇为晋县,此后南昌、金贤分治。

南宋,嵊州为首都,南昌县隶属于龙兴政府。

中国南昌县概况

南昌县元市属于龙兴路。到了元21(1284),龙兴路因避名渝宗的禁忌而更名为龙兴路。

明洪武八年(1375年),南昌县立洪渡。洪武从九年,到清朝(1664-1911),在南昌省。

民国在江西省渝章路下的第一年(1912年)到3年。民国十五年(1926年),南昌成立市、市、县划。江西省直隶县南昌县。中华民国自21年(1932年)以来一直隶属于江西省的第一个行政区域。中华民国第十一行政区二十八年(1939年)。三十一年(1942年)的中华民国第一区。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隶属于南昌特区。1958年9月,划归南昌市。1961年7月,划归宜春特别行政区。1967年11月,重新划归南昌市。

行政区划

分区遵循演变

2000年12月8日,连溪镇被撤销,划归莲塘镇(由闽闵372号批准)。

2001年10月22日,渡边町被废除,并划归玉兰镇(由第482号最小字符批准)。200l年11月15日,该镇被撤销并划归玉口乡,小榄乡被撤销并转入莲塘镇,新联合乡被撤销并划归唐南镇(不包括创业、东阳、东方、东升、东风村委会),创业等5个村委会划归玉口乡(禹民字520号)。2001年12月10日,撤销渝口镇,成立并更名为长东镇(民五八一批准)。

2004年底,全县下辖11个镇、7个乡镇:莲塘镇、祥塘镇、长东镇、江巷镇、三江镇、玉兰镇、塘南镇、港商镇、五羊镇、广府镇、马丘镇、南新乡、塔城、城乡、禄口乡、81乡、黄马乡、福山乡、东新乡。其中,长东镇、马丘镇委托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

分区状况

2014年,南昌县下辖16个乡镇、国家开发区(小蓝经济开发区)和银三角管理委员会,分别为:两塘镇、祥塘镇、江巷镇、三江镇、玉兰镇、塘南镇、港商镇、五羊镇、广府镇等9个镇;全县有264个村委会和71个居委会和社区。

地理环境

南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北至北,渭江,富河下游,鄱阳湖。在北纬28度16英尺至28日至58英尺之间,东经115度49英尺至116日至19度之间。它从东到西宽36公里,从南到北宽77公里。东入西安县,南临凤城,西、北与新县隔渭江相望,东北鄱阳湖,三面环绕南昌市主城区。距离南昌市中心15公里,面积1810.7平方公里。

地形

南昌县属鄱阳湖平原地区。南低处地形高低,缓慢倾斜。随着跌倒而凸起,变化不大。除了少数近南向北分布的带状外,山脊和柱子的局部低矮山丘陵,都比较平坦。耕地总面积占44.96%,水面占29.71%,草地、洼地占6.51%,村、路、堤占16.69%,山区占2.13%。

全国没有山。总体景观看,东北是湖畔平原,中部是平原,河床之间仍有一定区域南北分布的山脊状梯田,东南低洼,残留丘陵,靠近河流分布有一定面积的冲积平原。平均海拔25米。南新乡陆王村南端平均50米以下,最高点181米,北端平均17米左右,最低点14.7米。

气候

南昌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特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由于地理位置和季风的影响,形成了"春雨降温、春末夏初涝、夏热旱、秋风雨少、冬寒霜期短"的气候。年平均气温17.8°C,年平均日照1603.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662.5毫米,年平均霜期89天。

水系统特点

南昌县已开发水系,渭江、福河、青峰山河贯穿全境,平均入水径流约870亿立方米,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齐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县耕地面积118万亩,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各种作物。[3]

水资源

南昌县已开发水系,渭江、福河、青峰山河贯穿全境,平均入水径流约870亿立方米,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齐平。它属于国家渔业的主要县之一。南昌县已开发水系,渭江、福河、青峰山河贯穿全境,平均入水径流约870亿立方米,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齐平。淡水鱼主要有草鱼、鲭鱼、鲭鱼、鲤鱼、鲭鱼、鲭鱼、鲭鱼、泥鱼等120多种,有鱼、海龟、淡水白鲱鱼、罗非鱼、吴国鱼、月桂鱼、银鱼、群头蛞蝓等贵重鱼类;虾有沼泽虾、溪蟹、中华羊毛蟹、虾等10多种。贝类有50多种中国肩蚌、江西楔子(河蛞蝓)、淡水贝壳、湖蛤、田螺、推蜗牛等。

动植物资源

全县林地(含园林)约73000亩,占3%,全县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植物120余种,动物24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9种,以河豚、白头鹤为最珍贵。有樟脑、苦樟、马尾松等200多种传统树种;药用植物已发现并用于小麦冬、磨黄、蔓越莓、生地、泽禹、水稻、菊花、黄介子、金银花、生鱼片等40多种,以蔓越莓、真为一大笔。花有黑兰花、绅士兰花、四季海獭、紫茉莉花等30种贵重品种。当地著名产品主要有三河枣、三河萝卜泡菜、塔城豆泡菜、万社大蒜、土家洲韭菜、马竹莲、小蓝芹等。全县林地(含园林)约73000亩,占3%,全县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植物120余种,动物24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9种,以河豚、白头鹤为最珍贵。

经济概况

工业

中国南昌县概况

2012年南昌县工业增加值2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占全县经济总量的50.7%。工业带动经济增长6.7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其中,规模以上产业增加值达143.6亿元,同比增长15.3%。江铃股份汽车项目30万个,江铃控股二期、宝江钢铁二期等21个工业项目。

农业

南昌县是以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大县,素有"鱼稻之乡"和"江南粮仓"的美誉。粮食总产量再突破20亿磅,实现"连续九次增产"。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号继续位居全省第一;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117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5家,农民专业合作发展750家,建设江巷和黄马现代农业示范园。

它富含水稻,大豆,油菜籽,花生,甘蔗,茶叶,蔬菜,水果和其他作物。有动物资源260多种,其中家禽30余种,有"南昌白猪"、"坡湖野鸭"、"肉牛"、"莲塘鸭"、"南昌灰鹅"等著名品种

贸易和商业

南昌县作为第一县会,三面环绕着省会南昌,区位优势明显,是全省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和贸易枢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人民币106.1亿元,同比增长16%。按地区划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达82.5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亿元,同比增长17.5%,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6亿元,同比增长12.8%。按行业划分,批发业为11亿元,增长18.3%,零售额为85亿元,增长15.8%,住宿为1.2亿元,增长11.1%,餐饮业为8.9亿元,增长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