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别涉及一種利用嫁接技術在濕地消落帶種植核桃樹的方法

作者:青錢柳

特别涉及一種利用嫁接技術在濕地消落帶種植核桃樹的方法

消落帶又稱消落區或漲落帶,是河流、湖泊、水庫特有的一種現象,它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季節性水位漲落而使庫區周邊被淹土地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區域。這一區域是幹濕交替地帶,也是水陸生态環境之間物質、能量、資訊傳輸與轉換最活躍的區域,在生物地球化學大循環中有“源”、“庫”、“轉運站”、“調節器”功能,是庫區陸域與水域之間的生态過渡帶,又是生态環境變化劇烈而不穩定的生态脆弱帶,對水域、陸域尤其是庫區兩岸一帶的生态環境均有重大影響,是水庫、江河、湖泊等水體生态環境中的關鍵子系統。

特别涉及一種利用嫁接技術在濕地消落帶種植核桃樹的方法

受庫區水位周期性漲落的影響,消落帶是庫區生态系統中能量、物質的輸移與轉化的活躍地帶,它具有較強的截留來自農田徑流和非點源污染(氮、磷、碳)的生态功能,有利于對有機污染物的滞留、富集和降解,對于改善水質、淨化污水、提高魚類和野生動物栖息地、保護生物多樣性及發展漁業生産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消落帶還是交通港口、淡水資源、旅遊目的地的場所,是庫區人民重要的生存環境。是以,消落帶不僅是一種具有多種功能的土地資源,而且是一種具有較高緩沖容量和環境淨化和保護功能的資源。

消落帶是一種具有多種功能的寶貴資源。作為水庫的一部分,消落帶大量存在的持水性能良好的水生植物,對抑制洪水,防止暴雨及水流沖刷江岸造成的水土流失有巨大的保護作用;而在退水成陸期間,消落帶又具有巨大的農業開發利用價值。消落帶植被發育對于消落帶功能的發揮具有至關重要性。

目前,庫區沙質消落帶的植物種植主要存在以下問題:消落帶植物生長環境條件相對苛刻,要忍受水淹、強光、幹旱、營養缺乏等環境因子的脅迫,是以自然界中适于消落帶水陸兩栖特殊生境生長的植物種類極少,篩選困難;即使篩選到适合的植物種類,但又由于消落帶内土質結構經過長期水流侵蝕,土壤有機質大量溶入水體,造成庫區水質惡化,同時土壤有機質偏低,篩選到的先鋒物種定居初期很難得到足夠營養延續其生存,個别植物即使移栽成功也難以形成穩定的消落帶植被群落。

是以建構一種簡單、快速、有效的在庫區消落帶快速培植經濟作物的方法,形成穩定的消落帶植被群落,降低水土流失對環境的負面效應,減少或控制環境污染同時增加農業開發利用的價值。

核桃又名胡桃,為胡桃科核桃屬落葉喬木,位列世界四大幹果(核桃、扁桃、腰果、榛子)之首,素有“木本油料之王”的稱号,是我國主要的經濟林樹種之一,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良好的醫療保健效果。但核桃樹種對寒冷、幹旱的抵抗力較弱,且不耐濕澇,抗病力弱,導緻無法在庫區消落帶種植。

楓楊又名水麻柳、楓柳、蜈蚣柳、鬼頭楊和元寶楊等,為胡桃科楓楊屬落葉大喬木,樹高可達30 米,胸徑可達1 米,樹冠扁球形;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在酸性及微堿性土壤中均可生長。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興厚肥沃的土壤,耐幹旱瘠薄,耐水濕。幼樹生長快,速生期延續至15 年左右,以後生長漸慢。結實較早,40-60 年衰老,是平原湖區、低山河谷及河流沿岸的重要造林樹種,也是城市綠化樹種。楓楊對煙塵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木材色白、質軟,可做家具和火柴杆等,亦可作核桃砧木。楓楊葉片中含有2- 戊醇、b- 蛇床烯、b- 紅沒藥烯、十六烷酸和b- 谷淄醇等多種化合物,其樹皮、葉、果、根等部位均可入藥,具有殺蟲止癢、解毒止痛等多種功效,楓楊和核桃同科不同屬,用楓楊嫁接核桃可以避免同種植物上的病害交叉傳染,增強了植株的抗病性。

(1)種植地選擇

選擇漲落深度<20m,坡度<30°,土地出露時間在3-5 月中旬,土地總出露時間在190-270d 的消落帶區域為待種植地;

(2)土地整理

在3-5 月中旬,待種植地土地出露,晾曬3-5 天進行土地整理,将土地進行栽前穴狀整地,所整栽植穴長、寬、深均為60-80 厘米,栽植穴株行距為1.5-2.0m×2.0-3.0m,穴底施基肥,所述基肥為有機肥、草木灰、泥土按重量份配比1-5 :1-5 :1-2 的比例混合,所述有機肥為經烘幹的雞糞或經腐熟發酵的牛糞或馬糞,所述泥土為栽植地土壤經晾幹、粉碎、過20-60 目篩所得的粉狀泥土;

(3)楓楊栽植

其中(2)中土地整理完畢後,在3-5 月,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1 年以上生楓楊壯苗移栽,所述壯苗随起随栽,栽植時對苗木主根根據栽植穴大小适當短截,以免窩根,修剪工具宜鋒利,切口平滑,避免撕破根皮;楓楊栽植後,應在樹幹基部周圍覆寫稻草保墒,同時,根據天氣狀況進行灌水,應保持土壤濕潤而不積水;

(4)撫育管理

楓楊栽植後,在當年的5-9 月進行3-4 次除草和松土,當年的6-7 月追肥2-3 次,每次追施有機肥500-600kg/hm2 ;8 月下旬後停止灌水;9 月施磷、鉀肥各500-700kg/hm2,翻入土中;所述有機肥為經烘幹的雞糞或經腐熟發酵的牛馬糞;

(5)核桃嫁接

楓楊栽植後第二年4-5 月進行核桃嫁接,嫁接前5-10 天,每天澆水1 次;選擇1 年生、健壯飽滿的核桃接穗,将核桃接穗削成三個削面,在楓楊樹木1.8 米以上部位進行高位嫁接,嫁接後,用塑膠膜将接穗與楓楊砧木的接口處包紮嚴實,15-20 天後去除包紮的塑膠膜;嫁接之後的10 天内,每天需澆水1 次;15 天後去除包紮膜,然後進行正常管理即可。在嫁接後要經常檢查,及時除去砧木上的萌芽,促進接芽發育生長。接芽萌發後若有桑毛蟲,葉甲等食幼芽嫩葉,可采用40% 樂果乳劑1000 倍液噴霧。當部分樹發現黑斑病,采用50%可濕性托布津800 倍液噴霧。

(6)核桃嫁接後的管理

核桃嫁接後,在每年的5-9 月進行3-4 次除草和松土,6-7 月追肥2-3 次,每次追施有機肥500-600kg/hm2,8 月下旬後停止灌水,9 月施磷、鉀肥各500-700kg/hm2,翻入土中,10-11 月再施一次磷、鉀肥各500-700kg/hm2,翻入土中,将土面壓緊;所述有機肥為經烘幹的雞糞或經腐熟發酵的牛糞或馬糞;其他時間進行正常管理即可。

其中(2)中,所述基肥為有機肥、草木灰、泥土按重量份配比2 :1.5 :1 的比例混合。

其中(2)中,所述泥土為栽植地土壤經晾幹、粉碎、過50目篩所得的粉狀泥土。

其中(3)中,在3-5 月,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2-3 年生楓楊壯苗移栽。

其中(5)中,選擇4-5 月晴天進行核桃嫁接。

其中(5)中,将核桃接穗削成三個削面,在楓楊樹木1.8-2.5 米的部位進行高位嫁接。

其中(5)中,核桃嫁接時,當砧木直徑在6cm 以上時用撕皮接,直徑在6cm 以下用切接。

其中(6)中,待嫁接核桃樹開始結果時,在每年的8 月下旬,于核桃樹樹冠下拉一張塑膠網,避免果實落入水中。

特别涉及一種利用嫁接技術在濕地消落帶種植核桃樹的方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