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師評圖VOL.25丨在法國能拍到黑色的火烈鳥?

大師評圖VOL.25丨在法國能拍到黑色的火烈鳥?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張2016年wpy野生動物攝影大賽鳥類行為組别入圍照片,是法國攝影師laurent chagnard在法國的卡瑪格濕地自然保護區所拍攝的火烈鳥。

大師評圖VOL.25丨在法國能拍到黑色的火烈鳥?

大家可能會比較奇怪,火烈鳥不是都在非洲肯亞或者南美的嗎?怎麼法國也有火烈鳥?大多數人想到法國,第一反應就是香榭麗舍大街,肯定沒有想過能看到這樣的野生動物。

其實歐洲有很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都是很不錯的,雖然整體的面積和物種與非洲或者美洲比還是小巫見大巫,但是其自然生态很健康,而且生态旅遊也是做得很好,畢竟人少。

卡瑪格濕地自然保護區位于法國南部海岸,靠近蒙彼利埃(大概也就80公裡左右),距離馬賽或者普羅旺斯都很近(差不多120公裡),這裡是一大片的濕地沼澤保護區,常年可以看到大火烈鳥,據說有差不多2萬隻。

火烈鳥小知識

大師評圖VOL.25丨在法國能拍到黑色的火烈鳥?

火烈鳥是一種很神奇的鳥類,一方面它們看上去很優雅,走路也好,飛行也好,感覺就像是名媛淑女,但是它們進食的時候卻感覺很接地氣。火烈鳥主要的食物包括水中的軟體動物、甲殼類動物、小魚小蝦、水生昆蟲等,但是它們又不像那些身手靈活的鹭類涉禽直接啄食捕捉水中的食物,它們的方法是過濾,這有點像是須鲸和齒鲸的差別吧。

大師評圖VOL.25丨在法國能拍到黑色的火烈鳥?

它們把鳥喙放在淺水區域,然後邊行走邊來回的甩動腦袋,讓水塘裡的水不斷進入它們的嘴巴,然後又被過濾,那些食物都留在了嘴巴裡。是以看它們進食其實蠻無聊也蠻辛苦的,不停的搖頭晃腦,吸進吐出。

其實這也是我們經常說拍攝火烈鳥不能靠近的原因,因為它們每天的進食需要相當長時間的重複行為,如果一直受到打擾,飛來飛去,那絕對影響它們的生存。我記得前幾年就有文章說,當有時候火烈鳥過渡受到打擾,要麼遷徙飛走,要麼就是因為缺乏食物而導緻成熟或者繁衍的滞後。

畫面解讀

再來看這張照片,當時攝影師正在拍攝一個小池塘内一群正在進食的火烈鳥。這一隻火烈鳥正好擡起頭來休息一下,攝影師捕捉到了這個瞬間。

可以看到火烈鳥整個頭部和頸部基本都是泥漿,隻剩下鳥喙的部分和眼睛還沒有被泥漿包裹。是以這是一張很不錯的動物肖像照片,用長焦鏡頭的特寫,拍攝到大火烈鳥的局部頭部和頸部位置,但是雖然是特寫肖像,但也把生活在法國南部保護區濕地的大火烈鳥的行為很好的介紹了。

它們平時在沼澤泥水中進食,是以弄得一頭的泥漿,沒辦法,要吃飯,不顧形象了。這和我們平時經常看到的火烈鳥優雅的畫面截然不同,是以我說近幾年wpy野生動物攝影大賽的水準越來越高,當然也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拍攝野生動物,而且器材越來越好,是以一般的火烈鳥唯美的照片看多了,很難有所突破得獎,相反這種能夠反映動物行為的肖像照片,而且完全颠覆這個動物在我們心中形象的畫面容易有所突破得獎或者入圍。

技術參數

來看一下他的拍攝器材:canon 7d,canon 100-400 f4.5-5.6,大家來看看,這可是準專業級别的器材,現在估計二手市場買1萬都不要,但是就是這套器材,拍攝到了bbc入圍大片。

再次強調,器材不是唯一,對于動物的了解、尊重、關注,以及拍攝創意才是拍攝到好照片的關鍵。

拍攝參數:iso 100, f6.3,1/1250s。攝影師也知道7d + 100-400的大白其實在400端成像品質不是很好,是以盡量使用參數來彌補,比如iso 100使得畫面更細膩,f6.3不錯的光圈選擇,1/1250秒也可以定格瞬間。當然前提也是光線條件比較允許。總體來說還是很不錯的片子。

如今jerry蜀黍就在南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拍攝,在那裡可以有機會拍攝到智利火烈鳥、秘魯火烈鳥以及安第斯火烈鳥三種不同的火烈鳥(除了這三種以外,全世界還有另外三種火烈鳥,分别是大火烈鳥、小火烈鳥以及美洲火烈鳥),期待jerry蜀黍的火烈鳥作品哦!

順便也說一下,如果要拍攝火烈鳥,肯亞的博格利亞湖、坦尚尼亞的納特龍湖、那密比亞的鲸灣都有機會拍攝到大火烈鳥和小火烈鳥。

大師評圖VOL.25丨在法國能拍到黑色的火烈鳥?

肯亞的大火烈鳥

如果要拍攝美洲火烈鳥(加勒比火烈鳥)墨西哥的坎昆附近以及塞萊斯頓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要拍攝智利火烈鳥,在智利巴塔哥尼亞高原以及智利秘魯的沿海都有機會,那如果要拍攝秘魯火烈鳥以及安第斯火烈鳥,那在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或者玻利維亞的高原都有機會拍攝到。

大師評圖VOL.25丨在法國能拍到黑色的火烈鳥?

智利火烈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