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愛江山愛美人”,愛德華八世送給辛普森夫人的那些珠寶

作者:三聯生活周刊

本文刊載于《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5-6期,原文标題《珠寶情感地圖》,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随着時間的流逝,故事的細節變得模糊,當人們再次看到陳列在拍賣行展示櫃中溫莎公爵夫人的奢華珠寶時,隻會想起一個國王為愛情退位了。

文/楊聃

“不愛江山愛美人”,愛德華八世送給辛普森夫人的那些珠寶

溫莎公爵夫人

“溫莎公爵夫人的珠寶失竊了!”1946年10月16、17日兩天,類似的标題堆滿了英國各大報章的頭版頭條。上一次這位女士去英國,愛德華八世國王為她退了位,變成了溫莎公爵。這一次,夫婦二人得到許可,隻要保持低調可在英國境内居住數周,結果又沒能低調下來。雖然接手案件的警探礙于當事人的身份必須行事謹慎、口風嚴密,媒體依舊神秘地很快獲悉了一切。他們樂不可支地對失竊珠寶的價值和來源做出猜測,畢竟,案件涉及王室,這讓剛剛從“二戰”的陰霾中走出來,每天要忍受物資定量新法規的群眾們興奮不已。

很多猜測都是無稽之談,數十倍地誇大失竊珠寶的價值。為了能盡快尋回珠寶,溫莎公爵向保險公司提供的清單得到了公布,珠寶時值“僅”2萬英鎊。其中确實包括坊間流傳的來自亞曆山德拉王後的珍寶,比如一條單排天然珍珠項鍊。項鍊後來在溫莎公爵夫婦寓所周圍的荒郊找到了,也許盜賊覺得如此大顆的珍珠不可能是真的。盡管警方大力搜尋,仍然有11件珠寶下落不明。幸好,溫莎公爵夫人在案發當天,戴走了更加奢華的幾件去參加倫敦的晚宴——由兩串長方形鑽石組成的項鍊上懸挂着14顆完美祖母綠。這是早期夫婦二人還分别是威爾士親王和辛普森夫人時,他送給她的大型首飾之一。

即便在王室中,珠寶也很少在愛情生活中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對于溫莎公爵夫婦來說,寶石組成了一幅情感地圖,每一件珠寶都标志一個階段。

1931年,與沃利斯·辛普森的邂逅徹底改變了愛德華八世的生活。在那之前,愛德華有過兩段感情經曆,但沃利斯則有兩段婚姻。若是“情人”的身份,這也不是問題。雖然沃利斯算不得美人,但是性格開朗,優雅風趣,與普遍存在于王室中的拘泥刻闆形成反差。她說過不少金句,就像“一個女人永遠不可能過于富有,或者過于苗條”。她也是為數不多能逗愛德華笑,還是高聲大笑的人。身為王儲,他一直處在禮教限制和循規蹈矩之中,縱聲大笑和縱情飲酒一樣被視為行為不端,和沃利斯在一起讓他覺得少有的自在。

“不愛江山愛美人”,愛德華八世送給辛普森夫人的那些珠寶
“不愛江山愛美人”,愛德華八世送給辛普森夫人的那些珠寶

溫莎公爵夫人的珠寶:上圖:單排天然珍珠項鍊下圖:十字架手鍊

上流社會的聚會頻繁而奢靡,所有受邀的人都互相認識。沃利斯依靠第二任丈夫在倫敦定居,結交朋友并被引入這個圈子。1929年的經濟危機讓他們原本就不雄厚的财富大打折扣,沃利斯由于兒時生活不太富裕導緻的不安全感再度發作,促成了她與威爾士親王的“愛情故事”。起初,大家覺得愛德華隻是又交了一位女朋友,可接下來他不僅時常誇耀她,還毫無顧忌地帶着她在公衆社交中抛頭露面并合居顯要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之前的兩位女士始終稱愛德華為“閣下”,而沃利斯稱他為“戴維”(隻有家人才這麼叫他)。

塞缪爾·霍爾爵士對沃利斯的印象“不僅是她閃光的談吐,還有她那閃光的珠寶”。沃利斯喜歡珠寶,愛德華能滿足她的各種欲望。她出現在歌劇院的皇家包廂時,黑色禮服裙映襯下的祖母綠和鑽石閃閃發光,捕捉到這一切的記者認定辛普森夫人一定是戴着裝飾品,因為沒人買得起這麼大的寶石。看來被貧窮限制了想象力的不隻有盜賊。它們不僅是真的祖母綠和鑽石,還是被歐洲著名的珠寶商們甄選、設計、切割和鑲嵌而來。

在愛德華八世在位的一年裡,他送給沃利斯的40歲生日禮物是一條由鉑金、白金和鑽石組成的項鍊,上面鑲有101顆不對稱的紅寶石,項鍊背後的基座上刻着日期和題銘,“獻給我的沃利斯,她的戴維贈”(my wallis from her david 19.vi.36.)。銘文讓珠寶顯得更加不同尋常。在珠寶上題銘不隻是愛德華的習慣,也是王室的百年傳統。如今,從這些銘文上可以腦補很多時間線索和細節。同年,國王送給辛普森夫人的鑽石手镯上刻了兩條資訊,一條是為了他們的“三周年紀念”,這不禁引人遐想,他們是5年前認識的,結婚是那之後的事,它是為了紀念什麼呢?而第二條銘文寫着“太過親密,難以啟齒”。還有一條也是送于1936年的紅寶石手鍊上刻着“挺住”,明顯是在不被所有人看好的情況下,互相慰藉。

作為英國國王和國教領袖,愛德華不能娶一個離過兩次婚的女人。在他短暫的在位期間不知道和英國政府經曆過怎樣的拉鋸戰。最終情況很明确,要麼放棄娶沃利斯的想法,要麼違抗首相的意願引起憲法風波,要麼退位,愛德華倔強地選擇了後者。1937年6月3日,100多名記者包圍了法國圖爾附近的康德城堡,全世界的報刊讀者都想知道近10年最受争議的婚禮細節。沃利斯穿了一身剪裁簡潔的淡藍色紗裙。一隻手上戴着那條著名的“十字架手鍊”,在鑽石鍊上墜了9個不同寶石鑲嵌的十字架,每一個背後都以溫莎公爵手迹字型刻上銘文和日期,例如“我們結婚了”、“闌尾切除”(她的手術)、“願上帝為沃利斯保佑國王”等等。然而這場期盼已久的婚禮讓溫莎公爵失望的是,英國王室沒有一人出席。他不僅失去了“江山”,還被家族遺棄。

隻有童話才會以“他們結婚了”為皆大歡喜的結尾。溫莎公爵夫婦的經曆如此戲劇性,無論是親曆者還是通過報道了解到的人,無論反應是感動落淚還是嗤之以鼻,都會隐約藏着一個問題:“他們會幸福嗎?”這段婚姻從開始就被置于一架永久的放大鏡下,人們欣賞了一部王子浪漫史,也同樣等待一出希臘悲劇。

溫莎公爵夫婦的婚姻确實出現過危機,還不止一次,最嚴重的一次是50年代。在婚後第15年,公爵夫人開始對巴黎晚宴、比亞裡茨和藍色海岸巡遊的單調社交生活感到厭倦。一位美國富家子,吉米·多納休進入了她的生活。多納休比公爵夫人小20歲,雖算得上英俊但聲名狼藉,還是同志。但公爵夫人并不在意他的性取向,重要的是能逗她笑。公爵對夫人這段柏拉圖式的绯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的所有決定都以公爵夫人的喜好為先。這種尴尬的關系持續了4年,最後以一場鬧劇收場。多納休貌似因為公爵夫人責備他有大蒜味而扇了她一記耳光,公爵終于控制不住情緒,将他妻子的追随者掃地出門。

公爵從始至終都熱戀着沃利斯,也是她的“捍衛者”。一次溫莎公爵夫人因為珠寶和另一位印度名媛斯塔·德維“結了梁子”。斯塔·德維曾将一條印度切割的大型鑽石項鍊賣給美國珠寶商,項鍊上點綴着20餘顆蛋白梨形切割祖母綠。後來,這條項鍊出現在了巴黎舞會上,佩戴者正是溫莎公爵夫人。斯塔·德維眼看着公爵夫人因為本屬于自己的珠寶而受到衆人贊美,心裡必然不是滋味。她默默地盯着光滑的寶石看了一會兒,然後說了一句惡毒的話:“那些祖母綠戴在我腳上時更漂亮些。”受到羞辱的公爵夫人第二天就把珠寶退還給了珠寶商,自此,兩個女人即便遠遠見到也互不理睬。

多年後,溫莎公爵為妻子報了仇。當時賀戴男爵在籌備著名的東方舞會,也給斯塔·德維發了邀請函。斯塔·德維希望賀戴男爵重新發一份邀請函,标注“巴羅達邦主夫人,王後殿下”,男爵不确定這種稱謂是否恰當,于是打電話求助溫莎公爵。公爵認為她當然不是王後殿下,甚至沒有權利被稱為殿下。就這樣,男爵沒有妥協,而邦主夫人也沒有出席。

談論珠寶設計成了溫莎公爵夫婦共同的愛好,畢竟,公爵的品味不俗,他喜歡購買稀有寶石,然後與珠寶商密切合作特殊的設計,有時甚至會在位于旺多姆廣場的梵克雅寶店鋪裡呆上幾個小時,親自監督每一個細節。公爵曾表達過,希望在公爵夫人死後把這些珠寶拆開,以寶石的形式出售,如此一來就不會有任何女人能戴上他贈與妻子的禮物了。1972年,溫莎公爵在布洛涅森林的寓所中與世長辭,公爵夫人比他多活了14年。那些禮物既沒有在公爵的缺席下被佩戴過,也沒有被拆分。1987年4月,大部分見證了這段驚世駭俗的愛情的珠寶在日内瓦蘇富比拍賣行拍賣。“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故事為這些多彩的珍寶增添了傳奇性。事實上,退位的原因也有不同版本的“真相”,但是大部分人更喜歡傳頌愛情而非政治。

沃利斯是不是也對愛德華同樣一往情深呢?誰也說不好她會不會滿足于被珠寶包圍的王室情婦的角色,至少她曾試圖極力阻止國王退位。很多人都認為沃利斯做了一筆不錯的交易,因為她嫁給了英國的前國王。她同時成了一代中年女人的希望,使40多歲女人的戀愛成為一件體面的事。但是在兩個人的關系當中,即便一方的付出十分“明顯”,也不代表另一方不會是以失去些什麼。

多年來,“公爵夫人那些巨大的祖母綠是從哪裡來的”一直是國際上的八卦話題。有傳言稱,公爵拆分了曾屬王室财産的珠寶。《皇家珠寶》一書為公爵正了名,還梳理了寶石的“流通路徑”,大概意思是繼承者将珠寶變賣,輾轉到珠寶商手裡之後,寶石被拆下做成新的設計出售給了愛德華。但蘇富比日内瓦拍賣行前主席尼古拉斯·雷納對這種說法提出了質疑。“我不相信亞曆山德拉的祖母綠曾經存在過,”他曾對《紐約時報》說,“我們根本沒有發現它們存在的證據。相信這個故事隻是由那些被溫莎夫婦的婚姻所冒犯的人散播的流言。他們傾向于相信公爵夫人偷了王室王冠上的珠寶。”相比之下,這已經是對沃利斯比較“善良的惡意”了。

“不愛江山愛美人”,愛德華八世送給辛普森夫人的那些珠寶

卡地亞雙色手镯(1940年前後),刻有“明年更快樂”,模特在進階珠寶售賣前展示

在退位風波正盛的那段時間裡,對愛德華八世一無所知卻十分敬仰的英國群眾因為無法挽回的局面轉而攻擊沃利斯。整日有成堆帶着恨意的信件寄到她在法國東南部的臨時居所,英國社交界想方設法避開她,更别說報紙始終對她惡言相向。這種一邊倒的情形,即便在二人“修成正果”之後,依然沒有徹底散去。

人們總是關心愛德華有沒有後悔過,而溫莎公爵夫人則是幸運的女人,除了感恩,其他的情緒想都不應該想。她在給姑姑的信中寫道:“他無時無刻的關注使我感到窒息。因為他為我付出了太多,我連幾句抱怨都覺得慚愧。”沃利斯喜歡狗,狗也是她發洩感情的對象。她也需要這樣一個發洩對象。有些人會跑到空無一人的沙灘邊上大嚎一番,然後心情舒暢地回到家裡,但她不是那種人。她總是留神着儀表,絕不讓一縷頭發淩亂,衣服上不能有一個褶子。

2011年,麥當娜導演的電影《傾國之戀》(w.e.)将1998年的愛情故事和溫莎公爵夫婦的生平進行了時空交錯的拼接。現代故事裡的女主角沃利每每遇到婚姻中看似完美實則瘡痍的沖突都想從沃利斯的故事裡尋找答案。在外人看來,沃利擁有一段令人羨慕的婚姻,丈夫是精神科醫生,房子在紐約上城。但工作狂的丈夫對沃利和他們的生活并沒有太多熱情。這段婚姻更像是一段工作關系,丈夫提供了生活所需的牛奶和面包,沃利負責扮演好一個太太的角色。但那些隻能看到表象的外人會勸她說:“他隻是太忙了,你應該包容點。”

“不愛江山愛美人”,愛德華八世送給辛普森夫人的那些珠寶

2010年蘇富比再次拍賣溫莎公爵夫人的珠寶——卡地亞古董獵豹手镯(1952年)

沃利幻想着一次次跟溫莎公爵夫人隔空對話。“他用我做借口逃脫了王室的禁锢,我卻是以成了籠中困獸。”沃利仿佛從公爵夫人那雙如藍寶石般的眼睛裡,看到了無盡的絕望。“你無法想象,活在本世紀最偉大的愛情故事中,有多麼艱難。而現在,我還要與他生死相許,不能離棄,無處可逃。”電影的結尾,沃利選擇不再忍受,畢竟她所背負的世俗壓力無法跟沃利斯相提并論。麥當娜從一個女人的視角重新解讀了那段傾國之戀,愛情是美好的,當它隻關乎兩個人的時候。

對于别人的愛情故事,一切評說都是旁觀者的妄加揣測,更何況溫莎公爵夫婦是一個如此極端的例子。同樣的故事,不同人的解讀不盡相同。随着時間的流逝,故事的細節變得模糊,當人們再次看到陳列在拍賣行展示櫃中溫莎公爵夫人的奢華珠寶時,隻會想起一個國王為愛情退位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