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酗酒、抑郁、暴躁的萬曉利,他沒死在2006,捎來一輪美好時光

作者:民謠邦

本文由小環醬原創

轉載請标明出處

前兩天淩晨,萬曉利在微網誌發了他的新歌《你,來替我做個夢》。許久沒動靜的萬總新歌一經釋出,便引來了一衆好友的紛紛轉發。其中不乏周雲蓬、野孩子的老友支援,民謠界系統自動轉發宣傳的老大哥老狼也首當其沖。而作為萬曉利首席腦殘粉的宋冬野,更是直言:“他再次回到人間,給我們捎來新一輪的美好時光!”

酗酒、抑郁、暴躁的萬曉利,他沒死在2006,捎來一輪美好時光

不知道你什麼時候開始聽萬曉利?是從李健在《歌手》上翻唱了他的名作《陀螺》後?還是在韓寒在《會後無期》中用了他《女兒情》的版本後?還是因為宋冬野在知乎上铿锵有力的評價:我是萬總首席腦殘粉?

酗酒、抑郁、暴躁的萬曉利,他沒死在2006,捎來一輪美好時光

不管之于什麼原因,萬曉利的名字對于喜歡民謠的聽衆來說,應該并不陌生。萬曉利1971年出生在河北邯鄲,如同那個時代的所有少年一般,他們的人生就是子承父業,進廠進機關。就像《少年巴比倫》的董子健一樣,插科打诨、不學無術,但是最終他會進入父親所在的工廠,做一個“無比光榮”的勞工階級,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酗酒、抑郁、暴躁的萬曉利,他沒死在2006,捎來一輪美好時光

1992年,20歲的萬曉利大專結束,回到了磁縣酒廠上班。這一年,他娶了一位叫霞的女子,她也是酒廠的員工,他們的女兒也在這一年降臨。日子日複一年,萬曉利不安分的心跳越來越快。在1997年,萬曉利辭了工作離開了老家,來到北京,并把妻子女兒也安頓到了那件并不寬敞的小屋。他開始了騎自行車跑酒吧的生活,而妻女一直在他身邊,從未離棄。

酗酒、抑郁、暴躁的萬曉利,他沒死在2006,捎來一輪美好時光

一把吉他、一支口琴、一隅空間、一點微光,萬曉利可以唱盡滄桑。他在2002年發行首張專輯《走過來 走過去》,其中《狐狸》、《流氓》等歌曲,現在聽起來依然頗具玩味。

《狐狸》歌中唱道:我終于醒悟了,森林裡沒有童話了,兔子比狐狸狡猾了,我夾着尾巴逃跑了。

萬曉利嬉皮笑臉的唱着《狐狸》,可他所言的不隻是狐狸。誠如樂評人李皖所說:“他有外省青年的特質——以自己的努力進入向往的文化中心。他是一個底層的人物,或者說小人物,《狐狸》就是抱着這種小人物的特質,在群體的邊緣,在文化的邊緣,在财富的邊緣,在成功的邊緣。小人物是看你們大人物在表演,在各種中心,我是來觀察的,來譏諷這種東西。”

酗酒、抑郁、暴躁的萬曉利,他沒死在2006,捎來一輪美好時光

當第二張專輯《這一切沒有想象的那麼糟》面世後,得到了業界諸多贊許,新浪網更直言萬曉利是“颠覆民謠”的國内民謠偶像,是一位富有濃郁人文色彩的民謠歌手。而這發生在2006年。很多人說,那個時候,是萬曉利的黃金時代。

其中被李健唱紅的《陀螺》,也收錄在這張專輯,他用陀螺比拟小人物的忙忙碌碌,更用一種悲憫的關懷撫慰那些粗糙的靈魂。“在田野上轉,在清風裡轉......在歡笑裡轉,在淚水裡轉......轉轉轉,轉轉轉,你高高舉起你的鞭,我輕輕閉上我的眼”。

我們都是小人物,我們都想扼住權威者的咽喉,最後我們卻在沉默中死亡。萬曉利的這種人文關照,不得不說總能輕易觸及内心。我想這也是那些擠在livehouse裡,安靜聽萬曉利唱歌的朋友所能感同身受的。

這張專輯中的《鳥語》更成為他的一個标簽,“他是世上唯一能懂鳥語的人,他心中有一個願望,在死後能夠變成一隻鳥”。

在這張專輯廣受好評之後,萬曉利卻卻遲遲沒有新作的動靜。以至于在首席腦殘粉宋冬野的《夢遺青年》中,寫下了“世上唯一懂鳥語的人,死在了2006”這種頗具惆怅的字句。

萬曉利沒有死在2006,他之後又發表了《北方的北方》和《太陽看起來圓圓的》。雖然這兩張專輯并不如《一切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的閱聽人群廣,但是它的實驗性、印象派的跳脫和抽離,以及濃重的人文色彩,都意味着它們的藝術價值将是超越時代的。

酗酒、抑郁、暴躁的萬曉利,他沒死在2006,捎來一輪美好時光

除了萬曉利的的音樂,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他的酗酒。他實在太愛喝酒了,前幾年,他幾乎沒有完全清醒的時候,甚至因為酗酒他還總和人大打出手。直到長期酗酒開始讓他的身體變得異樣。他開始被疼痛完全籠罩,在此期間還因為合同,必須完成一張專輯的制作。制作一推再推,實在不能再推了,是以他硬着頭皮繼續做。

可是他的身體、心理、神經都開始疼,頸椎壓迫腦供血之類的症狀讓他不能正常生活,更别說創作音樂了。抑郁、暴躁,在身體的邊緣掙紮着,要死要活的感覺,讓他開始決定戒酒。

他說:“戒酒這個東西其實真的沒有必要把它誇大成毅力、醒悟啊什麼的,就是你沒疼到那份兒上你不知道。”

他說:“人說創作需要酒才有靈感,靈感這個東西,隻要你專注地去做就有。我并沒有靠酒得到過任何一點靈感。我戒酒的時候頭七天,身邊一直有酒局,他們在喝在抽,我身體一點反應都沒有。”

酗酒、抑郁、暴躁的萬曉利,他沒死在2006,捎來一輪美好時光

戒酒之後的他漸漸清晰,開始明白問題出現在什麼地方,什麼是最優解決方案。于是他隐居在杭州,開始看心理醫生。

他在老餘杭租了個帶院子的小樓,在青山綠水間過着離群索居的生活。他爬山、打坐、練瑜伽、看心理醫生,創作也在有效的進行,組成的樂隊有條不紊的進行着排練,誠如他唱:這一切,沒有想象的那麼糟!

他說酗酒讓他渾身疼痛,他說音樂讓他覺得危險,他說暴躁不會換來平和,他說爬山能遇見松鼠。

酗酒、抑郁、暴躁的萬曉利,他沒死在2006,捎來一輪美好時光

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在謀殺自己。很多時候,能解救我們的,隻有我們自己。萬曉利從暴躁中及時拉回自己,從現實跳脫走進了祥和。你呢?捆綁你的是什麼?總有更好的辦法讓你揭開繩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