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酗酒、抑郁、暴躁的万晓利,他没死在2006,捎来一轮美好时光

作者:民谣邦

本文由小环酱原创

转载请标明出处

前两天凌晨,万晓利在微博发了他的新歌《你,来替我做个梦》。许久没动静的万总新歌一经发布,便引来了一众好友的纷纷转发。其中不乏周云蓬、野孩子的老友支持,民谣界系统自动转发宣传的老大哥老狼也首当其冲。而作为万晓利首席脑残粉的宋冬野,更是直言:“他再次回到人间,给我们捎来新一轮的美好时光!”

酗酒、抑郁、暴躁的万晓利,他没死在2006,捎来一轮美好时光

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开始听万晓利?是从李健在《歌手》上翻唱了他的名作《陀螺》后?还是在韩寒在《会后无期》中用了他《女儿情》的版本后?还是因为宋冬野在知乎上铿锵有力的评价:我是万总首席脑残粉?

酗酒、抑郁、暴躁的万晓利,他没死在2006,捎来一轮美好时光

不管之于什么原因,万晓利的名字对于喜欢民谣的听众来说,应该并不陌生。万晓利1971年出生在河北邯郸,如同那个时代的所有少年一般,他们的人生就是子承父业,进厂进机关。就像《少年巴比伦》的董子健一样,插科打诨、不学无术,但是最终他会进入父亲所在的工厂,做一个“无比光荣”的工人阶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酗酒、抑郁、暴躁的万晓利,他没死在2006,捎来一轮美好时光

1992年,20岁的万晓利大专结束,回到了磁县酒厂上班。这一年,他娶了一位叫霞的女子,她也是酒厂的员工,他们的女儿也在这一年降临。日子日复一年,万晓利不安分的心跳越来越快。在1997年,万晓利辞了工作离开了老家,来到北京,并把妻子女儿也安顿到了那件并不宽敞的小屋。他开始了骑自行车跑酒吧的生活,而妻女一直在他身边,从未离弃。

酗酒、抑郁、暴躁的万晓利,他没死在2006,捎来一轮美好时光

一把吉他、一支口琴、一隅空间、一点微光,万晓利可以唱尽沧桑。他在2002年发行首张专辑《走过来 走过去》,其中《狐狸》、《流氓》等歌曲,现在听起来依然颇具玩味。

《狐狸》歌中唱道:我终于醒悟了,森林里没有童话了,兔子比狐狸狡猾了,我夹着尾巴逃跑了。

万晓利嬉皮笑脸的唱着《狐狸》,可他所言的不只是狐狸。诚如乐评人李皖所说:“他有外省青年的特质——以自己的努力进入向往的文化中心。他是一个底层的人物,或者说小人物,《狐狸》就是抱着这种小人物的特质,在群体的边缘,在文化的边缘,在财富的边缘,在成功的边缘。小人物是看你们大人物在表演,在各种中心,我是来观察的,来讥讽这种东西。”

酗酒、抑郁、暴躁的万晓利,他没死在2006,捎来一轮美好时光

当第二张专辑《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面世后,得到了业界诸多赞许,新浪网更直言万晓利是“颠覆民谣”的国内民谣偶像,是一位富有浓郁人文色彩的民谣歌手。而这发生在2006年。很多人说,那个时候,是万晓利的黄金时代。

其中被李健唱红的《陀螺》,也收录在这张专辑,他用陀螺比拟小人物的忙忙碌碌,更用一种悲悯的关怀抚慰那些粗糙的灵魂。“在田野上转,在清风里转......在欢笑里转,在泪水里转......转转转,转转转,你高高举起你的鞭,我轻轻闭上我的眼”。

我们都是小人物,我们都想扼住权威者的咽喉,最后我们却在沉默中死亡。万晓利的这种人文关照,不得不说总能轻易触及内心。我想这也是那些挤在livehouse里,安静听万晓利唱歌的朋友所能感同身受的。

这张专辑中的《鸟语》更成为他的一个标签,“他是世上唯一能懂鸟语的人,他心中有一个愿望,在死后能够变成一只鸟”。

在这张专辑广受好评之后,万晓利却却迟迟没有新作的动静。以至于在首席脑残粉宋冬野的《梦遗青年》中,写下了“世上唯一懂鸟语的人,死在了2006”这种颇具惆怅的字句。

万晓利没有死在2006,他之后又发表了《北方的北方》和《太阳看起来圆圆的》。虽然这两张专辑并不如《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的受众群广,但是它的实验性、印象派的跳脱和抽离,以及浓重的人文色彩,都意味着它们的艺术价值将是超越时代的。

酗酒、抑郁、暴躁的万晓利,他没死在2006,捎来一轮美好时光

除了万晓利的的音乐,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他的酗酒。他实在太爱喝酒了,前几年,他几乎没有完全清醒的时候,甚至因为酗酒他还总和人大打出手。直到长期酗酒开始让他的身体变得异样。他开始被疼痛完全笼罩,在此期间还因为合同,必须完成一张专辑的制作。制作一推再推,实在不能再推了,所以他硬着头皮继续做。

可是他的身体、心理、神经都开始疼,颈椎压迫脑供血之类的症状让他不能正常生活,更别说创作音乐了。抑郁、暴躁,在身体的边缘挣扎着,要死要活的感觉,让他开始决定戒酒。

他说:“戒酒这个东西其实真的没有必要把它夸大成毅力、醒悟啊什么的,就是你没疼到那份儿上你不知道。”

他说:“人说创作需要酒才有灵感,灵感这个东西,只要你专注地去做就有。我并没有靠酒得到过任何一点灵感。我戒酒的时候头七天,身边一直有酒局,他们在喝在抽,我身体一点反应都没有。”

酗酒、抑郁、暴躁的万晓利,他没死在2006,捎来一轮美好时光

戒酒之后的他渐渐清晰,开始明白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什么是最优解决方案。于是他隐居在杭州,开始看心理医生。

他在老余杭租了个带院子的小楼,在青山绿水间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他爬山、打坐、练瑜伽、看心理医生,创作也在有效的进行,组成的乐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排练,诚如他唱: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他说酗酒让他浑身疼痛,他说音乐让他觉得危险,他说暴躁不会换来平和,他说爬山能遇见松鼠。

酗酒、抑郁、暴躁的万晓利,他没死在2006,捎来一轮美好时光

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在谋杀自己。很多时候,能解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万晓利从暴躁中及时拉回自己,从现实跳脱走进了祥和。你呢?捆绑你的是什么?总有更好的办法让你揭开绳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