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嘉應觀治河功臣——陳鵬年

作者:嘉應觀

這座被當地老百姓稱為“龍王廟”的廟宮,其最大特點就是這裡所供奉的龍王,都是曆史上彪炳史冊的治河功臣,并非百姓想象出來的那些住在天上會噴雲吐霧的龍王。嘉應觀這座龍王廟是最具有曆史與科學的龍王廟,向世人傳承了一種治理黃河的精神與力量。

嘉應觀治河功臣——陳鵬年
嘉應觀治河功臣——陳鵬年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位曆史上以身殉職的治河功臣——陳鵬年。

陳鵬年,字滄州,湖南湘潭人,康熙三十年進士,做過浙江西安知縣。康熙六十年,黃河在武陟決口,陳鵬年随他早年的知遇之人張鵬 巡河,從山東西上到武陟,正逢左副都禦史牛鈕奉旨堵口。他察勘馬營口之後建議:老堤沖決八九裡之長,大溜(主流)直下,水激浪湧,堵決不易,應在南岸開挖排洪道,引洪水東去,然後塞決。這個方案得到皇帝準許。當時牛鈕在秦廠堵口時,因工料不足,組織不力,彈劾了河道總督趙世顯,皇帝罷免了趙世顯,任命陳鵬年為河道總督,在馬營協助牛鈕、齊蘇勒堵口。

嘉應觀治河功臣——陳鵬年

在治河方略上,陳鵬年與河南巡府一道,反對修築大壩,縮小沁河口,結果黃河、沁河同時上漲,洩洪不利。但在堵口上态度堅決,工作積極,馬營口堵了四次,沖決了四次。他日夜堅守在工地,吃不進飯,睡不着覺,熬紅了眼睛,喊啞了嗓子,瘦得不成人形,第五次堵口終于合攏了,但他累得吐血,再也支援不住,病倒了。此時,康熙駕崩,雍正登基,派禦醫為他治病,但已無力回天,死在馬營口工地。

陳鵬年死後,雍正皇帝谥号“恪勤”,并特旨在嘉應觀西道院西側為他修了一座陳公祠,予以祭祀。 是以陳鵬年也是在人們心目中值得永遠懷念的治河功臣。

嘉應觀治河功臣——陳鵬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