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迎接皇上,也不能勞民傷财——為官典範陳鵬年(三)擰不過大腿的胳膊,依然還是胳膊 被陷害關進監獄,命懸一線好官脊梁直,腰杆硬、命也硬編後語:好人必有好報

作者:時代強音

原創作者:許罡

陳鵬年為官期間,始終以百姓的利益為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行事宗旨。這樣的為官風格很容易赢得民心,但也容易得罪自己的上司,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有些官員害怕得罪上司後烏紗帽難保,于是把上司的話當成“指令”一樣盡職盡責地落實,根本不管是否符合百姓的利益。陳鵬年不同,在康熙下江南巡視的時候,在頂頭上司要耗費巨資大搞排場迎接時,他堅決反對。這方面展現出了“鐵腕刹邪風”的強硬作風。

迎接皇上,也不能勞民傷财——為官典範陳鵬年(三)擰不過大腿的胳膊,依然還是胳膊 被陷害關進監獄,命懸一線好官脊梁直,腰杆硬、命也硬編後語:好人必有好報

康熙下江南的诏令發出後,沿途官吏們都興奮起來了,覺得自己在皇上面前好好表現一番的機會來了,認為隻要康熙爺高興了,就等于政治表現好,一好百好,德能勤績樣樣都好。是以,所有沿途官吏都把這事當政治任務來做。江蘇總督阿山劃一條禦用道。

但是,修建這樣一個臨時性工程,銀子哪裡來。總督阿山下令在百姓身上增加賦稅,還委托時任江甯知府的陳鵬年負責增稅與施工等事宜,召集民工修路,建皇上行宮,并要求鋪十裡紅地毯,官員也順便給自己發加班工資,制金質領袖紀念章……

“會上南巡,使公主龍潭行宮。故事,自左右侍衛及阍寺皆有饋。”

陳鵬年堅決反對,并指責總督阿山為了讨皇上高興,勞民傷财。但是,盡管他反對的态度非常堅決,畢竟官大一級壓死人。總督總攬一省軍政糧油等所有事宜,是絕對的一把手,你一個知府,在總督大人面前就是一個沒話語權的“小官”。

俗話說,胳膊擰不過大腿。跟阿山相比,阿山猶如大腿,陳鵬年最多就是一隻胳膊而已。雖然胳膊擰不過大腿,但胳膊依然還是胳膊,是胳膊就要發揮胳膊的作用和力量,與不法行為鬥争到底。

迎接皇上,也不能勞民傷财——為官典範陳鵬年(三)擰不過大腿的胳膊,依然還是胳膊 被陷害關進監獄,命懸一線好官脊梁直,腰杆硬、命也硬編後語:好人必有好報

總督大人咄咄逼人地質問陳鵬年:你是不是不想接待皇上?這樣做是對皇上大不敬,你知道會有多嚴重嗎?

陳鵬年針鋒相對:我并不是不想接待皇上。皇上來江南巡視工作,接待是必須的,但不能勞民傷财。修禦用道,建行宮,鋪十裡遠的紅地毯,這樣的工程需要多少銀子。可财政拿不出這筆錢,增加賦稅,全部從百姓手上要。百姓掙錢不易,生活艱辛,卻要多拿出不少錢來為你們這些做官的搞形象工程。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形象工程毫無用處,用了這一次,今後也沒什麼用場。

什麼形象工程啊?阿山憤怒了。皇上下江南巡視,幾年才有一回,百姓多掏點錢隆重迎接皇上,難道不應該嗎?

皇上是愛護百姓的。為官者也要愛護百姓,盡可能低為百姓多創造财富,而不是從百姓手中撈油水……陳鵬年說得理直氣壯。

你,你,你……總督阿山氣得鼻孔冒煙!

迎接皇上,也不能勞民傷财——為官典範陳鵬年(三)擰不過大腿的胳膊,依然還是胳膊 被陷害關進監獄,命懸一線好官脊梁直,腰杆硬、命也硬編後語:好人必有好報

陳鵬年借着這次事前,揭穿阿山的A錢受賄行為,徹底得罪了總督阿山。如果隻是反對阿山勞民傷财接待皇上,阿山也不能拿他怎麼樣,最多革他的職。但是,揭露阿山的A錢腐敗行為,已經成為了他阿山的眼中釘、肉中刺,不拔掉自己就會遭殃。

阿山決定暗下狠手,捏造罪名,試圖把他除掉。

“以四十三年擢江甯知府,以行宮簟席或置蚯蚓糞事下獄。”意思是,陳鵬年舀來糞湯,往禦道紅地毯上潑;撈取糞蛆,挖來蚯蚓,往飯店蟬絲被裡塞。阿山給他羅織的罪名夠狠的,等于說是陳鵬年對皇上大不敬。如果真是這樣,任何一個皇帝都會怒火中燒,絕不會輕饒的。

但是,康熙視為明君,這一點阿山非常清楚。阿山擔心康熙為網開一面,覺得僅靠這個罪名還不夠。可是,鵬年不貪不賄不嫖不賭,沒有絲毫劣迹,一點把柄也沒有,阿山很為難。

不過,陳鵬年曾寫了一首詩:“雪艇松龛閱歲時,廿年蹤迹鳥魚知,春風再拂生公石,藩照仍銜短薄祠。雨後萬松全合沓,雲中雙阙半迷離,夕佳亭上憑欄處,紅葉空山繞夢思。”這詩本來沒有絲毫問題,但在阿山眼中,可以做大文章。

“阿山得其詩稿,乃密疏彈劾,謂恪勤陰有異志。”

阿山如獲至寶,一句一句地解讀陳鵬年的詩句。首句中的“雪艇、松龛”,“皆名僧别号,而有明臣志”,這是“密圖恢複”;次句中的“鳥”字,“謂水鳥鷗鹭之屬,隐指台灣鄭氏,言恪勤與鄭氏交通,二十餘年,無日不通消息也”……這邊還在報材料,那邊早捉人,“系江甯獄”,關在獄中,“或絕其食,獄卒憐之,私哺以餅,為守者李丞偵知,怒杖卒四十。”

阿山給陳鵬年這首詩的定性是“反詩”,說陳鵬年有謀反之心!

這個罪名可大了。文字獄在古代确實令不少文人學士遭遇不白之冤。好多官員都認為陳鵬年命懸一線,難逃一劫!

迎接皇上,也不能勞民傷财——為官典範陳鵬年(三)擰不過大腿的胳膊,依然還是胳膊 被陷害關進監獄,命懸一線好官脊梁直,腰杆硬、命也硬編後語:好人必有好報

跟長官唱反調,陳鵬年還真的有幾分膽量與骨氣。他的膽量就是堅持真理。這次事件确實非同尋常,因為牽涉到皇上巡視的接待問題,總督可以随便給他扣上幾項罪名,都能讓他吃不了兜着走。

這回,陳鵬年的處境非常兇險。

但是,陳鵬年有相當好的群衆基礎,深得民心。在他被打入監獄後,江甯市民紛紛傳遞消息,阻止串聯,形成較大規模的罷市,抗議貪官污蔑清官;考生罷考抗議;所有商販争相送食物給他吃,不讓送時甚至不惜堵門拆牆;甚至,駐防江甯的滿人也要求入獄見“陳青天”一面。

民心起了很大作用,總督阿山不敢胡來,短時間内不敢私下處置陳鵬年。

這件事也多虧了陳鵬年的另一個頂頭上司——江蘇巡撫趙申喬。

總督和巡撫都是一省的最高長官,但總督比巡撫大。趙申喬知道陳鵬年是好官,他想支援陳鵬年,但不能明裡反對阿山。畢竟阿山是總督,兩人雖是同級,但總督品階高半級。他決定暗中保護陳鵬年。

趙申喬悄悄來到關押陳鵬年的監獄,喊來監獄長,自報家門:“我浙江巡撫趙申喬也”,其實,監獄長也認識巡撫大人。趙申喬說要見陳鵬年,監獄長感覺為難,因為總督阿山曾囑咐過,不管是誰,都不能讓其與陳鵬年見面。趙申喬看出了監獄長的難言之隐,即假傳聖旨:“入觐時皇上命我語江南督撫‘還我活陳鵬年’,不知汝等知否?”即使今後阿山怪罪時,監獄長可以推脫罪責。

就這樣,陳鵬年被巡撫趙申喬救了出去。康熙皇帝也确實是個明君。康熙在聽了阿山報給他的材料,又跟江蘇其他官員進行了問詢。加上桐城有位名叫張公的人,在拜見康熙時給陳鵬年說了一句好話,“上問江南廉吏,首薦公”。康熙在問到江南有那些廉潔官員時,張公推薦的第一位便是陳鵬年。

康熙立志要做明君的,也就“上怒遂釋。”“恪勤竟獲免。使此事在雍正年間,族矣。”

也是陳鵬年運氣不錯,或者是他的勤勉與正氣感動了蒼天,赢得了康熙的認可。後人在記述這件事時表示:“恪勤竟獲免。使此事在雍正年間,族矣。”意思是說,因為他為官勤勉,康熙皇帝免了他的罪。如果是在雍正年間,陳鵬年恐怕要被株連九族!

迎接皇上,也不能勞民傷财——為官典範陳鵬年(三)擰不過大腿的胳膊,依然還是胳膊 被陷害關進監獄,命懸一線好官脊梁直,腰杆硬、命也硬編後語:好人必有好報

康熙在充分了解真相後,就下诏免除他的罪過,并擢升為河道總督。

有人說,陳鵬年運氣好,先是碰上了一個好的頂頭上司、巡撫趙申喬,後來又碰上明君康熙。這話似乎有點道理,但是,如果仔細想一想,為官難道僅僅靠運氣就可以消災嗎?回答是否定的。

最關鍵的還是打鐵還需自身硬。陳鵬年不貪不賄不嫖不賭,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得起上面核查。他脊梁直,腰杆才能硬,命也才硬!

陳鵬年是一位敢于維護百姓的好官,深得民心。他從28歲走入仕途,前後40年,奔波在浙江、京城等地,不曾踏回湘潭故土,最後于河道總督任上去世。

他破除“重男輕女”習俗的做法在當時當地引起極大反響,當地百姓生育女孩的,有一半以上給閨女取名,改為姓陳,跟陳鵬年一個姓,沒改姓的,也在名字中安一個湘字,因為陳鵬年是湘潭人(今湖南湘潭市)。“民生女,半以陳名,或以湘名,以公湘潭人也。”

1962年,《人民日報》曾載有陳鵬年書目詩卷,郭沫若贊道:“正氣傳吹鬼,青天德在人,一時天下望,萬古吊中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