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年書信·音頻|國歌背後的故事:田漢與聶耳的“驚天絕唱”

作者: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孔昕攝像邱志強梅林兄:前托箱雲到長沙證明檔案,請即一箱,用“田壽昌”名字,午後三時前請送弟處,又請暫不發别人,勿問日安。這是著名劇作家、電影編劇、小說家、詞作家田漢1937年4月26日寫給梅林的一封信。信中提到的“田壽昌”正是田漢的本名。收信人“梅林兄”,也就是張梅林,1938年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立後,他擔任專職秘書,協會的許多具體事務性工作都由他完成。而田漢,當時正是該協會的主要組織者、參與者之一。1938年3月27日,在中華民族存亡之際,來自全國各地的文藝大家聚集在武漢,在周恩來和郭沫若的組織下,成立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田漢與郭沫若、茅盾、夏衍、丁玲、老舍、巴金、朱自清、郁達夫等45人一起被推舉為理事。從此,這些著名的作家、劇作家們将手中的紙和筆當做前線戰士的槍,“使文藝這一堅強的武器,肩負起它所應該肩負的責任”。事實上,在此之前,田漢就已經參與組織了很多文化界抗日統一戰線工作。1932年,田漢加入中國共産黨後參與了黨對文藝的上司工作,和夏衍等打入電影陣地,寫了《三個摩登的女性》《青年進行曲》等進步電影文學劇本,還為很多電影創作插曲。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就是電影《風雲兒女》的插曲《義勇軍進行曲》,後來成為我國的國歌,被代代傳唱,激勵了一代代中華兒女。這首歌正是由田漢與聶耳這對“黃金搭檔”聯手完成的。1932年,已是有名的戲劇家、詩人和社會活動家的田漢,遇到了他一生中極為重要的人物——年僅20歲的聶耳。九一八事變爆發後,1932年7月,聶耳化名“黑天使”,在報刊上發表文章說:“我們需要的不是軟豆腐,而是真刀真槍的硬功夫!”當時的上海左翼文化運動上司人田漢由此注意到了聶耳,專門找到他徹夜長談,共同的追求使得他們相識、相惜。在田漢的影響下,聶耳參加了左聯的音樂小組。1933年初,經田漢介紹,聶耳在徐家彙聯華影業公司攝影棚内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并開始了與田漢的第一次合作,為影片《母性之光》譜寫《開礦歌》。雖然聶耳比田漢小14歲,但兩人都有相識恨晚的感覺。1933年至1935年兩年間,田漢和聶耳合作,聯袂創作了《開礦歌》《大路歌》《畢業歌》《碼頭勞工》等十多首歌曲。至此,田漢與聶耳成了中國近現代電影史和新音樂史上志同道合的“黃金搭檔”。兩個人最後的合作造就了一曲“驚天絕唱”,這就是《義勇軍進行曲》。1934年春,由司徒慧敏等人組建的電通影業公司在上海成立,這是由中國共産黨電影小組直接上司的電影公司,它憑借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桃李劫》一炮打響,片中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畢業歌》,一時成為流行金曲。緊接着,電通影業公司開始籌拍田漢撰寫的文學劇本《鳳凰涅槃圖》。它描寫的是以詩人辛白華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投筆從戎,參加義勇軍英勇殺敵的故事。誰料想,就在影片即将開拍之時,田漢被國民黨特務以“宣傳赤化”的罪名給逮捕了。當時,田漢已完成故事的初稿,主題歌詞寫在文稿的最後一頁,當時的歌名叫《軍歌》。田漢等人相繼被捕,年輕的聶耳滿腔怒火,主動請纓,擔當起為影片作曲的任務。聶耳在上海霞飛路的居所内,短短幾天内就譜寫出雄壯的《軍歌》初稿,并把歌曲名字改為《進行曲》。1935年4月,上海的白色恐怖日益加劇,經中共地下組織的安排,聶耳踏上了東渡日本的輪船。4月底5月初,聶耳于日本東京将修改過的曲譜寄回上海,收件人就是電通影業公司的司徒慧敏和孫師毅。這樣,一首表現中華民族剛強性格,顯示祖國尊嚴、豪邁氣概的戰歌誕生了。這是聶耳短暫一生中的最後一個作品,也是他和田漢合作的最後一首歌曲。《鳳凰涅槃圖》後改名為《風雲兒女》,電影上映後,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很快就成為铿锵有力的抗戰歌曲。它表達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激勵和鼓舞了中國人民抵禦外來侵略的信心。然而,無論是聶耳還是田漢,都沒有在第一時間聽到這首歌。1935年7月17日,聶耳在日本不幸溺水身亡,年僅23歲。1935年7月,從南京憲兵司令部監獄出來的田漢聽到《義勇軍進行曲》後非常興奮,但驚聞聶耳遇難,他失聲痛哭,作悼詩曰:“一系金陵五月更,故交零落幾吞聲。高歌共待驚天地,小别何期隔死生!鄉國隻今淪巨浸,邊疆次第壞長城。英魂應化狂濤返,好與吾民訴不平!” 《義勇軍進行曲》的傳唱遠不止于銀幕和唱片。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後,《義勇軍進行曲》一度成為“八百壯士”軍營内鼓舞士氣的戰歌之一。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中國全面抗戰開始,這首《義勇軍進行曲》也成了中華民族不屈精神最真實的怒吼。在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炮火聲中,《義勇軍進行曲》唱出了全民族的憤怒和決心,從此被傳唱大江南北。1938年,豐子恺在《談抗戰歌曲》中記述了這樣的場景:“連荒山中的三家村裡,也有‘起來,起來’‘前進,前進’的聲音出于村夫牧童之口。都市裡自不必說,長沙的湖南婆婆、漢口的湖北車夫,都能唱。主播朱若彤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百年書信·音頻|國歌背後的故事:田漢與聶耳的“驚天絕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