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八路軍打仗,穿得太拉風有風險的,鬼子憲兵大尉被綁上毛驢抓走

1940年秋,由中國共産黨上司的山東濱州的博興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了。這裡早在土地革命戰争時期就是革命老區,1932年在博興就發生了震驚全省的“八•四”農民暴動,同時這裡也是濱州第一個農村黨支部誕生的地方。

和八路軍打仗,穿得太拉風有風險的,鬼子憲兵大尉被綁上毛驢抓走

▲1937年底,日軍開進山東省會濟南,山東大部淪陷

從1941年開始,日本侵略軍為了鞏固後方,連續出動重兵對我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蕩,并且輔之以所謂的“治安強化運動”,在艱苦的鬥争環境中,盤踞博興的國民黨頑固派周勝芳部公開投敵,使得全縣的抗日鬥争處于低潮。但在這種不利的形勢下,縣委通過積極發動群衆,進行群衆性的遊擊戰,經過反封鎖、反“掃蕩”艱苦卓絕的鬥争,形勢開始逐漸好轉。

▲日軍侵占青島

1944年初夏,田野裡一望無際的青紗帳起來以後,我博興地區的黨組織就經常組織民兵去破壞敵人的公路,有時是在公路上挖溝切斷交通,有時是埋地雷炸敵軍的汽車。這些破壞交通線的工作主要是由在公路沿線的村莊的民兵去執行。

▲威風八面的日軍憲兵,但在實戰中,大皮靴卻隻能拖累自己

日軍見公路屢次被截斷,雖然也不斷組織人員搶修,但公路總是斷的時候多,通車時間短。有一次日軍剛剛強迫老百姓修複了博興境内的公路,恢複了通車,駐利津的日軍憲兵隊隊長竹田大尉剛好有事要經過博興,他打算率部分憲兵乘汽車從張店往北去。這個殺人如麻的劊子手,雖然兇狠殘暴,但平時總是衣冠楚楚,制服一直是熨的非常平整,武裝帶上系着手槍和指揮刀,而大皮靴更是一塵不染,精光锃亮。光從外形上看,竹田真不愧勘察是軍人風紀的楷模。

▲日軍憲兵在執行警戒任務

當然竹田不是笨蛋,他也深知公路不太安全,像他們這樣子一輛汽車單獨出行風險很大,是以竹田特地從野戰部隊借調了1挺重機槍裝在汽車上才出發,這樣子加上憲兵部隊原有的輕機槍、擲彈筒和步槍,竹田認為應付途中民兵遊擊隊的小規模騷擾應該是足夠了。

▲日本憲兵隊隊部

這批日軍憲兵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地從利津出發後,一路向北疾馳而去。可是當鬼子的汽車開到博興縣王木村以北時,突然發現剛剛被修好的公路居然又被八路軍破壞了,汽車眼看着無法前進。竹田見勢不妙,連忙指令司機倒車,打算原路傳回,但是已經太遲了。就在汽車在慢騰騰地來回倒車時,我區中隊埋設的地雷拉響了!

▲日軍的重機槍,憲兵部隊一般不裝備這種重型武器

随着劇烈的爆炸聲,汽車頓時一頭栽進了公路邊的路溝裡,摔的七葷八素的日軍憲兵們哪裡還顧得上用重機槍抵抗,他們在我軍的彈雨中跳下汽車,紛紛往城裡方向逃跑。竹田大尉可就倒黴了,他穿着大皮靴看起來威風八面,可是在野地裡根本跑不動。

這時我軍向日軍憲兵發起了攻擊,由于竹田穿戴過于突出,吸引了我軍的主要注意力,其他憲兵除了被擊斃的,就是逃的無影無蹤。我軍從四面八方向高一腳淺一腳在野地裡蹒跚而行的竹田逼近了,他還想垂死掙紮,想掏出手槍還擊,可剛才一頓狂奔已經把手槍套從原來的左腰的位置不知道甩到哪裡去了,指揮刀也被甩到了身後,他好不容易才掏出槍,可是沒等他打響,我軍戰士已經追上了他,在扭打中,他的頭被打破,血流了滿臉,被我軍幾個戰士合力壓在野地中,被俘了。

我軍戰士趕忙卸下了日軍的重機槍擡走,然後燒毀就汽車,随後在附近老鄉家裡借了頭毛驢把被捆的結結實實的竹田送到了根據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