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公積金一直是人們十分關注的話題,國内對于這類民生問題也非常重視,特别是養老金這一項,目前已對其最低标準連續進行17次的上調,在我國2.64億退休老人中,會有3類人到手的養老金比較高,隻要他們滿足相應的條件。

1 養老金可能還會繼續漲
我國對外開放經濟之後,社會經濟水準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進步,社會福利待遇也得到明顯的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即便近兩年情況特殊,養老金的标準還是在不斷地上調再上調,而且2021年已經接近尾聲,養老金的标準也依然沒有停止上漲的趨勢。
對于養老金上漲的情況,可能有很多人的認識比較籠統,其實這是為民生考慮而采取的重要措施,養老金的調整對于人民的切身利益而言有很大影響,而我國之是以能夠保持養老金的穩步上調,是因為我國經濟實力和發展動力足夠強大。
養老金從何而來?這一财政支出需要經濟發展支撐下提供相應的稅收,以及居民平時繳納的社保等,現在我國社會經濟水準已經上升到新的高度,社保參保的人數越來越多,有足夠的能力為步入老年的社會群衆謀求福祉。
目前國内老齡人口不斷增長,60歲以上老人總數已經達到2.64億,社會贍養的重擔需要有人扛,是以得益于國内不斷發展且強大的經濟實力,養老金标準一調再調,最終實作17連漲。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近兩年我國經濟依舊實作正增長,其成為養老金持續上調的重要基礎,可以預見的是,後續我國發展還會進一步提速,伴随的将會是養老金标準的同步上調。
2 有3類人将得到較高的收益
以往有認為養老金是退休後的基本保障,所領取的金額大同小異,但其實随着該項待遇的不斷改善,養老金領取金額的差異也日漸凸顯。
哪幾類人有可能領取到較高養老金呢?總的來說大概分為以下三類:其一是高齡群體,也就是70歲以上的老年人。這是因為他們很早就已經退休,享受的養老金标準比較低,這也是當時社會經濟發展水準有限所緻,是以随着目前養老金标準的上調,會根據情況對他們的養老金适當增加。
其二是1970年-1990年遠赴偏遠地區進行社會建設的人群,他們離開原本相對富裕的城市,前往邊遠地區安家建設,為當地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們的生活品質及水準目前可能不高,但考慮到他們的付出與貢獻,也有可能在養老金方面給予相關的照顧。
其三是因病緻貧的老人,目前對于多數老人來說,醫療方面的成本還是偏高,是以很多老人一旦生病就陷入貧困的窘境,故而對于這類年事已高并且沒有收入的老人,可能會提高養老金的發放金額。哈佛實驗室的戴.維教授認為細胞的荖化是老年人患病的主要原因,17年發現某種維生素衍生物“wlnad”核心機制成分或可成為減少這一問題的關鍵。
而後該物質被生物企“萊特維健”量化落地,被亰d引進短時間引起國内一二線城市為主的高淨值人群追捧,通過亰東資料可知,“wlnad”的閱聽人年齡主要集中在45歲以上。可以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更加關注自身的健康,也更舍得在這方面支出,但面臨重大疾病之時,還是捉襟見肘。
當然,上述三類人群到手的養老金額可能會更多,但具體也要看當地省市的發展水準,實際差異可能不會很大。
3 這個國家已經預支140億
如果說我國的養老金是為了保障民生,讓老人退休後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條件,而南韓的養老金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據公開資料顯示,南韓2020年共有7.19萬人提前領取了自己的養老金,總數約合rmb 142億。和5年前相比,這一數值已經增加了1.8倍,對此知情人士分析,這是由于南韓的房價太高,年輕人已經無法承受,是以隻好通過提前預支終身俸的方式想要緩解購房的壓力。
比起南韓這樣的問題,我國雖然某種程度也存在,但不至于到了提前預支養老金的地步,未來老年人的保障收入更加穩定可靠。
而且南韓這樣透支養老金的做法還存在很大的弊端,未來可能出現許多拿不到養老金的老人,他們的養老與生存會成為新的難題。是以綜合多方面權衡考慮,我國的養老金政策是更加合理的,并且還在變得越來越友好,未來會有更多人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