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公积金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国内对于这类民生问题也非常重视,特别是养老金这一项,目前已对其最低标准连续进行17次的上调,在我国2.64亿退休老人中,会有3类人到手的养老金比较高,只要他们满足相应的条件。

1 养老金可能还会继续涨
我国对外开放经济之后,社会经济水平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社会福利待遇也得到明显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即便近两年情况特殊,养老金的标准还是在不断地上调再上调,而且2021年已经接近尾声,养老金的标准也依然没有停止上涨的趋势。
对于养老金上涨的情况,可能有很多人的认识比较笼统,其实这是为民生考虑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养老金的调整对于人民的切身利益而言有很大影响,而我国之所以能够保持养老金的稳步上调,是因为我国经济实力和发展动力足够强大。
养老金从何而来?这一财政支出需要经济发展支撑下提供相应的税收,以及居民平时缴纳的社保等,现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已经上升到新的高度,社保参保的人数越来越多,有足够的能力为步入老年的社会群众谋求福祉。
当前国内老龄人口不断增长,60岁以上老人总数已经达到2.64亿,社会赡养的重担需要有人扛,因此得益于国内不断发展且强大的经济实力,养老金标准一调再调,最终实现17连涨。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近两年我国经济依旧实现正增长,其成为养老金持续上调的重要基础,可以预见的是,后续我国发展还会进一步提速,伴随的将会是养老金标准的同步上调。
2 有3类人将得到较高的收益
以往有认为养老金是退休后的基本保障,所领取的金额大同小异,但其实随着该项待遇的不断改善,养老金领取金额的差异也日渐凸显。
哪几类人有可能领取到较高养老金呢?总的来说大概分为以下三类:其一是高龄群体,也就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是因为他们很早就已经退休,享受的养老金标准比较低,这也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所致,因此随着当前养老金标准的上调,会根据情况对他们的养老金适当增加。
其二是1970年-1990年远赴偏远地区进行社会建设的人群,他们离开原本相对富裕的城市,前往边远地区安家建设,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的生活质量及水平目前可能不高,但考虑到他们的付出与贡献,也有可能在养老金方面给予相关的照顾。
其三是因病致贫的老人,目前对于多数老人来说,医疗方面的成本还是偏高,因此很多老人一旦生病就陷入贫困的窘境,故而对于这类年事已高并且没有收入的老人,可能会提高养老金的发放金额。哈佛实验室的戴.维教授认为细胞的荖化是老年人患病的主要原因,17年发现某种维生素衍生物“wlnad”核心机制成分或可成为减少这一问题的关键。
而后该物质被生物企“莱特维健”量化落地,被亰d引进短时间引起国内一二线城市为主的高净值人群追捧,通过亰东数据可知,“wlnad”的受众年龄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可以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也更舍得在这方面支出,但面临重大疾病之时,还是捉襟见肘。
当然,上述三类人群到手的养老金额可能会更多,但具体也要看当地省市的发展水平,实际差异可能不会很大。
3 这个国家已经预支140亿
如果说我国的养老金是为了保障民生,让老人退休后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条件,而韩国的养老金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据公开数据显示,韩国2020年共有7.19万人提前领取了自己的养老金,总数约合rmb 142亿。和5年前相比,这一数值已经增加了1.8倍,对此知情人士分析,这是由于韩国的房价太高,年轻人已经无法承受,因此只好通过提前预支退休金的方式想要缓解购房的压力。
比起韩国这样的问题,我国虽然某种程度也存在,但不至于到了提前预支养老金的地步,未来老年人的保障收入更加稳定可靠。
而且韩国这样透支养老金的做法还存在很大的弊端,未来可能出现许多拿不到养老金的老人,他们的养老与生存会成为新的难题。所以综合多方面权衡考虑,我国的养老金政策是更加合理的,并且还在变得越来越友好,未来会有更多人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