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湖州味道:丁蓮芳千張包

湖州味道:丁蓮芳千張包
湖州味道:丁蓮芳千張包
湖州味道:丁蓮芳千張包

湖州市地處浙江省北部,東鄰嘉興,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瀕太湖,與無錫、蘇州隔湖相望,是環太湖地區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湖州自古以來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文化之邦的美譽,且有南太湖明珠之稱。2010年六普常人口289.4萬人,多為江浙民系,使用吳語。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曆史的江南古城,面積5818平方公裡,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和衆多曆史人文景觀。

湖州以文化名城,見知于海内。

地處太湖南岸的湖州,名因湖成,業因湖興,文因湖昌,人因湖慧。太湖水所給予的天地造化,孕育了一個“山水清遠、農商并重、崇文重教、柔慧通變”的文化湖州,使湖州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清麗之地、文化之邦”之美譽,有“地方好、文化厚、生态優、基礎穩、社會和”等優勢,成為吳越文化交流融會之地,成為以湖筆文化、趙(即趙孟頫)體字、吳(即吳昌碩)門畫為代表的書畫聖地,以陸羽《茶經》、紫筍茶等為代表的茶文化勝地,以錢山漾遺址為代表的絲綢文化發源地,獨具特色,影響深遠。湖州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明體達用、崇文重教、兼收并蓄、靈秀柔韌”的傳統人文精神,使各種文化積澱得到集中展現。

雖然我不是湖州人,不過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一個湖州人心目中的美食魁首——丁蓮芳千張包子,别小看這個包子啊,他不是普通的包子,它是一個頭頂有百年曆史的中華名小吃頭銜的寶貝啊!

丁蓮芳,原是湖州城裡一個挑蔥賣菜為生的小商販,艱難度日,但總要養家糊口。他覺得買菜這行,沒有大的前途,必須要改行做點什麼,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做“吃”的這一行當最适宜,可以小本經營,設攤挑擔,日朝有進賬,決定從“小吃”這塊入手。

行當選定,那麼做什麼好呢?看看湖城市面上湯包,燒餅,生煎,粽子,豆腐漿,油條,粢米飯,馄饨,番薯,菱角,茶葉蛋,真是眼花缭亂。如果再做這些類似的,沒有多大新意的,吃客不喜歡,弄得不好還虧錢。丁蓮芳雖然文化不高,在那個年代還知道做做市場調查咧。當時盛行牛肉絲粉、油豆腐絲粉頭,既然湖人喜吃粉絲~他就突發奇想:在絲粉中加入千張包子,變為千張包子絲粉,分量足,花頭透(湖州方言豐富的意思)倒也是與衆不同。而且做新的品種,材料一定要選上好的,不然湖州人嘴巴刁煞,不會讨人喜歡的。

丁蓮芳為了千張包子可是費了不少的心思的。湖州的千張包子可不是面粉發酵而成的包子,而是身着薄如蟬翼的千張,玲珑剔透,且身材魁梧的正方形包子。當時民間家常包是長方形的,菜肉做餡兒,改成正方形也是為了吸引人氣,湖州喜歡看新鮮軋鬧猛(方言“湊熱鬧“),有了新的點心總要嘗一嘗的。

說到這個千張,北方的客官要問了,千張為何物啊?千張就是一種豆制品,湖州位于山清水秀的太湖南岸,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得這裡的千張薄且韌勁十足,這個包子穿着這個外衣可是密而緊實,暖和又洋氣!

為了讓千張包子在諸多民間美食中獨占鳌頭,丁蓮芳不僅設計了好看的造型,而且餡料也是匠心獨具:新鮮的豬腿肉必須是純瘦肉,幹貝,開洋(就是小蝦幹)加上炒熟的芝麻,湖鮮搭配海鮮,此味隻應天上有啊。好馬配好鞍,丁蓮芳不愧是個高手,他想單純的包子雖然好看但一兩個卻也吃不飽的,多了恐怕一般百姓也吃不起,(也許丁伯還懂營養搭配的知識,有了動物蛋白還缺少碳水化合物),就找來了綠豆粉絲來配它,但傳統的綠豆粉絲太細,與千張包子偉岸的外形不搭,且纖細的傳統粉絲不夠韌勁,容易煮爛,思來想去訂制粗的綠豆絲粉才是上上策(各位知道私人定制的鼻祖了吧),奇思+妙想,配料的精緻,搭配的新穎,一個流傳百年的中華名小吃就這樣橫空出世了,用現如今的時髦詞兒就是美食之奇葩!從此以後丁蓮芳帶着千張包子就走街串巷,他不僅在城裡做,還帶着千張包子下鄉去趕廟會,不僅在田間地頭,尋常老百姓中有市場,而且還在富庶的公子哥們間流傳開了,一時間,丁蓮芳的千張包子在湖州城裡聲名鵲起,生意好的咧從每天一百多客(方言“碗“)增加到二百多客,從清晨到日暮,有時候宵夜也是人頭攢動。

現在,很多老湖州人的一天從一碗熱氣騰騰的千張包子開始的,久煮不爛的綠豆粉絲,吃起哧溜溜的,很多小朋友們喜歡先吃粉絲後吃包子,因為他們把最鮮美的留到最後。

很多時候,做父母通常是把丁蓮芳的千張包子作為一種獎品,用以獎勵孩子拿到好成績,在那個沒有kfc的年代能吃一碗丁蓮芳千張包子是一個很奢侈消費。正如台灣人回到島内的時候,總是要先忙不疊要吃一碗牛肉面一樣,客居在外的湖州人一回湖州,必定要先吃一碗丁蓮芳千張包子,然後心滿意足地來一句“味道真贊”(贊是湖州方言對“好“的極緻表達),了卻了湖州人牽腸挂肚的鄉愁。

時光飛逝,從清光緒1878年沿街出擔設攤至今,現在的丁蓮芳早就進行了店鋪經營的模式了,自從紅旗路上(原黃沙路)開了第一爿店,從此翻開新篇章,從小家碧玉躍升為大家閨秀,為了更好的招待吃客,丁蓮芳在店中央擺置一口紫銅大鍋,熱騰騰的包子和粉絲炖着,濃香四溢,走過路過的客人總是忍不住進店來解饞。

湖州味道:丁蓮芳千張包
湖州味道:丁蓮芳千張包
湖州味道:丁蓮芳千張包
湖州味道:丁蓮芳千張包
湖州味道:丁蓮芳千張包
湖州味道:丁蓮芳千張包
湖州味道:丁蓮芳千張包

這幾年海内外媒體都對丁蓮芳作了專題報導,浙江電視台也曾來錄像,《中國烹饪》作了專題介紹,丁蓮芳千張包子店也在湖州開了十來家的分店了,真正的實作了連鎖經營。

著名書法家費新我先生(湖州人),他曾親筆寫了一個橫額,“鮮而精,名乃揚”。丁蓮芳千張包子成為了湖州的傳統名點,名揚四海。與震遠同、周生記、諸老大粽子并列,被稱為湖州四大小吃之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