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朱元璋殺韓林兒之謎

韓林兒是元朝末年起義軍名義上的領袖人物,對于他的最終結局,無論史學界還是民間流傳的觀點是,他遭到了朱元璋的毒手。盡管表面上看起來是在湖上遇到了意外,但實質上是朱元璋故意派人在船上做了手腳。殺害韓林兒這一點,也成為後世人攻擊朱元璋的重要罪證之一。然而,很少有人去思考的一個問題是:韓林兒果真是朱元璋所殺的嗎?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後取名為興宗,濠州(今安徽鳳陽縣東)鐘離太平鄉人,25歲時參加郭子興上司的紅巾軍反抗蒙元暴政,龍鳳七年(1361)受封吳國公,十年自稱吳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和掃平元的殘餘勢力後,在南京稱帝,國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封建政權。

在率領起義軍與元軍對壘的整個過程中,朱元璋的決策都是正确的,然而,他做錯了一件事情,使世人給他扣上了一頂無情無義的帽子——邀請當時名義上的領袖韓林兒南下。邀請韓林兒南下并非壞事,但是偏巧韓林兒在南下的途中舟覆而死。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是朱元璋故意派人所為。

揭秘朱元璋殺韓林兒之謎

韓林兒劇照

有學者認為,韓林兒确屬朱元璋所殺無疑。持這種觀點的學者的理由有兩點:

其一是,《明史·廖永忠傳》上對韓林兒之死的全過程有着詳細的記載:“初,韓林兒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歸應天,至瓜步履其舟死,帝以咎永忠。及大封功臣,谕諸将曰:‘永忠戰鄱陽時,忘軀拒敵,可謂奇男子。然使所善儒生窺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如果沒有經過朱元璋的授意,廖永忠應當不敢擅自做主将韓林兒殺害。

其二是,從朱元璋登基稱帝後屠殺了一大批文武功臣來看,依朱元璋殘暴的本性,除掉韓林兒是極有可能的。盡管這種觀點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根據朱元璋登基稱帝之後屠殺了一大批文武功臣,便斷定韓林兒系朱元璋所殺還過于武斷,将觀點建立在毫無根據的推測之上,是不可信的。

揭秘朱元璋殺韓林兒之謎

最近有學者提出了一種新的觀點,認為韓林兒并非是朱元璋所殺,而是廖永忠為邀功而擅自除去韓林兒。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是,從韓林兒當時的處境來說,朱元璋根本沒有除去他的必要。因為韓林兒之于朱元璋的妨礙,僅僅就是一個名分和“龍鳳”年号,這對于亂世而言,構不成登基的阻力。隻要朱元璋稍微對韓林兒進行威逼利誘,讓其臣服于己并非難事。即便不予以理睬韓林兒而直接登基稱帝,也不會受到多大的外界阻力。

如朱元璋一定要置韓林兒于死地,大可不必如此費盡周折,完全可以做到不露痕迹,更不必制造如此張揚的翻船事故。是以,認為韓林兒系朱元璋所殺的觀點,純屬書生之言,似不足為憑。

其二是,從朱元璋個人的角度來說。他之是以能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卒成為逐鹿天下的人物,繼而成為時代風雲際會的寵兒,不會僅僅是一種曆史巧合。他之是以能擊敗比自己實力更為強大的陳友諒,很大部分得益于他有着陳友諒他們這些當代枭雄所無法比拟的優點:很少以個人名利為出發點進行冒險的政治賭博;其能力、信念、人格更經得起亂世考驗。這樣的人,其胸懷自然是尋常之人所無法比拟的。

揭秘朱元璋殺韓林兒之謎

朱元璋劇照

而當時韓林兒的靠山劉福通已經身亡,韓林兒隻是普通人一個,既無政治上的影響力,更談不上軍事上的号召力,再也難以有所作為,更不會給朱元璋登基稱帝帶來直接的威脅。朱元璋憑着寬廣的胸懷,連方國珍降後都可以授他廣西行省左丞一職,更何況是這樣一個隻有虛名的韓林兒。是以,韓林兒之死隻可能有一種解釋:純屬廖永忠的個人行為,與朱元璋無關。

第二種觀點的可信度究竟幾何還很難說,但是韓林兒隻是一個徒有虛名的領袖,不可能對朱元璋登基稱帝産生影響倒是一個不争的事實。朱元璋當時憑借着自己的能力、實力和影響力,似乎也根本沒有必要去殺掉韓林兒,因為這樣做對當時的他而言,有百害而無一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