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揭秘:被日本狂虐,俄羅斯最恥辱的一次戰争失利

1941年4月13日蘇聯與日本簽訂了《日蘇互不侵犯協定》,可是明眼人都知道這隻是在巨大外部壓力下為了避免多線作戰、腹背受敵的兩個國家權宜之策,日蘇之間刻在骨子裡的不信任和深度仇恨在幾十年前的那場戰争中埋下沖突的種子。

曆史揭秘:被日本狂虐,俄羅斯最恥辱的一次戰争失利

日蘇互補侵犯協定

在明治維新之後迫切走上對外擴張道路的日本和沙俄圍繞着遠東的争奪日益白熱化,最終在1904年兵戎相見,通過數年打造原本被沙皇視為不可攻陷的旅順要塞在日本名将乃木希典的舍命沖鋒下艱難拿下,在為期329天的旅順戰役中俄國陣亡23000人,日軍先後投入了136000人,傷亡高達62000人,也算是對10年前旅順大屠殺的報應吧。

旅順要塞的陷落以及俄國太平洋艦隊主力被殲使日本聯合艦隊取得了制海權。沒有後顧之憂的日本陸軍随後昂首開進奉天,現在俄國挽救敗局的唯一希望,隻能寄托于由羅傑斯特文斯基海軍中将指揮的第二太平洋艦隊了。這支龐大的艦隊需要繞過好望角,駛過印度洋,朝着遠東猛撲過來,可惜等待他們的将是一個異常悲慘的結局。

曆史揭秘:被日本狂虐,俄羅斯最恥辱的一次戰争失利

日俄戰争漫畫

這是一場決定兩國國運的決戰。”如果日本獲勝,則日本就奠定了赢得日俄戰争最後勝利的基礎,一躍進入世界一流強國之列。如果俄國獲勝,就可以奪得日本海的制海權,切斷滿洲日本陸軍的補給線,俄國就将挽回頹勢并反敗為勝,使其日益衰落的國運重新獲得複蘇。

從出發地芬蘭灣到旅順港之間,沒有俄國的軍事基地,而中立國和俄國的盟友法國都沒有對其開放港口。整個航行過程中所需的多達50萬噸煤炭、超過30次的加煤基本上都要在公海上進行,想起那漫長的未來旅途,連羅傑斯特文斯基都感到不寒而栗。

在俄國艦隊東調的過程中,日本聯合艦隊也進行了決戰的充分準備。東鄉平八郎先是對艦艇進行維修保養,然後讓水兵休假以養精蓄銳。2月,全體人員歸隊,緊張的訓練演習随之展開,每天的炮術操練往往持續四五個小時,僅實彈演習就安排了八次。玩命的訓練使得開戰至今所消耗的炮彈已經超過了日本國内炮彈儲備的半數。 與日本人相反,由于缺乏彈藥補給,俄國人在航行中隻進行了兩次空彈演習。

5月14日,羅傑斯特文斯基率領由38艘艦艇、14000名水兵組成的俄羅斯艦隊離開芽富灣北上,奔赴最後的葬身之所。前面并非坦途。由東鄉平八郎率領的擁有40艘軍艦、18000名水兵的已經休整9個月的日本聯合艦隊,早已嚴陣以待。

根據俄國艦隊補給供應情況以及長途奔襲30000多公裡,急于進入海參崴軍港的迫切心情,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大将判斷,俄國艦隊很可能将通過對馬海峽直趨海參崴。

5月23日,羅傑斯特文斯基遇到了他出征以來的最大劫難——身體肥胖的艦隊副司令福克山少将病亡。對此,羅傑斯特文斯基的做法是嚴密封鎖消息,以免影響軍心。絕望的戰鬥于10時30分打響。對于這場幾乎沒有任何懸念的搏鬥,12分鐘之後,“尼古拉一世”号上升起了一面用白色桌布臨時改制的降旗。

曆史揭秘:被日本狂虐,俄羅斯最恥辱的一次戰争失利

對馬海戰

巡洋艦隊司令恩科維斯特少将率領“奧列格”号、“阿芙樂爾”号、“珍珠”号三艘巡洋艦一路南逃,最後跑到了菲律賓馬尼拉的美軍基地,随即被美軍解除武裝後扣留。“阿芙樂爾”号是必須逃出來的,要不怎麼在今後成為炮轟冬宮的名艦呢? 最牛的是“阿娜德爾”号,也不知從哪兒弄來的燃煤,竟然跨越印度洋,一口氣跑到了馬拉加西。

俄軍戰死人數達到5000多人,被俘6142人,突出重圍的隻有3000人左右。日軍隻損失了3艘魚雷艇,其中1艘還是自己觸礁沉沒的,陣亡117人、傷587人。從此以後,俄語中的“對馬”就變成了“滑鐵盧”一樣的代名詞,5月27日也就此成為日本的海軍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