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1:
2015年中國雲創能力分布

資料來源:阿裡研究院,阿裡雲,2015(本圖僅為示意圖,非真實地圖)
以省級地區為機關,全國雲上的創新效能與資源聚集在北京、廣東、浙江、上海四個地區,其消耗的雲計算資源、使用的資料規模、互動的網絡流量都遠高于其他地區,成為dt中國名副其實的“創新高地“,北京在雲計算力、資料規模、雲服務投資三方面遙遙領先,廣東省的雲應用創新與需求十分活躍,浙江省、上海各方面發展相對均衡;另一方面,江蘇、山東、福建、四川、河南的創新能力正在迅速崛起,本地大衆對雲應用的需求旺盛,推動雲計算的消耗量不斷上升。
2015年中國資料順逆差
資料來源:阿裡研究院,阿裡雲,2015
雲生态中各個應用的注冊資訊與通路資訊能夠表明服務使用者與服務開發者的所屬地區,而由此産生的雙向資料流量(雲吞吐量)展現出各地雲上創新的受歡迎程度、資料的商業熱度、雲基礎設施的計算價值,雲資料順逆差指數是各地區産業網際網路化、計算創新能力的标志性名額,如上圖所示,2015年度,資料逆差top3省份是江蘇、山東、河南,皆為人口大省,存在龐大的網際網路服務需求,是線上資料的産生者、雲服務的“進口地區”,而資料順差top3省市是北京、廣東、上海,具有科技實力強、人才積累雄厚、網際網路創業繁榮的地區,為全國提供豐富多彩的雲應用供給,是線上資料的服務方。
在網際網路計算經濟環境中,資料的不對稱性産生“勢能“,落差越大導緻資料流動的速度越快,潛在價值越高,
資料的供需雙方都能是以而受益,而雲平台正是網際網路上的”資料高地“,跨界資料互動、增值的搖籃。
作者:阿裡雲研究中心副主任 田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