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視訊加載中...
如果說剪刀和紙張是我們的生活用品
那麼對于路南區的剪紙非遺傳承人徐麗霞來說
這兩樣再平常不過的東西就是生活
是生命、是無法割舍的情懷……
讓我們一起走近
河北省民間工藝美術剪紙藝術家徐麗霞
聆聽她幾十年如一日的剪紙傳承路
今年59歲的徐麗霞有着很多身份:她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是河北省民間工藝美術剪紙藝術家,是路南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剪紙代表性傳承人,同時也是路南區稻地鎮範莊國小的一名剪紙特色課程教師。幾十年來,徐麗霞在剪紙藝術的世界中兢兢業業地耕耘着,練就了“葉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的剪紙技藝,也用剪紙寄托内心情感。
徐麗霞從兒時起便在母親的影響下學習剪紙,在一次次剪裁、一刀刀雕刻中慢慢掌握了剪紙工藝,她喜歡與剪紙融為一體的生活。隻要是她看到的,她都能把各種形象創作成剪紙作品。
幾十年來,徐麗霞傳承着母親的傳統剪子鉸花工藝,同時也在傳統的剪紙工藝上精益求精,将剪、刻、畫相結合,進行着紋理線條、花樣圖案和畫面内容的創新。
然而,她也時常被剪紙藝術的傳承問題所困擾:如何傳承?誰來傳承?首先就是要保護好民間剪紙老藝人的作品,讓後世人有所參照。
徐麗霞開始大量采風,她尋找民間剪紙老藝人,将他們的作品一一搜集保護起來,然而僅靠她一個人的力量,又如何能将這門古老的藝術很好的傳承下去呢?
就在她憂愁之際,路南區稻地鎮範莊國小的校長王秀清為剪紙藝術搭建了一個傳承平台。徐麗霞和校長王秀清經過一番商讨,決定以“練巧手,養習慣,剪出多彩人生”為理念,以“傳承民間藝術,弘揚民族精神”為宗旨,将剪紙這門民俗藝術引進校本課程,精心培育“剪紙新苗”。
從2005年剪紙特色課程的正式設立,到現在已然成熟的剪紙課程體系;從一年級學生入學時笨拙稚嫩的剪紙作品,到六年級學生畢業時生動細膩的創意設計,徐麗霞看到了剪紙藝術傳承的希望,也看到了剪紙藝術帶給一屆又一屆學生的影響。
如今在徐麗霞的悉心教導下,有的孩子已經可以獨立設計和制作出剪紙作品。這些發展、變化與傳承讓徐麗霞非常欣慰,她以剪紙寄深情,更用作品來鞭策自己,做一個“甘于奉獻、德行兼備”的剪紙傳承人。
徐麗霞有三個心願要去完成:第一,讓剪紙藝術後繼有人;第二,盡所能籌集保護民間老藝人的剪紙作品;第三,她想辦一個剪紙展覽,讓世人見證剪紙的美好。如果您看到了我們的這期節目有所觸動,不妨幫助徐麗霞搭建一個平台,完成她的第三個心願,一起為民間傳統藝術出一份力。
來源:路南釋出
- end -
唐山釋出(tangshanpress)
綜合整理出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以上圖檔版權均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