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土庫曼斯坦青年創作《新中國之歌》:用動畫短片緻敬峥嵘歲月

近日,在2021年度“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上海行”活動中,一個介紹新中國國歌誕生始末的短片引發了廣泛關注。這一短片是由土庫曼斯坦青年克麗絲創作的《新中國之歌》,自展映以來,在全社會引發巨大反響,不少觀衆紛紛給予好評。

“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于2011年創立,至今已經走入第11個年頭。“看中國”還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做出了延伸,創立了“看中華·港澳台青年影像計劃”。

一個外國青年為何選擇探尋新中國國歌背後的故事?日前,克麗絲與短片的其他主創人員共同分享了《新中國之歌》的創作曆程。

緣起

“這是一個完美的故事”

本次獲得廣泛關注的《新中國之歌》是2021年度“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上海行”活動的出色影片之一。該活動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會林文化基金主辦,上海大學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與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聯合承辦,來自不同國家的八名外方青年導演,在十七天的時間内,以“家庭、家園、家國”為主題,在中方志願者的一對一協助之下,最終完成了八部紀錄短片。

關于國歌的選題,最初由本次“看中國·上海行”的外方指導老師奧黛·阿瓦迪亞(odet abadia)提出,這也是她第二次參與“看中國”活動。奧黛已經在中國生活了将近十年的時間,對中國抱有深厚的感情,在去年疫情封鎖期間,平時忙碌于工作的奧黛意識到,她最喜歡的是研究有關中國的有趣故事,而這些故事不太為人所知。是以工作之餘,她開始在sinoledge——一個國外社交媒體頻道上寫專欄,通過視訊、文章和圖檔等多種多樣的方式講述中國的曆史。

土庫曼斯坦青年創作《新中國之歌》:用動畫短片緻敬峥嵘歲月

奧黛在展映儀式上發言

奧黛是在參觀上海電影博物館的時候偶然接觸到了國歌的故事。雖然當時隻是一個非常小的展覽,但當得知新中國的國歌其實是來自一部電影的配樂時,她的興趣立刻被激發起來,馬上展開了深入的研究。

她發現,新中國國歌的創作曆程比她原本預估的要更為引人入勝。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處于水深火熱之中,1934年,為了響應群眾抗日的呼聲,上海電通公司制作了影片《風雲兒女》。電影以主人公們在戰場上的激昂歌聲作結,這就是田漢作詞、聶耳作詞的《義勇軍進行曲》,後來被選作新中國的國歌。

奧黛表示:“我一直認為這是一個完美的故事。”但同時她也發現,身邊的很多中國朋友對這段曆史并不十分了解,是以今年探讨“看中國”選題的時候,她毫不猶豫地推薦了這個選題。

選擇

從不甚了解到熟稔于心

克麗絲·格裡戈良(kristina grigoryan)是《新中國之歌》的導演,她來自土庫曼斯坦,目前在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讀二年級,喜歡拍攝、旅遊、探索中國各地的文化特色。她的中方夥伴、影片的制片人田洪敏同樣來自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她們不僅是合作夥伴,也是同系的學姐學妹。克麗絲熟練的中文表達讓兩人的合作沒有任何溝通障礙,她們很快親近起來。

面對“國歌”這一選題,克麗絲和田洪敏既忐忑又興奮。忐忑在于,這個選題過于宏大,她們起初不知應當以怎樣的方式去呈現,興奮在于,在建黨百年的2021年,能夠以“國歌”為題做一部紀錄片,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是以,即便能力有限,她們也希望能夠努力将作品完成。

土庫曼斯坦青年創作《新中國之歌》:用動畫短片緻敬峥嵘歲月

克麗絲和田洪敏進行拍攝工作

為了更好地拍攝影片,她們付出了很多努力,走遍了國歌博物館、聶耳故居、聶耳音樂廣場、百代小樓、田漢廣場等各個相關曆史故地。“在拍攝過程中我掌握了很多資料,對中國曆史有了更充分的認識。我和制片人每天整理浩如煙海的資料,在上海街頭尋找國歌的足迹。”克麗絲說道。

雖然是外國青年,但經過紮實的資料搜集工作,克麗絲對拍攝選題越來越了解,她開玩笑地表示:“我現在能确定地說,我算得上‘半個’曆史專家了。”田洪敏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每次聽到《義勇軍進行曲》時,我的心中就會産生一種豪邁之情,仿佛回到了《國歌》誕生時戰火硝煙彌漫的30年代的中國。”

制作

定格動畫形式趣味橫生

由于影片的特殊性質,導演與制片人沒有辦法得到更多的影像資料,是以她們選擇對曆史事實進行闡述。在奧黛的建議之下,她們轉變叙述視角,從聶耳、田漢轉移到劉良模、保羅·羅伯遜等對《義勇軍進行曲》在世界範圍内傳播起到關鍵作用的人士身上,進而突出《義勇軍進行曲》的國際影響力。

然而對于年輕觀衆來說,這類充滿曆史細節和古老影像的紀錄片總是略顯枯燥,如何讓影片變得有趣是該影片創作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和奧黛老師商量過後,她們決定以定格動畫的方式對資料進行整理、裁剪、聚焦、拍攝、檢查,用大量的照片、動畫圖案,一幀幀地讓曆史資料動起來,使影片更為生動。

土庫曼斯坦青年創作《新中國之歌》:用動畫短片緻敬峥嵘歲月

《新中國之歌》視訊片段

也正因為影片的素材大多是照片,克麗絲需要對一千多張照片進行細節修複,影片中的那雙手也是克麗絲多番調整才拍攝完成的。定格動畫的拍攝比普通紀實片的拍攝難度增加了數倍,在影片制作過程中,奧黛給予了諸多支援,包括提供拍攝場地、仔細核查曆史資料,并親自協助拍攝。

展映

緊張與忐忑,欣慰與欣喜

展映式上,《新中國之歌》被安排在壓軸出場,克麗絲和田洪敏非常緊張。田洪敏表示,雖然定格動畫能夠帶來豐富的視覺體驗,但是也增加了太多不确定性:“從螢幕上看到我們的片子其實是很緊張的,因為我們的片子是定格動畫,如果播放器出現問題,畫面可能會卡住。”

土庫曼斯坦青年創作《新中國之歌》:用動畫短片緻敬峥嵘歲月

克麗絲和田洪敏在展映儀式上發言

所幸,展映儀式得以順利進行,《新中國之歌》最終收獲大量好評。有觀衆表示,該影片是她近期看過最好的短片之一。“影片涉及國歌的曆史,難以進行實地拍攝,甚至影像資料都很少,更多的是圖像和文字。但定格動畫就瞬間把這個非常宏大的主題具象化了,很脫俗也很聰明。”也有觀衆表示:“影片中的許多曆史事件不為人熟知,很多細節中國人也不了解。印象很深的是影片提到這首歌在美國被一個著名的黑人歌手傳唱,是以歌曲在世界範圍内得到廣泛傳播,而這些是我們不知道的。”

在新中國成立72周年之際,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中國對外書刊出版發行中心(國際傳播發展中心)、上海大學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深圳雅文教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推出《新中國之歌》這部短片,希望讓更多人了解新中國國歌背後蘊含的精神力量,激發人們内心深處的家國情懷和對祖國的豪情壯志。

采寫:南都記者 王靖豪

實習生:張景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