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土库曼斯坦青年创作《新中国之歌》:用动画短片致敬峥嵘岁月

近日,在2021年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上海行”活动中,一个介绍新中国国歌诞生始末的短片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短片是由土库曼斯坦青年克丽丝创作的《新中国之歌》,自展映以来,在全社会引发巨大反响,不少观众纷纷给予好评。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于2011年创立,至今已经走入第11个年头。“看中国”还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做出了延伸,创立了“看中华·港澳台青年影像计划”。

一个外国青年为何选择探寻新中国国歌背后的故事?日前,克丽丝与短片的其他主创人员共同分享了《新中国之歌》的创作历程。

缘起

“这是一个完美的故事”

本次获得广泛关注的《新中国之歌》是2021年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上海行”活动的出色影片之一。该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会林文化基金主办,上海大学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与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承办,来自不同国家的八名外方青年导演,在十七天的时间内,以“家庭、家园、家国”为主题,在中方志愿者的一对一协助之下,最终完成了八部纪录短片。

关于国歌的选题,最初由本次“看中国·上海行”的外方指导老师奥黛·阿瓦迪亚(odet abadia)提出,这也是她第二次参与“看中国”活动。奥黛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对中国抱有深厚的感情,在去年疫情封锁期间,平时忙碌于工作的奥黛意识到,她最喜欢的是研究有关中国的有趣故事,而这些故事不太为人所知。所以工作之余,她开始在sinoledge——一个国外社交媒体频道上写专栏,通过视频、文章和图片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讲述中国的历史。

土库曼斯坦青年创作《新中国之歌》:用动画短片致敬峥嵘岁月

奥黛在展映仪式上发言

奥黛是在参观上海电影博物馆的时候偶然接触到了国歌的故事。虽然当时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展览,但当得知新中国的国歌其实是来自一部电影的配乐时,她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马上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她发现,新中国国歌的创作历程比她原本预估的要更为引人入胜。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934年,为了响应民众抗日的呼声,上海电通公司制作了影片《风云儿女》。电影以主人公们在战场上的激昂歌声作结,这就是田汉作词、聂耳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选作新中国的国歌。

奥黛表示:“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完美的故事。”但同时她也发现,身边的很多中国朋友对这段历史并不十分了解,因此今年探讨“看中国”选题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这个选题。

选择

从不甚了解到熟稔于心

克丽丝·格里戈良(kristina grigoryan)是《新中国之歌》的导演,她来自土库曼斯坦,目前在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读二年级,喜欢拍摄、旅游、探索中国各地的文化特色。她的中方伙伴、影片的制片人田洪敏同样来自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她们不仅是合作伙伴,也是同系的学姐学妹。克丽丝熟练的中文表达让两人的合作没有任何沟通障碍,她们很快亲近起来。

面对“国歌”这一选题,克丽丝和田洪敏既忐忑又兴奋。忐忑在于,这个选题过于宏大,她们起初不知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去呈现,兴奋在于,在建党百年的2021年,能够以“国歌”为题做一部纪录片,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因此,即便能力有限,她们也希望能够努力将作品完成。

土库曼斯坦青年创作《新中国之歌》:用动画短片致敬峥嵘岁月

克丽丝和田洪敏进行拍摄工作

为了更好地拍摄影片,她们付出了很多努力,走遍了国歌博物馆、聂耳故居、聂耳音乐广场、百代小楼、田汉广场等各个相关历史故地。“在拍摄过程中我掌握了很多资料,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充分的认识。我和制片人每天整理浩如烟海的资料,在上海街头寻找国歌的足迹。”克丽丝说道。

虽然是外国青年,但经过扎实的资料搜集工作,克丽丝对拍摄选题越来越了解,她开玩笑地表示:“我现在能确定地说,我算得上‘半个’历史专家了。”田洪敏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每次听到《义勇军进行曲》时,我的心中就会产生一种豪迈之情,仿佛回到了《国歌》诞生时战火硝烟弥漫的30年代的中国。”

制作

定格动画形式趣味横生

由于影片的特殊性质,导演与制片人没有办法得到更多的影像资料,所以她们选择对历史事实进行阐述。在奥黛的建议之下,她们转变叙述视角,从聂耳、田汉转移到刘良模、保罗·罗伯逊等对《义勇军进行曲》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士身上,从而突出《义勇军进行曲》的国际影响力。

然而对于年轻观众来说,这类充满历史细节和古老影像的纪录片总是略显枯燥,如何让影片变得有趣是该影片创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和奥黛老师商量过后,她们决定以定格动画的方式对资料进行整理、裁剪、聚焦、拍摄、检查,用大量的照片、动画图案,一帧帧地让历史资料动起来,使影片更为生动。

土库曼斯坦青年创作《新中国之歌》:用动画短片致敬峥嵘岁月

《新中国之歌》视频片段

也正因为影片的素材大多是照片,克丽丝需要对一千多张照片进行细节修复,影片中的那双手也是克丽丝多番调整才拍摄完成的。定格动画的拍摄比普通纪实片的拍摄难度增加了数倍,在影片制作过程中,奥黛给予了诸多支持,包括提供拍摄场地、仔细核查历史资料,并亲自协助拍摄。

展映

紧张与忐忑,欣慰与欣喜

展映式上,《新中国之歌》被安排在压轴出场,克丽丝和田洪敏非常紧张。田洪敏表示,虽然定格动画能够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但是也增加了太多不确定性:“从屏幕上看到我们的片子其实是很紧张的,因为我们的片子是定格动画,如果播放器出现问题,画面可能会卡住。”

土库曼斯坦青年创作《新中国之歌》:用动画短片致敬峥嵘岁月

克丽丝和田洪敏在展映仪式上发言

所幸,展映仪式得以顺利进行,《新中国之歌》最终收获大量好评。有观众表示,该影片是她近期看过最好的短片之一。“影片涉及国歌的历史,难以进行实地拍摄,甚至影像资料都很少,更多的是图像和文字。但定格动画就瞬间把这个非常宏大的主题具象化了,很脱俗也很聪明。”也有观众表示:“影片中的许多历史事件不为人熟知,很多细节中国人也不了解。印象很深的是影片提到这首歌在美国被一个著名的黑人歌手传唱,所以歌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而这些是我们不知道的。”

在新中国成立72周年之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上海大学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深圳雅文教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推出《新中国之歌》这部短片,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新中国国歌背后蕴含的精神力量,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和对祖国的豪情壮志。

采写:南都记者 王靖豪

实习生:张景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