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請客吃這麼豪華的,估計隻有這裡了!「博物館傳奇」

博物館傳奇·第四季

請客吃這麼豪華的,估計隻有這裡了!「博物館傳奇」
請客吃這麼豪華的,估計隻有這裡了!「博物館傳奇」

在揚州的大街小巷轉悠,不經意間就能碰到一處鹽商的住宅,大的有汪氏小苑、汪魯門鹽商住宅,還有一座著名的個園,它們現在已成鹽商文化陳列展示館。設想100多年前,這些鹽商大宅門裡究竟是一副什麼樣的生活場景?推杯交盞之間最能說明一切了。

請客吃這麼豪華的,估計隻有這裡了!「博物館傳奇」

揚州茶館

有這麼一句話,描繪出當時揚州的城市生态,叫“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早上茶館喝早茶,晚上泡澡下澡堂,泡澡堂還要修腳,揚州的澡堂子,三把刀名揚天下,也成為許多揚州平民百姓的謀生手段。這是有閑人的生活。正因為揚州有鹽商,養活了一批閑人。

吃早茶,是序幕,揚州的飲食文化是著名的維揚菜。是鹽商,将維揚菜推到極緻,現在人們津津樂道的紅燒獅子頭,拆燴鲢魚頭,扒豬頭,以及大煮幹絲,劃鳝糊,生炒甲魚等等,隻是九牛一毛,在當時有的隻是酒席宴上的外圍菜。

揚州鹽商請客有一套極其複雜的流程:

請客吃這麼豪華的,估計隻有這裡了!「博物館傳奇」

揚州早茶

客人到場,餐桌上每位必放一張今日菜單,很精緻,吃完後,客人按照禮貌必須帶走,大概相當于記住我請你吃什麼,下次你請我得照着來的意思。然後回家,要讓自己傭人送一張回谏,表示感謝。今天在舊書市場裡還能找到清朝鹽商請客的菜單。

先說客人到後,如果地位低,主人在門内迎客,如果地位高,主人必須出大門迎客,并開大門請進。

接着先請到水榭或鄰水的軒敞客廳獻茶,喝茶的對面,隔着水面必定是一個戲台,上面有家養的昆曲班子在清唱。

請客吃這麼豪華的,估計隻有這裡了!「博物館傳奇」

喝茶并不是今天的清茶,而是藕粉、杏酪、或果茶、或鐵觀音加江西小桔餅,南棗,桂圓肉,橄榄和花生米泡茶,當然最常見還是蓋碗八寶茶,裡面有白糖或冰糖、枸杞、紅棗、核桃仁、桂圓肉、芝麻、葡萄幹、蘋果片等,茶可以任意選擇。

喝茶配茶食,一般包括:四幹果,四鮮果,四點心,号稱十六碟。其實喝茶吃茶食的人很少。喝茶有兩個作用,一個是等客人到齊入席,一個是交換情報,誰賺誰賠,誰升官,誰倒黴等等。

請客吃這麼豪華的,估計隻有這裡了!「博物館傳奇」

待客人到齊,按主次入席。

席位上的味蝶有四種,分别裝醬油,紅醋,酸梅醬,甜蜜。

一席為一個大圓桌,中間一個擺盤。鹽商請客,中間擺盤用的是彩拼,也即用醬牛肉,香菇,雞蛋,莴筍等等食材拼成讨彩的圖案,例如福祿壽三星報喜,松鶴延年等等。當然可以吃,不過一般沒人吃,就是看看。

請客吃這麼豪華的,估計隻有這裡了!「博物館傳奇」

擺盤周圍是圍碟,四周十六個圍碟,包括八冷葷,八素菜。有趣的是,這些圍碟菜,在揚州鹽商宴席上是看的菜,而現在宴席上卻是主力菜。比如蒜香排骨、

酥炸鲫魚、油爆河蝦、糟醉蛏子、烤乳豬皮,還有素碟麻油幹絲、什錦烤麸等,烤麸就是油炸面筋。毛主席到上海去,在錦江飯店吃到什錦烤麸,贊不絕口,當時的市委書記柯慶施就把這個廚師調到北京,這位大廚在紅牆内是以渡過一段悠悠歲月,他的拿手菜就是買面粉做面筋,然後做什錦烤麸。

與現在用涼菜下酒不同,那時涼菜也是看的,并不吃,頂多當零食混混嘴,盡管這些涼菜味道不錯,水準很高。

請客吃這麼豪華的,估計隻有這裡了!「博物館傳奇」

真正下酒的是酒菜。廚師都知道“酒怕牛肉飯怕魚”這個原則,是以酒菜一般都要安排口感有嚼頭,味道濃烈的菜,例如牛肉;而下飯菜,反而要安排清淡鮮美的菜,例如魚。

酒菜一般是八熱菜,例如挂爐烤羊,蜜汁火方,酒炙牛肉,鹽焗乳鴿,蜂蜜燒鵝,紅燒蹄筋,紹酒鴨胗,醬焖魚嘴。

酒就是紹興黃酒燙熱上桌。

喝酒完畢,先上一品鍋,這是一巨大砂鍋,冬季下面還要用炭火保溫。一品鍋包括母雞、母鴨、魚圓、肉圓、蝦圓、鱿魚、蹄筋、鴿蛋、筍片、香菇等等,用高湯煨制到軟爛,主要提供開胃的湯,每人一小碗足矣,是為了把酒菜的濃烈去除,為下面欣賞主菜清場。

主菜是六大碗,包括黃焖魚翅,溏心鮑魚,冰糖熊掌,蔥燒海參,白汁魚肚,紅燒官燕。名副其實的山珍海味。在上紅燒官燕或清湯燕菜前,給每位客人送一小杯清茶,一般是用龍井茶或太平猴魁泡的淡茶,請你漱口。因為這道菜鮮美醇酽,非淨口後,則不能更好地體味其妙處。

主菜吃完,上飯菜,飯菜一般是八熱炒,當然也有十六熱炒的。

請客吃這麼豪華的,估計隻有這裡了!「博物館傳奇」

飯菜強調鮮嫩,入口即化,香濃豐腴。是以經常用的是河鮮,偶爾用點海鮮。在清朝揚州鹽商家廚們意氣風發的時代,淮揚菜裡面,海鮮地位不如河鮮。

典型的下飯菜例如有姜蔥炒帶子,腐乳炒蝦仁,黑椒炒甲魚裙邊,螃蟹豆腐,酸湯鱿魚,紅燒鳝段等等。

飯菜上完,就該上素菜了,素菜一般是六熱炒,例如油焖春筍,鮑汁雙菇,素燒雙冬,上湯苋菜,奶湯蒲菜,雞油絲瓜等等。上湯苋菜,鹽商請客的苋菜,隻用嫩芽(所謂雀舌),一碗上湯苋菜,大概要用兩百多斤苋菜才行,那時不像現在要放什麼皮蛋和鹹鴨蛋小丁,直接用高湯煮一下,調入鹽和胡椒粉,撒上油炸金黃的蒜蓉,撒蔥花即可上桌。鮮嫩清甜,爽口爽心。

素菜吃完,就該上主食了。主食一般隻上點心,可以想象前面幾十道菜吃下來,的确沒人有胃口可以再吃大碗米飯和面條了。主食是每人四小碗點心,一個小的水晶包子,一個小蟹黃燒麥,兩個蝦仁煎餃,兩個魚湯馄炖。

請客吃這麼豪華的,估計隻有這裡了!「博物館傳奇」

宴席一般不主動提供米飯,但是如果不吃點心,或者點心吃不飽,可以申請要米飯,米飯一般是桃花飯,也即蝦仁炒飯,每一粒米都炒得晶瑩剔透,焦香撲鼻,蝦仁鮮嫩,再放一點蕃茄醬點綴,象桃花泛濫一樣,是以叫桃花飯。吃飯時,每人面前放四碟小菜,一般是糖醋甘露,醬腌青瓜,爽脆蘿蔔,冰糖藠頭。

吃完點心或飯後,進入收官階段,一般是先來爽口湯,爽口湯一般是清湯,例如蘑菇雞湯。

爽口湯後,一般會上甜品,揚州鹽商上的甜品豐富多彩,一般會上四小碗,其中一定有冰糖蓮子銀耳羹,冰糖哈什螞,另外的看季節,例如有時會上酪,根據季節不同,可能是棗泥+牛奶做的栆酪,也可能是花生核桃+牛奶做的花生核桃酪,有時會上蛋糕,有時會上西米露,有時會上酒釀元宵等等。總之會湊滿四碗。

水果拼盤,一般根據季節,例如現在初秋,餐後水果大多數應該就是哈密瓜,葡萄,水蜜桃等等。

送客清茶,一般是碧螺春。不過也有鹽商喜歡六安瓜片。這個根據個人喜好。喝清茶時,也是暗示客人該走人的時候了,所謂端茶送客。

請客吃這麼豪華的,估計隻有這裡了!「博物館傳奇」

揚州鹽商極喜歡請客,有的人是一天請幾波,自己一晚上不斷轉台,有的人幹脆天天開流水席,有的人是讓自己養的幾個家廚團隊每日做菜pk,打擂台,請客人自由品嘗,評價。正所謂争奇鬥豔。這也就是鹽商錢多沒處花,才練出淮揚菜江湖地位。

揚州鹽商的吃喝風,可以說是驕奢淫逸,常說到的典型人物有一位是乾隆年間揚州鹽商黃均泰。

揚州蛋炒飯現在是招牌飯。黃均泰吃的一碗蛋炒飯要保證每粒米都百分之百的完整,又必須粒粒米全部分開,還必須每粒米都泡透蛋汁,外呈金黃,内芯雪白。配這碗飯的要有百魚湯,包括鲫魚舌、鯉魚白、鲢魚腦、斑魚肝、黃魚膘、鲨魚翅、鼈魚裙、鳝魚血、鳊魚劃水、烏魚片等等,成本五十兩銀子,按照現在購買力,要人民币上萬元還不止。

請客吃這麼豪華的,估計隻有這裡了!「博物館傳奇」

揚州炒飯

鹽商的奢靡之風也影響到整個市風,當時揚州一帶的鹽商,“富者以千萬計”,财産在100萬兩銀子以下的都不入流,隻能算是“小商人”。揚州鹽商普通一個家丁掙的錢也足夠養活一大家子,導緻揚州“盛産”大量閑人,沒有工作,無所事事,于是“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茶館和澡堂子也是以成為服務性産業,養活了一方百姓,再有揚州百姓出門闖生活,把揚州的茶館、澡堂和三把刀帶到全國,甚至帶到了海外。

(部分資料摘編自《輕芒雜志·末世的奢靡:揚州鹽商怎麼請客》)

請客吃這麼豪華的,估計隻有這裡了!「博物館傳奇」

作者 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