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華上下五千年,是從神話時代為啟始,悠悠之歲月,塵封了上古神秘的東方文明,孕育至今,以成就華夏民族的璀璨與輝煌。而立身當世,人們總有兩個延伸線,一則遠眺,是通往無限探索的未來,一則回首,是延向古老文明的脈絡源起,有往有來,便可給予當下的立身一個廣闊無垠的思考次元。
在即将開播的國漫番劇《搜玄錄之宸靈紀》(以下簡稱宸靈紀)開篇,出現着十六個書法字:

『神阙晦光,衆生始昌,心無所宰,以何為彰?』
這便始于《宸靈紀》對傳統文化的一則诠釋。
(伏羲女娲)
太古歲長,多少神話實則是孕育文明的美喻。傳說中的女娲補天造人,伏羲創八卦制瑟樂,都是中華上古始祖先民,勇于開拓,智慧進取的精神凝聚升華,付之以神話,根植于民間,使這種精神流傳後世,激勵後人不忘初心,這,便是神話中的人文之道。而國漫番劇《宸靈紀》的創作初衷,正是對中華文明神話之人文内涵,在動漫創作全新視角的一次闡揚與诠釋。
《易經》贲卦的象辭上講:“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是“文明“一詞最早的文獻出處,也由此标志了人類文明時代與野蠻時代的差別。文明的出現,使人類逐漸擺脫野蠻與矇昧,開啟了社會層面、國家層面的進化。其中,我們都知道的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國。除了中國,其他三個都出現過斷層、被野蠻文明取代、同化,直至最後滅絕。隻有中華文明是人類曆史上唯一沒有中斷的五千年的文明。
其實,四大古國都創造出了十分璀璨的文明,也曾被外來的族群入侵分裂,當中消失的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三國文明在被外來的族群入侵之後,就徹底崩潰了,憑什麼隻有中國文明一直延續下去,成為了唯一的例外?這也是衆人不斷求學與探索的問題。
《宸靈紀》之中的主要舞台『靈州大陸』,正陷入天下大亂,諸侯分崩離析、各自明争暗鬥的混亂局面,人們似乎早已忘記了昔年靈州先祖衆神建立富饒國度的初心,諸侯貴胄為争奪天下權柄,不惜掀起席卷靈州的『九郢之亂』,最終導緻天子落難,兵連禍結,生靈塗炭,而在亂世之際,一群少年英傑立志匡扶天下,撥亂反正,救萬民于水火,進而譜寫了一段曆盡萬難統一靈州的奇幻史詩……
所謂飲水思源,太多中華文明的上古傳說,如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多是傳告後人,是以有福蔭托庇,是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開拓進取與不懈建立,才有了後世的繁華似錦,此種精神源泉不應枯竭,而另一角度,更是看到傳承不息的傳統文化,已成為中華文明的血脈,連接配接着古往與今來。
傳說燧人傳火,倉颉造字,始有中華文明之源起,作為世界上僅存的古老文明之一,中國文化久經滄桑卻甯靜緻遠,始終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從秦朝統一文字度量衡至今,曆數千年始終不斷承繼,薪火相傳。
作為泱泱大國的中國,曆史上自然也是不斷經受着外族入侵的,比如西晉五胡亂華時代,匈奴、氐、羯、羌、鮮卑先後進入中原,還有之後契丹人建立遼國,女真建立金國,蒙古人建立元朝等等,這些少數民族統治中原時間長達幾百年之久,但即便如此,中華文明仍然不曾出現斷層,因為少數民族在入侵的過程中完全被中國文明吸引融入了,他們的加入不僅沒有消磨中國文化,反而使中國文化變得更豐富。同時,他們的文化也成為了中華文明的一部分。這也證明了中華文明的強大和包容性,它的生命力與感染力注定要源遠流長。
在番劇《宸靈紀》故事中,世人忘卻了上古傳承的大道源流,隻知其術,不知其道,進而導緻了天下大亂,兵燹不息,最終衆人醒悟,從亂世中找回初心,結束亂局,讓靈州恢複安定統一。
之前總聽到人說,中國人是沒有信仰的,但對中國人來說,我們的祖先,我們的文字,我們的文化與文明,這些就是我們的信仰,我們的初心。縱觀曆史,隻有找到共同的初心,國家才能走向富強繁榮,最終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正如導演王家衛在《一代宗師》中所說,『不能隻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先民開拓精神的秉持,優秀文化傳統的承揚,便是『心之所宰,文之以彰。』而全新國漫《宸靈紀》,站立于中華文明精神傳承的大視角,也将呈現出一部屬于中國動漫粉絲的奇幻史詩氣象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