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25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釋出消息:内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原副廳級檢查員劉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從履曆上看,劉文是内蒙古本地人,早年在工程建設系統工作,曾任内蒙古自治區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總站站長,2011年進入紀檢系統工作,曾任内蒙古自治區紀委派駐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紀檢組副組長,内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副廳級檢查員等職,并且已經在2018年11月退休。
劉文被查,充分反映了當地對紀檢監察系統“内鬼”的查處力度,也是對“燈下黑”現象的有力打擊。近段時間,内蒙古自治區的強力反腐動作引發了各界高度關注,這顯然離不開當地紀委監委的努力。“打鐵還需自身硬”,也是紀檢監察機構對幹部的基本要求。
“海運倉内參”(id:hycplb)注意到,近年來,全國多地紀檢監察部門都在嚴查所謂的“燈下黑”現象,已經有不少與此有涉的問題官員受到查處。
2019年9月24日,陝西省鹹陽市委原常委、市紀委原書記、市監委原主任權王軍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
經查,權王軍違反政治紀律,對黨不忠誠、不老實,政治品行惡劣,以極端方式對抗組織審查,不按規定參加民主生活會,不組織理論中心組學習;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收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禮品、禮金,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旅遊;違反組織紀律,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個人決定重大事項,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不按要求報告個人去向,不如實填寫個人檔案資料,在職務晉升、崗位調整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利用職權對他人打擊報複;違反廉潔紀律,搞權權交易、權色交易;違反群衆紀律,為涉黑涉惡人員提供保護;違反工作紀律,洩露審查調查案情,違規處置案件線索;違反生活紀律,貪圖享樂,追求低級趣味。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涉嫌受賄犯罪;财産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差額巨大,不能說明來源,涉嫌巨額财産來源不明犯罪;濫用職權緻使公共财産造成重大損失,涉嫌濫用職權犯罪。
如此多的問題,不僅說明權王軍作惡多端,也說明當地政治風氣急需修複。一名紀檢幹部大搞腐敗,不僅是極其嚴重的個人問題,也會對任職機關與所在地區的政治風氣造成損害。從相關案例可以看到,一些紀檢幹部收了不法分子的好處,不僅不能公正合理地調查案件,反而對違紀違法行為主動包庇,足見這種人的危害性之大。
進入2020年,紀檢監察系統清理類似問題的力度不斷加大。9月22日,中國農業銀行陝西省分行原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行長程錦前被開除黨籍。10月2日,中央巡視組原副部級巡視專員董宏被查。11月20日,四川省紀委原正廳級紀檢監察員楚明被查。對于此類問題,紀檢監察部門早就三令五申,明确要求各級紀檢幹部都必須堅守初心,恪盡職守,決不能越雷池半步。
在這個問題上,各地有關部門都采取了多種舉措。今年1月,安徽省紀委監委以案為誡,印發胡洪濤、方衛星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通報,用身邊人身邊事講好紀律故事,開展警示教育,引導全省紀檢監察幹部深刻汲取教訓。
不久之前,雲南省紀委監委也修訂了《雲南省紀檢監察幹部監督工作暫行辦法》《雲南省幹預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報告備案規定》等檔案,堅持刀刃向内,嚴格防控“燈下黑”現象的出現。
天津市則在今年11月召開了紀檢監察系統警示教育大會,全市3100餘名紀檢監察幹部以“主會場+分會場”視訊會議方式,一同觀看專題片《打鐵必須自身硬》,接受了重要的警示教育。
作為與腐敗現象作戰的“主力軍”,紀檢監察幹部自身的操守,是抵擋腐敗問題的一道重要“防線”。一旦這道“防線”失守,後果不堪設想。為此,廣大紀檢監察幹部還應潔身自好,如果有人與腐敗分子沆瀣一氣、同流合污,等待着他們的必然是黨紀國法的懲戒。
資料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山東省紀委監委網站等
編撰 / 黃帥 編輯 / 楊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