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的《閃靈》或許不是影史最佳恐怖片,但斯坦利·庫布裡克所創造的恐怖,後人隻能夠模仿,卻不能夠複制。一般的恐怖片是視覺上的恐怖,這部電影則是精神上的恐怖。
羅伯特·德尼羅曾經是庫布裡克考慮的男主角人選之一,但遭到小說原著作者斯蒂芬·金否決。沒演成的德尼羅之後看完成片,他聲稱是以做了一個月噩夢。
多年以後,華納敢拿《閃靈》來拍續集着實勇氣可嘉。
不用等到原定的2020年,續集電影《睡夢醫生》定檔2019年11月8日。同樣改編自史蒂芬·金創作的同名小說,卻沒有了庫布裡克,沒有了傑克·尼科爾森,“閃靈”還能夠再現嗎?
故事将會聚焦《閃靈》男主角傑克的兒子丹尼,他具有一種名為“閃靈”的超自然能力,通俗來說就是可以“通靈”。利用這種能力,他在一家養老院裡工作,幫助臨終病人順利走完最後的人生旅途。
一名叫艾布拉·斯通的女孩打破了他甯靜的生活。艾布拉也擁有“閃靈”能力,似乎還預測到了911事件。
丹尼還發現一個邪教頭目以擁有通靈能力的孩子為食,他覺得他保護要艾布拉。不過艾布拉的閃靈能力比想象中要強大,不知不覺之中,丹尼的童年噩夢也逐漸蘇醒。
《閃靈》中的小丹尼由丹尼·勞埃德飾演,可惜這位童星已經早早退出影壇,原因是他本人并不想當演員。
雖然《睡夢醫生》的時間線是《閃靈》的大約40年後,丹尼·勞埃德年齡和角色是同步的,但他本人早已不是觀衆心目中的形象,多年沒有演戲,就算他有意複出,也很難找到當演員的感覺了。
是以還是找經驗豐富的演員比較靠譜。
伊萬·麥克格雷仿佛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他依靠《猜火車》成名,那個改邪歸正的吸毒少年風騷迷人。
千禧年前後主演《星戰》前傳三部曲,成為經典反派達斯·維達的導師歐比旺。
成名之後的他選擇了一條更偏商業片的路線,卻依然不乏口碑優異的作品。例如《黑鷹墜落》,《大魚》,都是他主演的高分電影。
近年他并沒有完全退居二線當配角,依然不乏有其主演的電影上映。
《猜火車2》連同前作主演強勢回歸,不知賺了多少影迷的眼淚。
2018年真人版小熊維尼《克裡斯托弗·羅賓》,與“卡特特工”海莉·阿特維爾當了回夫妻。
《睡夢醫生》無疑成為了他2019年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他肩負重任,人們難免會拿他和傑克·尼科爾森比較。這是一件好事也是壞事。壞的是經典很難超越,就算他發揮出色,導演掉鍊子也不行;好的是能與“奧斯卡之王”對比,他可以化壓力為動力,奉獻出一次驚人的演出。
多年來他從未提名過奧斯卡,這次檔期又合适頒獎季,如果電影的品質令人驚喜,他能補償自己,也能補償《閃靈》當年沒有奧斯卡提名的遺憾。
前來輔助他的配角有近來通過《碟中諜》系列走紅的麗貝卡·弗格森,扮演反派邪教教主。《黑衣人:全球追緝》的三手女外星人之後,很快又可以看到這位美娘子啦。
口碑童星雅各布·特倫布萊也在演職員名單之列,看過《房間》和《奇迹男孩》都應該知道,他的顔值和演技都是好萊塢一線級别的。
任務最艱巨的導演職位,華納找來了恐怖片專業戶邁克·弗拉納根。這位導演是比較全能的電影人,除了導演,編劇、剪輯、視覺效果都是他拿手的技術。
不過他以往的作品似乎都比較平庸,沒有特别亮眼的作品,評分也普遍在6分的水準。
邁克·弗拉納根在接受時光網專訪時表示,我從小的時候就是史蒂芬·金的狂熱粉絲,又十分崇拜斯坦利·庫布裡克,能接受這個項目,那是無比興奮、開心、緊張、可怕和不可思議的。
但系激動還激動,他必須得拿出真本事才行。
從首款預告中可以看到,他把《閃靈》的畫面做了還原緻敬,也就是說不否認庫布裡克的設定,《睡夢醫生》确實是一部續集電影。
“如果說《閃靈》是關于成瘾的,那麼《睡夢醫生》則是關于康複的。”邁克·弗拉納根的這句話更加能說明,主題可能會不同,故事肯定是聯系比較緊密的。
當年庫布裡克對史蒂芬·金的原著做了非常多的改動,現在邁克·弗拉納根又說要忠于原著,操作起來是難上加難。
關于《閃靈》的解讀有千種萬種,有人從中看出勞動者與階級分化的社會問題,有人說是探讨人類的精神問題,有人說這是用一個男人的自我毀滅,來影射美洲印第安人被屠殺的血淚史。
庫布裡克自己在談到電影的時候就說過,他自己相信有超自然能力的存在,是以“閃靈”并不是一種幻覺。
庫布裡克的電影雖常常超出現實,但又有一定的科學依據,閃靈能力可以看作是人類的一種第六感,如今科學也無法給出合了解釋,無法解釋,那庫布裡克就可以加點天馬行空的想象進去了。
諾蘭繼承了庫布裡克的“現實派”作風,隻有科學無法解釋的,他才會加入超現實的想象。
《睡夢醫生》可能不會如此。
預告裡的超自然能力直接做了電腦特效,似乎變得有些奇幻的味道。這是有些讓人擔心的一點。
邁克·弗拉納根崇拜庫布裡克是一回事,能延續庫布裡克電影的精神是另外一回事。
空有庫布裡克的鏡頭配樂,卻沒有其核心靈魂,《睡夢醫生》可能隻會淪為一件可憐的附屬品。
世上再沒有第二個庫布裡克。這句話一點也沒誇張。
既然如此,與其死皮賴臉地想玩出庫布裡克的感覺,倒不如選擇從史蒂芬·金原著的核心出發。
做一部“史蒂芬·金改編”電影,比做一部庫布裡克續集電影,明顯要舒服多了。
放縱是青春的迷幻劑,自由卻是人們的天性。——《猜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