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這裡是江漢路
北起解放大道循禮門,南至沿江大道江漢關,1600餘米的步行街,沉澱着百年的曆史滄桑。
古樸又新潮,商業亦市井,開放且包容。
你好,這裡是江漢路。
那些關于我的過去
江漢路步行街初興于清末,得名于1927年。
起初這裡名為廣利巷,隻是紳商集資開辟的一條狹窄人行土路。
英國在漢口強辟租界後,為發展商貿,拓寬廣利巷。并以“對外忍讓,唯求太平”之意改名“太平街”。
此後,英租界工部局又與“地皮大王”劉歆生達成協定,填埋窪地,修建了歆生路,并納入英租界範圍。
彼時,百年商業老街的曆史就已拉開序幕。
1927年,我國收回漢口英租界,太平街和歆生路也就此合并,以街頭的江漢關而得名“江漢路”。
街頭建築博物館
穹頂塔亭開敞,高低錯落有緻,街頭各種差別于中式風格的老建築,陪伴江漢路曆經了百年風雨。
現代主義風格的中國實業銀行大樓和四明銀行漢口分行舊址皆出自建築大師盧镛标之手。
左右滑動欣賞老建築風采
現代風格古典主義的中南銀行舊址、西方古典主義風格的中國銀行、古羅馬風格的日清洋行……
各級優秀曆史建築林立,說這裡是武漢二十世紀建築博物館毫不誇張。
老裡份聚集地
裡份是武漢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群落,也是近百年民居文化的縮影。
19世紀末漢口開埠,商業發展迅速,人口激增,西方建築手法與技巧沖擊着本土的中式建築風格,裡份開始形成。
鄰近通商口岸的江漢路也成了裡份分布最為集中的地方。
如今,江漢路的老裡份依舊保留着老漢口的市井生活氣息,自帶年代感的磚木房也包容着各式新潮小店個性發展。
老字号的寶貴财富
不少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老字号,如今依舊默默堅守在江漢路,傳遞着獨特的武漢魅力。
老通城的豆皮、談炎記的水餃、四季美的湯包、蔡林記的熱幹面、德華樓的包子、老萬成的酸梅湯、汪玉霞的酥餅、冠生園的糕點……
漫步在吉慶民俗街,那些武漢人耳熟能詳的老字号美食飄香誘人。
中山大道上,近四百年曆史的葉開泰藥店和一絲不苟至誠待客的精益眼鏡無人不知。
靠一道“重油燒麥”聞名武漢的順香居,隐退八年後回到這裡,開創着自己的獨特風格。
“天下第一街”
作為全國最長的步行街,位于漢口中心地帶的江漢路有着“天下第一步行街”的美譽。
2000年,江漢路改建為集購物與休閑旅遊為一體的新型商業步行街。
2016年底,曆經兩年改造,江漢路步行街及中山大道以嶄新的面貌示人。
2020年,江漢路再次封閉改造,提檔更新,煥發全新活力。
七月,商務部印發通知,武漢江漢路确認入選第二批“全國示範步行街”。
文化底蘊與藝術氛圍
曆史文化底蘊濃厚的江漢路,自然少不了“文藝”的标簽。
坐落在保華街“三角島”上的武漢美術館,前身為民國初期建成的西洋樣式建築金城銀行,古典與藝術的韻味在這裡擦出奇妙的火花。
矗立在長江邊的江漢關大樓,華麗的外表之下也是一座陳列豐富的專題性博物館。
館内風格複古典雅,館藏文物四千餘件,記錄了武漢開埠設關後迅速崛起的曆史以及武漢走向現代化的艱難曆程。
除此之外,江漢路一号藝術中心、江漢路23号人行大樓、m+購物中心公共空間等場地也會經常舉辦展覽等活動,豐富大家的生活。
名副其實的購物天堂
百年商業老街江漢路,是名副其實的購物天堂。
江漢路現有各類商業門店三百餘處,其中步行街範圍内就有門店近兩百處,是集購物與探店休閑于一體的理想場所。
保成路夜市人群熙攘,熱鬧晝夜不絕,物美價廉的小商品永遠也逛不膩。
這裡不僅有m+購物廣場等年輕化的潮流地标,更有王府井百貨、大洋百貨、83歲高齡的中心百貨等老牌商場。
無論你更偏愛品質商品還是接地氣的成本效益好物,在江漢路都不會有空手而歸的機會。
永遠吃不遍的美食
沒有一個人敢說自己吃遍了江漢路的美食,這裡總會在味覺上給你帶來新的驚喜。
經久不衰老字号美食、風靡全網的小吃、各有特色的中西式糕點、眼花缭亂的饕餮美味……食在江漢路,可以不帶重樣!
水塔、大漢口城、happy站台、mark食集、一食萬巷、文和裡大食場,幾條小吃街争奇鬥豔,各有千秋。
火鍋、烤肉、日韓泰料理等餐廳生意火爆,街頭巷尾的寶藏小店同樣人氣十足。
持續上新的打卡點
去年提檔更新後的江漢路步行街,不僅人氣更高,環境風貌更佳,商業品質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華中首店在江漢路與大家見面,這兒不僅有超2萬冊圖書,也是文創藝術主題的商業綜合體。
除此之外,還有來自長沙的超人氣品牌茶顔悅色和火遍全網的黑洞haydon美妝集合店等等。
這些首店和人氣網紅店的接連入駐,讓江漢路更加年輕與新潮,也為市民與遊客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娛樂新選擇。
這就是江漢路
百年老街風韻猶存
傳承經典 自信創新
不斷煥發時代新顔
新媒體整合
一額創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