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这里是江汉路
北起解放大道循礼门,南至沿江大道江汉关,1600余米的步行街,沉淀着百年的历史沧桑。
古朴又新潮,商业亦市井,开放且包容。
你好,这里是江汉路。
那些关于我的过去
江汉路步行街初兴于清末,得名于1927年。
起初这里名为广利巷,只是绅商集资开辟的一条狭窄人行土路。
英国在汉口强辟租界后,为发展商贸,拓宽广利巷。并以“对外忍让,唯求太平”之意改名“太平街”。
此后,英租界工部局又与“地皮大王”刘歆生达成协议,填埋洼地,修建了歆生路,并纳入英租界范围。
彼时,百年商业老街的历史就已拉开序幕。
1927年,我国收回汉口英租界,太平街和歆生路也就此合并,以街头的江汉关而得名“江汉路”。
街头建筑博物馆
穹顶塔亭开敞,高低错落有致,街头各种区别于中式风格的老建筑,陪伴江汉路历经了百年风雨。
现代主义风格的中国实业银行大楼和四明银行汉口分行旧址皆出自建筑大师卢镛标之手。
左右滑动欣赏老建筑风采
现代风格古典主义的中南银行旧址、西方古典主义风格的中国银行、古罗马风格的日清洋行……
各级优秀历史建筑林立,说这里是武汉二十世纪建筑博物馆毫不夸张。
老里份聚集地
里份是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群落,也是近百年民居文化的缩影。
19世纪末汉口开埠,商业发展迅速,人口激增,西方建筑手法与技巧冲击着本土的中式建筑风格,里份开始形成。
邻近通商口岸的江汉路也成了里份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方。
如今,江汉路的老里份依旧保留着老汉口的市井生活气息,自带年代感的砖木房也包容着各式新潮小店个性发展。
老字号的宝贵财富
不少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字号,如今依旧默默坚守在江汉路,传递着独特的武汉魅力。
老通城的豆皮、谈炎记的水饺、四季美的汤包、蔡林记的热干面、德华楼的包子、老万成的酸梅汤、汪玉霞的酥饼、冠生园的糕点……
漫步在吉庆民俗街,那些武汉人耳熟能详的老字号美食飘香诱人。
中山大道上,近四百年历史的叶开泰药店和一丝不苟至诚待客的精益眼镜无人不知。
靠一道“重油烧麦”闻名武汉的顺香居,隐退八年后回到这里,开创着自己的独特风格。
“天下第一街”
作为全国最长的步行街,位于汉口中心地带的江汉路有着“天下第一步行街”的美誉。
2000年,江汉路改建为集购物与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新型商业步行街。
2016年底,历经两年改造,江汉路步行街及中山大道以崭新的面貌示人。
2020年,江汉路再次封闭改造,提档升级,焕发全新活力。
七月,商务部印发通知,武汉江汉路确认入选第二批“全国示范步行街”。
文化底蕴与艺术氛围
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的江汉路,自然少不了“文艺”的标签。
坐落在保华街“三角岛”上的武汉美术馆,前身为民国初期建成的西洋样式建筑金城银行,古典与艺术的韵味在这里擦出奇妙的火花。
矗立在长江边的江汉关大楼,华丽的外表之下也是一座陈列丰富的专题性博物馆。
馆内风格复古典雅,馆藏文物四千余件,记录了武汉开埠设关后迅速崛起的历史以及武汉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除此之外,江汉路一号艺术中心、江汉路23号人行大楼、m+购物中心公共空间等场地也会经常举办展览等活动,丰富大家的生活。
名副其实的购物天堂
百年商业老街江汉路,是名副其实的购物天堂。
江汉路现有各类商业门店三百余处,其中步行街范围内就有门店近两百处,是集购物与探店休闲于一体的理想场所。
保成路夜市人群熙攘,热闹昼夜不绝,物美价廉的小商品永远也逛不腻。
这里不仅有m+购物广场等年轻化的潮流地标,更有王府井百货、大洋百货、83岁高龄的中心百货等老牌商场。
无论你更偏爱品质商品还是接地气的性价比好物,在江汉路都不会有空手而归的机会。
永远吃不遍的美食
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吃遍了江汉路的美食,这里总会在味觉上给你带来新的惊喜。
经久不衰老字号美食、风靡全网的小吃、各有特色的中西式糕点、眼花缭乱的饕餮美味……食在江汉路,可以不带重样!
水塔、大汉口城、happy站台、mark食集、一食万巷、文和里大食场,几条小吃街争奇斗艳,各有千秋。
火锅、烤肉、日韩泰料理等餐厅生意火爆,街头巷尾的宝藏小店同样人气十足。
持续上新的打卡点
去年提档升级后的江汉路步行街,不仅人气更高,环境风貌更佳,商业品质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上海三联书店readway华中首店在江汉路与大家见面,这儿不仅有超2万册图书,也是文创艺术主题的商业综合体。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长沙的超人气品牌茶颜悦色和火遍全网的黑洞haydon美妆集合店等等。
这些首店和人气网红店的接连入驻,让江汉路更加年轻与新潮,也为市民与游客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娱乐新选择。
这就是江汉路
百年老街风韵犹存
传承经典 自信创新
不断焕发时代新颜
新媒体整合
一额创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