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音樂教父羅大佑,跟相守12年的夫妻李烈分手,背後有什麼隐情嗎?

作者:四川袁載譽

文案策劃、監制:袁載譽;文案:馬靖紅

愛情究竟是怎樣一個事物,它到底是甜蜜的,還是苦澀的,到底是相守一生的承諾,還是彼此是彼此的過客?這世間有千萬種人,便有千萬種愛情。不論是日久生情,還是一眼萬年,能夠秉承着初心,一路走下去的,總是不多的。

羅大佑的一首歌裡是這樣說的,“啊,停不住的夫妻,不是沒經過紛飛崩亂的冰雪,青春年少承諾時的勇氣,比不上回心轉意擔當住的珍惜”。

大多數時候堅持愛一個人遠遠比告知對方自己藏在心底的愛意難得多。羅大佑和前妻李烈的愛情就是如此。

12年相知相守

羅大佑和李烈是年少相識的朋友。在最美好的年紀裡,他們認識了彼此。一個是有才的音樂創作者,一個是知名的電視演員。他們從知曉對方的名字樣貌,到知曉對方的性格喜好。那個時候的他們也不知道對方會成為自己這一輩子裡要糾纏好多年好多年的戀人。原因也很簡單,他們認識沒多久,李烈就結婚了。

音樂教父羅大佑,跟相守12年的夫妻李烈分手,背後有什麼隐情嗎?

對于李烈來說,這是一場愛意慢慢消磨減少的戀愛與婚姻。在經曆了兩年的彼此折磨以後,他們離婚了。李烈繼續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精力與時間都花在事業上。她把自己的存款大部分用于投資,可惜的是,這些舉措沒有給她帶來利益,隻是讓她變得身無分文,窮困潦倒。

這個時候的李烈已經30歲了。她的一生還沒有遭遇過這樣的打擊與挫折。即使是當年離婚,她也沒有這樣難受過。就是在這樣一個她最不幸的時刻,她又一次遇上了羅大佑。

當年那個小小的少年已經成為了一個有能力有擔當的男人。羅大佑在李烈最難熬的時候遇見了她,幫助她,給她一個住所,給了她一個依靠。很快,住在一起的兩個人相愛了。他們一起吃飯,一起出席活動,一起制作音樂,一起從清晨走到黃昏,從青年走向中年。1999年,二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但是十餘年的相守,終于在結婚後的一年裡走向了終點。2000年,兩個人辦理了離婚手續。

互相陪伴的生活

人們往往不太相信一見鐘情的愛情,覺得它膚淺,又沒有誠意。相比起來,日久生情的感情就顯得更加可靠,更加穩定。但是,愛情就是愛情,不會因為它是日久生情就注定兩個人會永遠在一起。就像羅大佑和李烈,十餘年的相知相守,最終也變成了永不相見。

為什麼在一起這麼久了還要分手呢?為什麼已經結婚了還是挽留不了彼此呢?

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在筆者看來,就是合适。性格合适,生活習慣合适,各個方面都合适。當然不是所有的戀情或者婚姻從一開始就是無比契合的。它總有一個磨合,适應的過程。什麼是磨合?是面對不習慣,不适應戀愛的雙方都作出相應的改變,不是其中一方無止境的遷就。

音樂教父羅大佑,跟相守12年的夫妻李烈分手,背後有什麼隐情嗎?

李烈在《康熙來了》這個節目中曾經說過,羅大佑作為一個做音樂的人,在睡覺的時候一定要聽着外放的歌曲入眠。李烈最初是完全不适應的。她向羅大佑提過意見,但是對方并未放在心上,甚至後來還會是以發怒。慢慢地,她就不說了。最後,她也習慣了這樣的入睡方式。

但是這并非磨合,隻是單方面的遷就而已。從這樣一個很小的細節就可以看出,兩個人的磨合并不成功。

不過按理來說兩個人已經相處了十多年,怎麼會在短短一年内就覺得彼此不合适了呢?

其實任何事都是慢慢發展的,對一個人的認識也是慢慢變化的。有些人可能相處了一輩子都不知道對方到底是怎樣一個人。而且,互有愛意的人,總是會包容對方的。隻是這個包容并不是無限的,當失望,難過等負面情緒堆積到一定程度時,這樣的包容就結束了。

一别兩寬,各生歡喜

其實在一段感情當中,兩個人從相愛到不愛,都是經曆了無數次的失落與痛苦的。當愛情已經離彼此遠去的時候,兩個人再繼續在一起,就稱不上是生活,隻不過是捆綁着麻木前進而已。是以,不如就此和對方告别,和過去告别,開始新的生活。

音樂教父羅大佑,跟相守12年的夫妻李烈分手,背後有什麼隐情嗎?

離婚後的兩個人現今都有了自己的新生活。李烈走上了制作人的道路,她經手的電影電視劇大部分都為人津津樂道。前半生在跌宕起伏中度過的李烈終于明白,愛上别人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愛自己。而羅大佑呢,也結識了新妻子,并擁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離婚後的兩人并未因為離開彼此就一蹶不振,反而更清楚地認識到幸福的意義。

羅大佑和李烈雖然不能一起走到生命的盡頭,但是他們都是幸運的。在離開以後,還可以笑着活下去。大部分人都羨慕至死不渝的愛情,但是長久相愛的背後是可貴的互相“遷就”。

參考資料:羅大佑前妻李烈:我們的婚禮隻是一場戲——《廣州日報》

百科詞條“李烈”、“羅大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