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生三大智慧:失而不怒、得而不驕、靜而不争

《莊子》有言:“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知分之無常也。”

洞悉世間,萬物皆有盈虛,得與失是以相存相依。

人生往往如此,當我們認為得到時,可能也正在失去;當我們懊悔失去時,或許已經得到另一些東西。

有所得而不張揚喜悅,有所失而不悔恨憂愁,便是淡然通透。

真正智慧的人,都懂得:失而不怒、得而不驕、靜而不争。

人生三大智慧:失而不怒、得而不驕、靜而不争

《孟子》中說:“遺佚而不怨,厄窮而不憫。”

遭受到艱難困苦,不要去憂愁;即使不被任用,也不要去怨恨。

阿根廷男籃隊員馬努·吉諾比利在國家隊是絕對的主力,資料、體能雙優,但他卻一直在馬刺隊作為替補球員直到退役,被公認為“最佳第六人”。

替補,就意味着失去場場沖鋒陷陣的機會。但他也沒有氣憤、沒有失望、沒有放棄,而是選擇“享受”成為球隊的一部分。

馬努·吉諾比利曾在退役儀式上說:

“赢球不是一切,我從輸球裡學到了更多,領悟到了更多。沒有人天生就什麼都會,經驗會讓你成長。”

他甘心做替補,成就了他的偉大。

人生三大智慧:失而不怒、得而不驕、靜而不争

有時候,困難和不如意面前,決定接下來成敗的,不是能力是心态。

為失去機會和榮耀而憤怒,既無法赢取認可,還會失了風度和格局。

國慶閱兵,被告知隻能作為“備份飛行員”的張曉佳,沒有半字抱怨,以最佳的技術,守護姐妹們順利飛行。

失聰的貝多芬,沒有因為聽不到聲音就自暴自棄、放棄夢想,頑強地用手指扣響了神聖的《命運交響曲》。

71歲遭遇人生重大挫折的褚時健,沒有了當年的風光,卻在保外就醫時選擇第二次創業,才有了後來的“褚橙”。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不得志、不如意,甚至不幸和苦難,若因這些逆境而怒火中燒、一蹶不振,放棄了追求和理想,則太不值得。

加措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中說:

“人們喜得而厭失,其實全無必要,失去并非不可接受,更不必視為恐怖的洪水猛獸,在很多時候,失去其實就是放下,是為了更好的持有。”

真正厲害的人,擁有看穿得與失的智慧。不沉于錯過、不怒于不公、不悔于失敗。

人生三大智慧:失而不怒、得而不驕、靜而不争

《道德經》中說:“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一個人,隻有不自以為是、不恃才傲物,才能有所成就,成為衆人之長。

反之,則易丢掉賞識和信任,招來怨恨甚至引來禍端。

漢初時期的韓信,因蕭何的保舉得到劉邦重用,拜他為大将軍。

楚漢戰争中,他發揮了卓越的軍事才能。

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

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劉邦也評價他:“戰必勝,攻必取。”

可韓信一身才能打敗無數敵軍,最後卻敗于自己的驕傲自大。

劉邦曾經和韓信談論各位将軍才能的高下。

劉邦問他:“像我的才能,我能帶多少兵?”

韓信說:“大王能帶十萬兵。”

劉邦說:“那你能帶多少?”

韓信回答:“我,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狂妄之感,無意間暴露無遺。

論帶兵打仗,他看不起蒙恬、白起說他們是“笨蛋”,嘲笑過樊哙、盧绾等功臣,也是以徹底喪失了從前在軍隊裡建立的威信,最後被呂後誘殺。

人生三大智慧:失而不怒、得而不驕、靜而不争

古語有言:“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有功勞不顯擺、有能力不炫耀、居高位不狂妄,知己輕重才能把握好分寸。

唯其如此,才能洞明世事,不失根本,清醒明白。

真正厲害的人,擁有藏匿鋒芒的智慧。不浸于功勞、不炫于成績、不驕于榮耀。

人生三大智慧:失而不怒、得而不驕、靜而不争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無尤。”

不争不搶,才能真正無憂無慮、無煩惱。

作家蔡瀾在《世間事,貴痛快》一書中講到過自己的經曆。

“我在印度山上,土女整天燒雞給我吃,我問她有沒有吃過魚?她說什麼是魚?我畫了一條給她看,說你沒吃過魚,真是可惜。她回答說:我沒吃過魚,有什麼可惜?”

那些沒有得到的東西,你在乎便是錯過,不在乎又能算得了什麼。

失去,隻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因為想得到或者得不到。

就像蔡瀾先生曾經遇到在釣魚的老嬉皮,他看到另一邊的魚比老嬉皮面前的大很多,就告訴他:

“喂,老頭,那邊的魚大,去那邊釣吧。”老嬉皮回答他:“我釣的,隻是午餐。”

那條未吃過的魚,不是人生遺憾;那些很小的魚,對于一頓午餐來說,足矣。那些未曾走進生命的不算失去,當下能夠擁有的即為幸運。

不管是印度土女還是老嬉皮,“不争”才是最難得的心境。不争大小、不争多少,看似失去,實則收獲了更多的靜逸與溫和。

人生三大智慧:失而不怒、得而不驕、靜而不争

有一句老話說得好:“世間浮華皆如夢,淡看浮雲是福人。”

執念于失去,是當下很多人的通病。說到底,還是我們太貪心,總想得到更多、攀到更高。

唯有保持一顆甯靜的心,不眼熱權勢,不豔羨富貴,活得純粹,活得自然,才能求一個心安。

能看得到自己所擁有的人,是幸福的;能珍惜這份擁有的人,更是幸運的;所欲之事無法得到,仍可淡然處之,是最為智慧的。

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

不比較财富、不攀附名利、不計較得失。靜靜努力、悄悄厲害,屬于你的總會到來。

願我們,一日喜樂無惱,一夜安眠無夢。失而不怒、知足常樂,得而不驕、一笑而過,靜而不争,潇灑過一生。

作者 | 劉小暢,80後職場媽媽,熱愛生活和文字。

圖檔 | 《楚漢傳奇》劇照、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