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巴黎3月18日電 題:巴黎公社150周年:無産階級革命創舉的曆史回望
中新社記者 李洋
今年3月18日,巴黎公社迎來150周年紀念。150年前,巴黎勞工舉行起義,建立巴黎公社。這是人類曆史上出現的第一個無産階級政權,是無産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圖為3月17日拍攝的巴黎公社之友協會總部内巴黎公社社員牆紀念牌。 中新社記者 李洋 攝
巴黎公社的建立有其特殊的曆史背景。1871年,在法國階級沖突和民族沖突空前激化的複雜形勢下,法國勞工階級和革命群衆舉行起義,建立起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盡管僅存在72天,但其作為無産階級革命的嶄新創舉,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和世界曆史的影響都具有重要意義。
法國社會各界對于巴黎公社的研究和紀念從來沒有停止,很多法國左翼人士對于巴黎公社仍然懷有深厚的感情。坐落于巴黎十三區的巴黎公社之友協會總部一直正常開放。中新社記者看到,協會總部仍然儲存和展示大量有關巴黎公社的曆史資料和宣傳畫,從業人員在為巴黎公社150周年緊張忙碌着。巴黎公社之友協會作為曆史悠久的左翼組織,舉辦多種多樣的活動紀念巴黎公社150周年。
圖為3月17日拍攝的巴黎公社之友協會總部。 中新社記者 李洋 攝
巴黎第三大學教授、法國社會史專家韋遨宇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巴黎公社在法國巴黎發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其曆史必然性。一方面,法國資本主義當時正處于上升期,勞工階層在不斷壯大;另一方面,法國社會文化曆史悠久,氛圍相對寬松,知識分子階層龐大,各種社會思潮互相撞擊,有利于無産階級思想的興起和傳播。
韋遨宇對記者說,馬克思的思想在他居住在巴黎時日臻成熟,馬克思本人雖未直接參加巴黎公社運動,但他對巴黎公社進行了系統性思考和研究,根據該運動撰寫重要思想文獻《法蘭西内戰》,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馬克思在《法蘭西内戰》中總結了巴黎公社的經驗教訓,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産階級革命和無産階級專政的學說,提出了一系列關于無産階級國家政權建設的思想。
韋遨宇認為,法國的左翼社會思潮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很多人在積極将理論付諸于實踐。在巴黎公社建立之後的150年間,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仍在全球很多地方繼續進行。
韋遨宇指出,巴黎公社的不少措施在無産階級革命實踐上具有先進性,如廢除特權制度,取消高薪制,公社上司層的薪酬應低于勞工的平均工資等。巴黎公社社員廉潔奉公、表現出的無所畏懼的革命精神,都将被人們永遠銘記。
中國共産黨人和革命人士高度重視巴黎公社的曆史經驗。在談到巴黎公社對中國革命的影響時,韋遨宇表示,巴黎公社運動的精神直接影響了百年前赴法勤工儉學的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中國共産黨上司人,推動他們确立了堅定的共産主義信仰,實作了世界觀的根本轉變。
圖為由巴黎公社之友協會重新印制的巴黎公社公告。 中新社記者 李洋 攝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共産黨早期上司人中,瞿秋白很早就對巴黎公社進行介紹。他在《赤都心史》中專門寫了“公社”一節,對巴黎公社進行了簡要概述。當時對“巴黎公社”的中文譯法有很多,譯為巴黎公社被學界認為是瞿秋白的首創。
談及巴黎公社對中國的影響,不能不提到《國際歌》。《國際歌》在1871年巴黎公社的悲壯結局中誕生,贊頌了巴黎公社社員們的共産主義理想和革命氣概。《國際歌》已在中國傳唱百年,跨越了中國革命的各個階段,在中國大地深入人心。雄壯的《國際歌》長期以來都是中國共産黨全國代表大會和黨的重大活動結束時的演奏歌曲。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科學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必将在中國得到進一步發展。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将始終激勵着中國人民為實作“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