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織田信長大戰今川義元說起,全方面剖析“桶狹間之戰”從“桶狹間之戰”前的局勢說起“桶狹間合戰”為何能夠勝利?“桶狹間之戰”後對日本戰國格局的影響

在桶狹間之戰爆發的前幾年,東海道第一霸主今川義元和織田家大名織田信秀一直圍繞着三河地區展開了激烈的争奪,在長時間激烈的拉鋸戰之中,彼時的今川義元在其軍師太原雪齋的幫助下在一系列戰役下終于将織田家的勢力趕出了三河地區并迫使三河的松平家族臣服于今川家,由此今川家的勢力進一步擴張并對尾張的織田家族形成了壓倒性優勢。

公元1551年,尾張之虎織田信秀暴斃而亡,時年18歲的織田信長即位,然而其剛一即位就面臨了不小的挑戰:

由于其行為乖張導緻在織田家内部有不少的人是對其相當不滿的,織田家的重臣林秀貞、柴田勝家等人聯合了織田信長的弟弟織田信行欲圖推翻織田信長的統治。

外部由于其父織田信秀在和今川家族的交手之中不敵今川義元,導緻織田家族每況愈下,而今川義元則趁此機會依次切斷織田家與同盟之間的聯系,并和甲斐國、相模國結成同盟對尾張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

就在這種種困境之下,十八歲的織田信長展現出了非凡的手段:其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張,聯合忠于自己的織田家舊臣和織田信行進行了長達數年的明争暗鬥,于1557年消滅了織田信行,之後統一了整個尾張;同時為了應對今川義元對尾張的擴張,統一了尾張的織田信長為進一步打擊今川義元,在今川家對尾張前線的鳴海城邊、大高城邊築起丸根砦、鹫津砦,其目的就是将今川義元進攻尾張的糧道切斷,進一步孤立今川軍。

從織田信長大戰今川義元說起,全方面剖析“桶狹間之戰”從“桶狹間之戰”前的局勢說起“桶狹間合戰”為何能夠勝利?“桶狹間之戰”後對日本戰國格局的影響

織田信長的舉動對今川義元來說無異于是挑釁外加上他早有吞并尾張之心,故而在釋出了動員之後,彼時的今川義元率領幾萬人開始對尾張發動了進攻,而今川義元和織田信長的命運決戰也從此開始。

從當時的形勢來看,彼時的織田信長和今川義元就如同我國三國時期的“官渡之戰”,而織田信長此時所面對的形勢和當年的魏武帝曹操一樣兇險萬分:

織田信長雖名義上統一了尾張,可是内部還是有諸多的不安定因素,比如不服織田信長的織田信行的舊部等,而且此時織田信長的影響力還沒有擴散到尾張各地,這從其動員力就可以清楚的看的出來。

織田家很早以前就開始以聯姻的方式開始布局來尋找同盟,然而在開戰前夕,織田信長的盟友他的嶽父因為内鬥而失去了對織田家的援助,可以說這又是織田家的一大劣勢故而在對陣今川義元時壓力劇增。

在筆者看來,比起官渡之戰的曹操,織田信長此時還有一個極為大的劣勢就是他的戰略縱深,織田信長名義上統一了尾張,可是實際掌控的底盤極少,是以這就意味着其隻能勝不能敗,敗了就是尾張的末日。

從兵力上看,今川義元擁有二萬至四萬人(這個不去計較),織田信長僅僅擁有數千人;今川義元無後顧之憂,而織田信長内憂外患沖突重重。故無論從哪方面看,此時的織田信長其敗局已定,至少戰役的前期階段的确是以這種形勢來呈現的,今川家族攻入尾張境内,尾張各部無法形成有效阻擊。在這絕對劣勢的情況之下,織田信長大膽的發動了一次奇襲,以少量兵力針對今川義元的本部進行一次奇襲,也正是這次奇襲讓織田信長一戰成名,成為了日本戰國史上不可忽視的人物,而曾經的東海道第一霸主今川義元則喪命于這次戰争之中,今川家族一蹶不振。

從織田信長大戰今川義元說起,全方面剖析“桶狹間之戰”從“桶狹間之戰”前的局勢說起“桶狹間合戰”為何能夠勝利?“桶狹間之戰”後對日本戰國格局的影響

“桶狹間之戰”是改變日本戰國時代格局一次較為有名的戰役,是以中外諸多學者對其研究較多,那麼在這極度劣勢的情況之下,織田信長為何能夠擊敗在當時的日本數一數二的今川義元呢?

戰術上的成功

織田信長能夠擊敗今川義元在筆者看來首先是其戰術應用得當,分析戰役結果來看,在當時極度劣勢的情況之下,織田信長沒有大開大阖的和今川義元正面對抗,而是采用突然襲擊的方式直接瞄準今川義元的本部進行突襲,從戰術層面上來說無疑是極為正确的。如果其還是采用和今川家族正面對抗的方式那麼結果無異于兩種:一種是被鲸吞;另一種則是被今川義元蠶食。無論是哪種方式都意味着尾張将徹底進入曆史的塵埃。

從織田信長大戰今川義元說起,全方面剖析“桶狹間之戰”從“桶狹間之戰”前的局勢說起“桶狹間合戰”為何能夠勝利?“桶狹間之戰”後對日本戰國格局的影響

很多人認為織田信長的此次奇襲作戰純粹是運氣,然而筆者根據這有限的史料去分析可以看出此次作戰并不是織田信長的一次盲目行動,而是一次有着缜密計劃的嚴密行動:

從他順利的避開今川義元的偵查哨騎再到精确的清楚今川義元本營的位置,都可以看出為了這次行動他做了嚴密的籌劃,而且從史料之中我們也能夠清晰的得知在其行動的同時其也派出了大量的間諜刺探情報,這方方面面都可以說明織田信長的奇襲戰并非是靠着單純的運氣就能夠做到,為了奇襲的成功他做了嚴密對籌劃和大量情報工作。試想如果真的僅僅靠運氣的話,那麼這古今中外史上又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多奇襲戰,可以說每一次奇襲的背後都是一次次缜密的謀劃。

從織田信長大戰今川義元說起,全方面剖析“桶狹間之戰”從“桶狹間之戰”前的局勢說起“桶狹間合戰”為何能夠勝利?“桶狹間之戰”後對日本戰國格局的影響

是以有限的情報再加上冷靜的判斷外加上那麼一點點的運氣無疑複制了“奇襲烏巢”的案例。

天時方面的機遇

當然,很多人說織田信長奇襲戰的背後靠的也是運氣,這場奇襲的背後的确有一部分運氣成分摻雜在裡面,因為就在織田信長發動奇襲的這一天,桶狹間地區下了一場暴雨,這場暴雨從後來人的角度看就是敲響今川義元死亡的喪鐘,而對織田信長來說就是福音:

首先大雨很好地掩蓋了他們進軍的行蹤,今川軍的哨騎則因為大雨而無法清晰地觀察周圍的一切,以至于救援部隊不能及時趕到,同時也讓守軍無法使用火槍進行有效還擊。

其次由于這場大雨的影響直接摧毀了桶狹間一帶的山路,在道路良好的情況之下,今川義元本可以快速集結對抗織田信長的偷襲,再不濟也可以快速撤退逃脫織田信長的追殺,然而損毀的道路導緻這兩個行動都無法實施,故而其死亡至此已經可以預計了。

在戰術目标明确和天時的幫助下,時年二十七歲的織田信長在極度劣勢的情況之下一舉偷襲成功。

在織田信長發動突然襲擊的同時,今川義元則犯了戰場上最不該犯的兵家大忌:輕敵。當時今川義元攻陷了丸根砦、鹫津砦等地,可以說此時的形勢一片大好,并且根據資料得知在織田信長發動襲擊的時候,今川義元甚至在開茶話會,整個本營呈一片喜氣洋洋的現象,故而筆者認為今川義元的輕敵也是其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從織田信長大戰今川義元說起,全方面剖析“桶狹間之戰”從“桶狹間之戰”前的局勢說起“桶狹間合戰”為何能夠勝利?“桶狹間之戰”後對日本戰國格局的影響

面對突如其來的襲擊,今川義元根本來不及形成有效的防禦措施,在當時今川義元的本營附近尚有五千多人,然而這五千多人竟然被區區隻有兩千人的織田信長所追殺,而有着東海道第一霸主之稱的今川義元最終也喪命于此次戰役之中。

桶狹間之戰對日本戰國時代的影響是極為巨大的,可以說是直接開啟了日本戰國時代的一個新的篇章:

在這場戰役之中影響最大的自然是“東海道第一霸主”的今川家族,今川義元的死導緻今川家族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局面,而今川家族的許多名臣猛将都喪生于這次奇襲戰之中,可以說導緻今川家族一蹶不振的原因不單單是因為今川義元的死,人才的大量缺失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桶狹間之戰”讓織田信長一戰成名,也奠定了其統一日本的霸業基礎,在解除了今川家族對其的軍事壓迫之外,其開始了對外擴張之路,結束了中日本、西日本“群雄割據”的時代,并影響了之後的豐成秀吉等人。

“桶狹間之戰”的影響不單單是對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早前雙方争奪的三河地區在今川義元死後便脫離了控制,彼時的三河地區統治者松平元康(德川家康)在脫離了今川家族的統治之後便迅速和織田信長締結了同盟關系,最終得以跻身安土桃山時代。

從織田信長大戰今川義元說起,全方面剖析“桶狹間之戰”從“桶狹間之戰”前的局勢說起“桶狹間合戰”為何能夠勝利?“桶狹間之戰”後對日本戰國格局的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