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巡山護林、保護生态,為民辦實事的工作動力,全局108名護林員用實際行動,默默守護着這片連綿的綠色寶藏。日前,記者走近這些平凡的守護者,聽他們講述大山深處的故事。
護林員野外巡山護林
每天,自然保護區的護林員都早早起床,身着迷彩服,扛起裝有照相機、衛星定位儀、常用藥品等物品的背包,從各自管護站出發,走進茫茫的原始森林,開始一天的野外巡山護林……
“守護好林子,不讓林子着火,不讓人進去搞破壞,是我們的職責。”護林員王樹榮操着濃重的苗族口音說。提及巡山護林,當了16年護林員的王樹榮有講不完的故事。
“有一天,我一個人去巡護,山裡霧蒙蒙的,才下午4點多就感覺天要黑了,我迷路了,在山裡轉來轉去找不着回家的路,心裡有點發慌。不知走了多長的山路,也摔了好幾跤,腳上被劃了幾道小口子。”王樹榮回憶道。
走着走着,王樹榮隐約看到前面不遠處有一棵熟悉的大樹,他心頭一亮,知道這正是回家的路标,高興地爬到一塊大石頭上,吹了兩聲長長的口哨。
随後,他聽見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原來是妻子沿着他出發的路來找他。回到家,妻子為他清理傷口,一直沒說話,卻痛在心裡。從那以後,王樹榮的妻子因放心不下,經常與他一起去巡山,成了一名義務護林員。
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雲南乃至國内僅有的、最典型的、面積最大的熱帶中山山地苔藓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态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内喬木參天、萬物交融,有着極其重要的管護價值。
“這裡是我們美麗的家園,為了保護區内的綠水青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五台山管護所護林員朱紹學說。朱紹學從部隊退役後被聘為護林員,一幹就是22年,多年來,為了讓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變得更美,他忠實履行護林員職責,克服種種困難,守護着林區的安全。
護林員
在自然保護區,像朱紹學一樣的護林員很多。他們常常帶上大米、蔬菜、帳篷和睡袋等約20公斤重的東西,風餐露宿,憑着強烈的責任感,守護着自然保護區。
“每年都有數萬隻候鳥成群到這裡過冬,從這裡飛過。為此,我們除了保護好森林資源外,還要保護候鳥安全遷徙。”分水嶺管護所護林員陳陸告訴記者,他們組建了護鳥隊,在候鳥遷徙期間,白天、晚上都要到重要的監測點、守護點察看、蹲守,以防不法分子捕捉候鳥。
“護林、護鳥、護野生動物,我們要保護森林資源,保護野生動物,為候鳥安全遷徙保駕護航。”陳陸說。
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永恒的主題。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的這支護林隊伍,用實際行動繪制了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畫卷,讓祖國西南邊境線上這顆綠色“明珠”更加璀璨奪目。
記者:曹松林 通訊員:李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