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提效減負“掃死角”青海基層補抗“疫”短闆

作者:海外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甯11月3日電 題:提效減負“掃死角” 青海基層補抗“疫”短闆

作者 潘雨潔

随着核酸檢測陽性人員持續增加,青海省西甯市全城、全民抗“疫”與時間賽跑。基層人手少、時間緊、任務重,如何提高效率?老舊樓院的防控怎麼落實?近日,中新網記者探訪該市多個街道社群,看基層“疫”線工作如何出實招、補短闆。

網格員任務重 社群“雲平台”提效減負

“去年疫情剛發生時,網格員挨家挨戶上門排查,紙筆填寫、整理每戶居民資訊。”西甯市倉門街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賈樹軍介紹,“這樣做不僅消耗了大量精力時間,查找起來也麻煩,資訊還可能洩露。”

于是,倉門街街道今年與軟體公司聯合制作簡易網頁,居民手機識别二維碼後,可直接進入電子資訊登記頁面,填報旅居史、接觸者、接種情況等,還可上傳核酸報告。

提效減負“掃死角”青海基層補抗“疫”短闆

圖為從業人員在西甯市老舊樓院開展消殺。 潘雨潔 攝

“在填報行程軌迹時,網頁及時更新本地核酸檢測陽性人員去過的每個具體地點選項,在行程碼的基礎上更加細化。”賈樹軍說,社群安排專人從背景導出資料,分類、彙總、上報友善快捷,提高登記效率,并且設定電子檔案權限,加強資訊保密性。

“現在,‘疫’線的網格員們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重點人員和弱勢群體上,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賈樹軍表示,“今後社群會在總結疫情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平台管理,建立居民資訊的搜尋引擎,并納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實作‘點對點’捆綁服務。”

老舊樓院“無人管” 志願力量“掃死角”

老舊樓院高齡低收入群體占比高、基礎設施落後,租戶多、人員流動頻繁,長期缺乏有效管理。疫情期間,西甯市各街道集結退休黨員、退役軍人、聯點機關、物業公司多方志願力量,共克基層防控“死角”。

西甯市上濱河路青微小區有258戶屬老舊樓院,72歲的小區黨支書馬健帶着支部成員,每天從早到晚12小時輪流把守大門,做好出入人員車輛登記、掃碼測溫、巡院勸導等工作,也發動手腳利索的老鄰居幫忙。

“我把孫子送回兒子家,不讓他們跑回來看我。”馬健說,“老人和孩子各忙各的事,我在這兒住了40年,為自己家出力,是職責。”

飲馬街街道黨工委書記尖木措說:“老舊小區就像過去的‘大雜院’,人情味兒十足。退休老黨員威望高,在鄰裡街坊間‘一呼百應’,他們在志願工作中實作‘幫别人’和‘被需要’的‘雙向滿足’”。

西甯市景輝物業公司的姜曙明師傅最近格外忙碌,他所在的“365”維俢隊全天候不間斷免費為老舊樓院的業主疏通下水、維修照明、打掃購物。“一天能接40單,差不多是平時的一倍,接到電話半小時内上門。”姜曙明介紹。

據悉,該公司目前服務西甯市近300個老舊樓院、3萬多戶業主家庭,其中70%是老年人。“老人是弱勢群體,自我防範意識低、不少人生活困難、身體抵抗力弱,疫情期間,我們免費提供一系列連點帶面的專業服務。”公司黨支部書記孫輝說。

西甯市城西區城鄉建設局物業管理科科長常宏偉表示:“臨近冬季,我們首先是保障老舊樓院生活必需品充足、延長供暖時間,讓老人在家凍不着、餓不着,物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政府也對其給予補貼扶持,一同幫助街道社群疫情防控渡過難關。”(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