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商》全媒體記者 劉宇 胡俊翔
編輯|倪敏
有很多人改變過阿裡巴巴,說起來,王堅也許就是其中一個。2007年,王堅對馬雲說:如果阿裡還不掌握技術,未來将不會有它的身影。
或許,正是這句話驚醒了夢中人。從此,阿裡在從一個網際網路公司向技術公司的轉型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阿裡雲、et機器人、nasa計劃……阿裡不僅開始引領中國網際網路前沿技術,同時也開始攀登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高峰。
未來幾年,人工智能(ai)或将像改變阿裡一樣改變很多企業。6月8日-9日,第十四屆浙商(投融資)大會暨2017浙商人工智能峰會将在杭州洲際酒店舉行,一場關于人工智能的智慧盛宴将随之呈現。
而“百名浙商預測人工智能”,是為此盛宴奉上的餐前甜酒。今天,我們來看看阿裡系的技術專家如何預測人工智能即将帶來的改變。

機器會成為人類最好的幫手
胡曉明
阿裡雲總裁
去年,關于ai的讨論非常熱鬧,各類ai或者非ai都往ai身上貼。前段時間我參加一個論壇的時候,發現居然有人把小孩子的玩具也稱為人工智能。
我們看到,ai在下棋的時候發揮了作用,在娛樂秀的時候發揮作用……但阿裡雲一年前提出人工智能et的時候,我們希望的是用人工智能技術讓機器成為人類最好的幫手。
我曾經說過,人跟機器下棋機器赢了,其實證明不了任何東西。就像很多年前用蒸汽機跟人力比誰更有力氣一樣,沒有必要。我們所要做的是,讓機器成為人類更好的幫手,解決人類不能解決的問題。
人工智能要想真正成為普惠科技,需要一款更加通用的生産工具。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阿裡雲協助使用者在醫療、工業領域落地了多項重大的人工智能應用,但如果要讓人工智能技術走入每個人的生活,需要更加平台化的人工智能産品。
智能技術給各條業務線賦予新生命
漆遠
螞蟻金服首席資料科學家
我們曾在阿裡成立過一個科學技術研究院,後來我們希望更接近場景,于是在螞蟻金服建立了ai部門,希望把智能的技術賦能于各條業務線和各種應用。
舉例來說,一個農民、一個小企業需要買個拖拉機,或者買點種子,錢不夠該怎麼做?傳統的銀行做貸款靠的是人力,其實成本非常昂貴。我們希望運用大資料的技術,通過智能的技術把它自動化,在風控、搜尋、智能助理、營銷等各個環節降低成本。
再比如,我們團隊有人在電梯裡打開支付寶“我的客服”,當時沒有信号,等我們出了電梯之後,“我的客戶”自動跳出一個問題:沒有wifi的情況下應該怎麼辦?這是因為系統在自動分析目前你可能遇到的問題,然後做出了它的判斷,跟你進行互動。
需要提醒的是,我們不要為了技術做技術,一定要想到是否有商業價值,資料也要有場景,通過産品進行落地,否則的話,技術沒法普及,也就沒有實際用處。
時代變革的來臨總是從偉大、卓絕的人物開始,人工智能的風暴也最感染最前沿的浙商。用一首裡爾克的詩 《預感》來形容人工智能時代的帶來分外貼切:
我像一面旗幟被空曠包圍,
我感到陣陣來風,我必須承受;
下面的一切還沒有動靜:
門輕關,煙囪無聲;
窗不動,塵土還很重。
我認出風暴而激動如大海,
我舒展開又卷縮回去,
我掙脫自身,獨自
置身于偉大的風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