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朱斌 中華民族現代教育家李石曾出生于1881年5月29日, 農曆五月初二,光緒七年。 繼古代教育字家孔子之後 ,現代教育家李石曾問世。 這一年,《中俄伊利條約》與《陸路通商章程》簽訂。清王朝割讓霍爾果斯以西,新疆北疆齋桑湖以東大片土地。並修改商路,賠款白銀五百餘萬兩。及其後邊界議定書,俄國共割占中國七萬多平方公裡土地。朝野狂怒,舉國震驚。 同年,世界動蕩不安,美國第二十任總統james a garfield就任僅幾個月遇刺身亡,副總統繼位二十一任總統。 同年,俄國沙皇亞曆山大二世逝世。 同年,大清王朝聯合統治者之一,慈安太後崩逝。 全球動蕩不安,内憂外患,大清王朝處在風雨飄搖,行将就木之際。同治皇帝的老師,大清王朝吏部尚書,禮部尚書,刑部尚書,兵部尚書,軍機大臣,總理衙門李鴻藻喜得貴子,取名李煜瀛,字石曾。這一年,一代帝師李鴻藻62歲,可謂老年得子。 慈禧太後,光緒皇帝聞訊大喜過望。雖說李氏家族並非皇族,弘股重臣添丁增口日後必為匡扶滿清棟梁,子繼父業,成為助滿扶清生力軍天經地義。 李石曾出生地為北京宣武區原繩匠胡同(後更名為丞相胡同)李鴻藻故居。丞相胡同的曆史淵源:李鴻藻累次晉級升官,位高權重,權傾天下,但由于大清王朝不設宰相,李鴻藻雖無宰相之名,确有宰相之實。故李鴻藻故居的“繩匠胡同"更名為“丞相胡同"。那個時代沒有婦産醫院,自然是接生婆到家中接生。李府張燈結彩,大設喜宴,滿朝文武前來祝賀,高棚滿座,盛況空前。 李石曾的生母楊氏,名紹吉,祖籍山東,楊氏為楊姓名人之後,少女時期随其父由山東遷至河北省,楊氏青春貌美,賢惠溫柔,知書達禮,純潔端正,尊老愛幼,持家有方,加上琴詩書畫祥祥精通,楊氏深得李鴻藻喜愛。 李石曾出生正逢《中俄伊利條約》大清王朝割地賠款,喪國辱辱權的黯淡悔澀時期 ,朝廷寄希望于晚清重臣之子李石曾長大成人後繼承其父衣缽,與其父相同成為大清王朝的弘股重臣,随其父力撐清王朝大廈不倒,子繼父業使大清王朝不至于病入膏肓,不可救藥。更渴望李石曾将來能繼承父業妙手回春,使大清王朝峰回路轉,起死回生。 人算不如天算,不曾想幾十年後李石曾不但沒有跟随其父給大清王朝續命,保駕護航反而背叛其父政治理念,跟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一起搞革命,成為緻力于推翻大清王朝的反清鬥士,中華革命黨人,職業革命家的李石曾成為"同盟會"北方上司人,大清王朝的掘墓人之一,與中華民族的仁人志士共同徹底埋葬了大清王朝,大清王朝與李父李鴻藻做夢也沒想到:革命黨人李石曾為了4.5億群眾公共利益辜負愛新覺羅家天下。同時李石曾緻力于建立 “中華民國"。 這些都是後話。 請繼續觀注《李石曾年譜》連續系列之三 歡迎轉載bz3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