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韓影視中,李舜臣的龜船能戰勝強大的日本海軍,真實情況怎樣

作者:張生全精彩曆史

1588年,日本太閣豐臣秀吉基本統一了日本。

為了平息武士們對于分封的不滿,同時削弱各諸侯的勢力。豐臣秀吉召集軍隊,于1592年對北韓半島發動了侵略。由于當時中國正值明代的萬曆年間,這場戰争也被稱為“萬曆北韓戰争”。

在這場戰争中,北韓出現了一位非常著名的軍事家李舜臣。李舜臣運用北韓的龜船多次打敗日本海軍,至今仍被北韓半島奉為“三大救國英雄”之一。在影視業較為發達的南韓,李舜臣擊敗日軍的故事,也被翻拍成了諸多影視作品,其中李舜臣用兵如神的英雄形象也深入人心。

南韓影視中,李舜臣的龜船能戰勝強大的日本海軍,真實情況怎樣

(萬曆北韓戰争)

那麼,李舜臣率領的龜船船隊,究竟有多厲害呢?

1592年3月,豐臣秀吉以北韓拒絕進攻明朝為理由,調動了9個軍團,共14萬軍隊向北韓半島發起進攻。在戰争初期,北韓軍隊兵敗如山倒,日軍僅僅用了一個月時間就攻下了平壤,北韓國王李昖也遭到了驅逐。

北韓軍隊之是以一瀉千裡,确實是因為雙方戰鬥力差距太大。北韓李氏王朝安居一隅,已經多年沒有爆發過戰争。北韓将士無仗可打,戰鬥力自然比較一般。而反觀豐臣秀吉的軍隊,基本都是經曆了日本戰國時代,從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精銳部隊。是以兩國初一交手,北韓便立刻遭到潰敗,他們隻能向明朝請求幫助。

在收到北韓的求救後,明朝立即派出了4萬軍隊奔赴北韓作戰。明軍抵達戰場後立即扭轉了形勢,日軍在平壤遭到大敗,被迫撤退。但由于明軍軍隊太少,便也沒有趁勝追擊。最後雙方決定議和,戰争的第一階段正式結束。

值得一說的是,盡管北韓軍隊在戰争中兵敗如山倒,但仍然也有亮眼的表現。在第一次戰争期間,李舜臣率領北韓水師4次出海,先後在玉浦、合浦、赤珍浦等地擊敗日軍。尤其是在閑山島之戰中,李舜臣擺下鶴翼陣大破日軍,取得了閑山島大捷。

但在李舜臣進軍釜山的作戰中,北韓軍隊卻被日軍擊敗。随後李舜臣又在唐項浦、永等浦等地遭到失敗。一直到明朝軍隊趕到後,情況才出現了好轉。

南韓影視中,李舜臣的龜船能戰勝強大的日本海軍,真實情況怎樣

(李舜臣畫像)

在第一次戰争之後,日本方面意識到李舜臣的存在是一個大麻煩。1597年,李舜臣遭到日本反間計暗害,被革職下獄。日本海軍趁機出兵,與北韓水師在巨濟島進行大戰,最終北韓一百多艘戰船全軍覆沒。

戰敗之後,北韓朝堂陷入混亂。在群臣的壓力之下,李舜臣被北韓國王釋放,重新回到了戰場上。

在當年10月的鳴梁海戰中,李舜臣以十多艘戰船和100多艘民用改裝船的混合軍隊,擊敗了133艘日本船艦。這一戰使得李舜臣重獲信任,其在北韓的聲望也達到了頂峰。然而在現代影視作品中,通常表現為李舜臣用一艘戰船就擊敗了日軍的100多艘船艦,這一改編是不符合史實的。

這在之後,明朝再次派出7萬大軍支援,日本海軍開始全線潰敗。不久後,豐臣秀吉去世,日本國内群龍無首,入侵北韓的軍隊也隻得開始向國内撤退。

不過,李舜臣卻并不這麼想。他在同明朝提督陳璘商量後,決定派出聯軍切斷日本人的撤退線路。這一次海戰被稱為“露梁海戰”,李舜臣率領龜船船隊殺入敵陣之中,結果不幸被炮彈擊中身亡。而日本船隊則是且戰且退,最終好不容易得以逃脫。

由于在最後一戰中殉國,李舜臣從此便被北韓人民奉為攻無不克、用兵如神的民族英雄,流芳千古。

南韓影視中,李舜臣的龜船能戰勝強大的日本海軍,真實情況怎樣

(李舜臣海戰)

​不過客觀來說,李舜臣并不能說是用兵如神,其賴以成名的龜船,也并非是攻無不克。

首先,盡管李舜臣在兩次戰争中的确打了不少勝仗,但他打的敗仗也不少。嚴格來算的話,李舜臣打的敗仗次數還要比勝仗多一次。北韓之是以能在兩次戰争中獲得勝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得到了明朝軍隊的幫助。

當然,李舜臣肯定也有一定的功勞。但假如明朝不派兵,恐怕北韓會被日本滅國。而李舜臣也不會有太多的用武之地。

其次,龜船确實在海戰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絕不是影視作品中吹得那麼神奇。

所謂龜船,就是甲闆上布滿釘子,船頭有撞擊敵方船隻的巨錨,還有能噴射硫磺氣體的一種戰船。這種船隻一般是在沖鋒時,為了攪亂敵方船隊陣型才使用,是一種近身肉搏作戰的強力開路機。

事實上,李舜臣當時的船隊大都以闆屋船為主,而并非是人們印象中的全是龜船。龜船的威力,也是和李舜臣一樣被誇大了。

(參考資料:《李朝實錄》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