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陰麗華隻是“前妻”,為何劉秀不愛“後婦”,反而對她更疼愛

中國人一向有原配意識,在夫妻關系中,如果夫妻能夠從始至終白頭偕老,自然是最好的,也是最值得贊美的。假如夫妻出現了裂痕,最終離婚了,大家也希望原配夫妻能夠破鏡重圓,而不是重新組織家庭。一旦聽說兩個原配夫妻,在經曆了生活的風吹浪打以後,最終又走到一起。這樣的夫妻,往往能夠獲得人們更多的贊美和祝福。

不過,雖然人們有這樣的想法和觀念,但是從古至今,能夠破鏡重圓的夫妻,卻是極少的。尤其是在古代,這種現象幾乎不可能發生。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古代社會,男子更看重女性的外貌。當一個女子經曆了一段歲月後,她的外貌肯定會發生很大的改變,會變得蒼老很多。要想重新奪回丈夫對她的寵愛,幾乎是不可能的。

是以我們看到,盡管陳阿嬌千金買了司馬相如給她寫的《長門賦》,司馬相如如椽的巨筆,華麗的辭章,依然沒能打動漢武帝,漢武帝并沒有回心轉意。唐高宗李治雖然聽說他的原配王皇後被關在一個小黑屋裡,日子過得非常艱難,深表同情,而且還答應把那個小黑屋改名為“回心院”,把王皇後接出去。但是最終唐高宗一回去就忘了。同時,武則天知道這件事後,王皇後是以得到了更大的災禍。她把王皇後砍成人彘,并把她丢進酒壇裡淹死。

總之在曆史上,原配變回現配,前妻變回現妻,都是極少發生的事情。

陰麗華隻是“前妻”,為何劉秀不愛“後婦”,反而對她更疼愛

(影視中的陰麗華與劉秀)

不過,曆史上也有一個“前妻”相當成功,這個“前妻”就是陰麗華。

把陰麗華稱為劉秀的“前妻”,這個稱呼并沒有錯。劉秀在娶了陰麗華後僅僅三個月,就把陰麗華送回娘家,而他則前往河北去招撫河北諸鎮。去了河北後,他就娶了郭聖通。此後,就一直和郭聖通生活在一起,還和郭聖通有了孩子劉疆。而且劉秀和郭聖通夫唱婦随,相當恩愛。在那一段時間裡,陰麗華根本就不知道劉秀的情況,而且她和劉秀也沒有孩子,再說了她又在娘家。是以,她的這種狀态,就是一種“前妻”的狀态。

直到劉秀當了皇帝,把陰麗華接到京城,封為貴人後,陰麗華才重新回到劉秀身邊。

雖說劉秀把陰麗華接回到身邊,但是陰麗華什麼都無法和郭聖通相比。郭聖通是幫助劉秀獲得江山的功臣。沒有劉揚的十萬精兵,劉秀很難獲得天下。在劉秀獲得天下的過程中,郭聖通的家族也立下了赫赫戰功,在朝廷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郭聖通還給劉秀生了兒子。年紀上,陰麗華也沒有什麼優勢,她比郭聖通還大一歲。一般來說,如果她比郭聖通小許多,這樣她的優勢才會更加明顯,但是她反而比郭聖通大一歲,可見年紀上陰麗華沒有優勢可言。

不過,卻就是這樣一個人,最終完美取代了郭聖通,被立為皇後。不僅如此,後來她生的兒子也取代了郭聖通的兒子,當了太子。可以說,陰麗華算得上是和劉秀“破鏡重圓”的原配夫妻,她這個“前妻”的人生,真是取得了巨大成功。

那麼,陰麗華這個“前妻”為什麼能夠“逆生長”,最後取得成功呢?

陰麗華是劉秀的初戀,這一點,郭聖通是比不了的。

在所有的戀愛中,初戀的感覺是最美的。而“絕望的初戀”,又是所有戀愛中感覺最強烈的。陰麗華正好是劉秀的初戀,而且是一種“絕望的初戀”。

劉秀雖然姓劉,是皇室的後代。但是到他那一代的時候,家族早已沒落了。劉秀是靠勤學苦練,最後被推薦到國子監裡去讀書的。雖說讀上了國子監,但他隻是一個窮學生,什麼也沒有。如果劉秀後來沒有遇到西漢末年的亂世,沒有造反,他想要有所作為,是很難的。而當時的陰麗華,不但長得非常漂亮,而且還是出生于名門貴族之間的大家閨秀。劉秀想要娶陰麗華,簡直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鵝肉”。

是以說,陰麗華不但是劉秀的初戀,而且是刻骨銘心的“絕望的初戀”。

陰麗華隻是“前妻”,為何劉秀不愛“後婦”,反而對她更疼愛

(劉秀劇照)

劉秀後來造反,在事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他是處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娶陰麗華的。

劉秀雖然跟着劉玄造反,并且在昆陽之戰中,取得了赫赫戰功。但是劉秀的哥哥劉縯卻和皇帝劉玄發生了尖銳的沖突。劉玄忌憚劉縯,而劉縯性格又很剛烈,不知道收斂,是以最終劉玄殺掉了劉縯。

殺掉劉縯後,劉秀的處境就十分微妙。畢竟劉玄對于劉秀來說,有殺兄之仇,而且劉秀又戰功赫赫,是以劉玄同樣忌憚劉秀,也對劉秀起了殺心。

當時,劉秀強忍悲痛,不和哥哥的部下來往,也不表現出悲傷的樣子,還積極地向劉玄表忠心,這樣才躲過了劉玄的繼續追殺。不過,劉玄雖然沒有殺劉秀,但是他解除了劉秀的兵權等一切權力,讓他當一個閑人。

劉秀也就在這個時候,回到了家鄉南陽,迎娶了陰麗華。可以說,劉秀迎娶陰麗華的時候,是處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陰麗華對劉秀可以稱得上是雪中送炭。

并不是說陰麗華給予了劉秀多大的軍事支援,更重要的是,陰麗華在精神上給予了劉秀極大的撫慰,給予了劉秀極大的信心。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初見”,人生更美好的又是“雪中送炭”,陰麗華給予劉秀的,全是美好的東西。

陰麗華對劉秀還非常忠貞。

劉秀離開陰麗華娶了郭聖通以後,陰麗華并沒有是以就另嫁他人。盡管她可以說已經被劉秀“休棄”了,也得不到劉秀的消息。但是她并沒有是以就另嫁他人,而是一直為劉秀守住了自己。這種忠誠,也是古代女子最美的品德之一。

陰麗華隻是“前妻”,為何劉秀不愛“後婦”,反而對她更疼愛

(郭聖通劇照)

除了忠誠的美德,陰麗華還有謙讓的美德。

古代皇帝如果隻有一個妻子,也就沒有後宮争鬥。但是,古代皇帝為了展現自己的權威,滿足自己的私欲,是以在後宮囤積了非常多的女人,形成了三宮六院的格局。但是後妃多,沖突自然就多起來。再加上女人的心眼兒本身就比較小,是以所鬧的沖突會更大,後宮争鬥就成了必然。

很多時候,皇帝常常被後宮争鬥搞得心力憔悴。比如唐高宗李治就被他的後宮争鬥,搞得頭大。他有腦袋經常發昏的毛病,可以說與後宮争鬥不無關系。

是以對于後妃來說,謙讓就是她們最好的美德之一。

而陰麗華恰好就有寬厚謙讓的美德。劉秀在确立皇後的時候,認為陰麗華是原配,應該由她來當皇後。但是陰麗華卻認為,她沒有為劉秀的江山立過什麼大的功勞,再加上當時她又還沒有兒子,是以她謙讓了,并且極力推薦郭聖通。

陰麗華的謙讓,再一次增加了劉秀對她的好感,讓劉秀發現了她身上的美德非常多,是以更加堅定了要立她為皇後的決心。

不過,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真定王劉楊造反了。

劉揚造反,可以說打亂了劉秀的部署。當他平定了劉揚造反以後,本來他打算立陰麗華為皇後,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改變主意,立郭聖通為皇後。因為他要通過這個辦法,安撫郭聖通的娘家人。畢竟劉秀剛剛建國,國家不定,朝廷不穩,如果對郭聖通的娘家人打擊得太厲害了,必然會引起社會巨大的動蕩。是以劉秀違背自己的想法,選擇确立郭聖通為皇後。

不過,他選郭聖通為皇後以後,心裡對陰麗華的愧疚和疼愛,又增加了一層。

最後,當郭聖通看不慣劉秀和陰麗華秀恩愛的時候,就開始鬧脾氣。劉秀本來就不想立郭聖通為皇後,幹脆以這個為借口,廢掉了郭聖通。并且為了保持江山的穩定,也同時廢掉了郭聖通的兒子,把陰麗華的兒子扶起來,立為太子。

總之,雖然陰麗華是“前妻”,但是由于她是劉秀的初戀,刻骨銘心的初戀,又在劉秀最艱難的時候和劉秀走到一起,再加上她身上有着忠貞和謙讓的美好品德,是以,她這個“前妻”得以重新成為“現妻”,并且實作了人生最大的成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