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夫妻親密關系中,這種“冒犯”最緻命

作者:怪怪

Rock楊磊曾在脫口秀表演時爆過一句經典吐槽:

「人類最大的愛好,就是看别人搞對象。」

當時的他應該不會想到,自己如今也會成為「被看」的一員。

去年,國内首檔離婚綜藝《再見夫妻》意料外的高品質,讓不少觀衆都對它的姊妹篇《春日遲遲再出發》充滿了期待。

夫妻親密關系中,這種“冒犯”最緻命

七名離異的單身男女,将結伴開啟為期四個周末的「春日之旅」。他們帶着各自的傷疤而來,有些已年久結痂,有些還血淋淋的,記憶猶新。

離婚的原因多種多樣:第三者、賭博、疾病、感情淡漠……這其中,最「離譜」的非rock莫屬了。

為什麼離婚?

因為他不喜歡前妻給自己過生日。

夫妻親密關系中,這種“冒犯”最緻命

盡管他提前明确地告訴她,隻想兩人一起慶祝,前妻還是會悄悄地準備生日party,給他制造驚喜。

是不是聽起來挺無厘頭的?為這種「過生日」的小事離婚,也太草率了吧。

意外的是,不少觀衆都跟rock産生了深深的共鳴,彈幕紛紛刷屏:「我也是這樣!」

與其說,這是夫妻倆對儀式感在觀念上難以調和的差異。不如說,這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邊界感」的冒犯。

夫妻親密關系中,這種“冒犯”最緻命

何為邊界感?

往小了說,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

往大了說,是捍衛自己底線的能力。

每個人都有讓我自己舒服、個人空間不被侵犯的權利,即使你是我的夫妻,也不該強迫我去做我反感的事。

讨厭大張旗鼓過生日的人,不在少數,這并非是一種「矯情」,有些人隻是天性喜靜,不愛熱鬧罷了。

而rock的前妻作為他曾經最親密的人,面對丈夫的偏好,她的決定不是尊重,而是——我要改變你的想法。

在傳統的婚姻關系裡,「結了婚就不分彼此」似乎是約定俗成的道理。要在兩人中間畫上一條無形的界限,就相當于疏遠和冷淡的标志。

是以,在很多失衡的婚姻關系裡,冒犯者的「越界」往往是無意識的。

你能說,rock的前妻為他舉辦派對不是出于愛嗎?當然是。

隻是在這場精心布置的熱鬧裡,最快樂的人那個人并不是rock,而是她自己。

當掌控裹上柔情,再披上一層「為你好」的糖衣,想要拒絕和掙脫的那個人就顯得有些「不識好歹」了。

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怎麼能不開心呢?

就算不開心,你為什麼不能為我忍一忍呢?

這種時候,被「冒犯」的那個人,很難義正言辭地回怼一句:我不樂意!

說了,就是沒良心,就是冷漠。

親密關系中的這種「冒犯」,往往是隐秘和窒息的。

也許,過生日隻是最後一根稻草,前面已經累積了無數類似的事件:「我覺得好的東西,你也一定要覺得好。」

殊不知,這種「不分你我」、讓對方不舒服的愛,就是一種變相的掌控和壓迫。

夫妻親密關系中,這種“冒犯”最緻命

「人間清醒」大張偉對rock離婚的了解

而一個對他人邊界感不尊重的人,往往也是沒有自我邊界感的人。這類人即使早已成年,也是精神上的「巨嬰」。

他們常常把個人空間與公共空間混為一談,把自己的意願與他人的意願強行捆綁。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笃信:進入婚姻就一定會失去自我?

因為當資訊秒回、随時随地報備、手機任意檢視、工資必須上交,這些成為衡量婚姻品質的标準,我們不得不畏懼:

難道所謂的真愛,就一定要不斷讓渡自我的空間和自由嗎?

難道好的婚姻就是一個人強行要求另一個人與自己保持高度一緻,甚至巴不得合二為一嗎?

這些人們鼓吹的「親密無間」,其實都是一種越界的、不健康的相處模式。

一段關系能否長遠,不在于比對度,而在于成熟度。

而擁有清晰健康的邊界感,就是成熟的愛的标志。

再親密的夫妻,如果不懂得尊重對方的獨立人格,尊重對方獨處的權利,那麼這段關系一定會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衡、直至崩潰。

夫妻親密關系中,這種“冒犯”最緻命

但歸根究底,一段親密關系中,有些人為什麼會缺乏邊界感?

因為缺乏愛。

在成長過程中沒能得到正向關注與鼓勵的人,常常會有這樣一種心理暗示:我不配得。我不夠好。

哪怕在外人眼中,他們已經是妥妥的高品質人類。

《春日遲遲再出發》中的女嘉賓劉力绮就是如此,博士在讀、高校任教、樣貌端正。

可即使優秀如她,卻是個不敢建立邊界感的人。生怕表明底線,就會失去現有的愛。哪怕這份愛,從頭到尾充斥着背叛。

劉力绮的丈夫是她的初戀,從戀愛到離婚整整十年。這個陪他從校園走向婚姻的男人,在妻子坐月子期間,出軌了。

更令人絕望的是,通過比對聊天記錄和電影票根,劉力绮崩潰地發現:他們之間,一直有不同的第三者出現,且早在度蜜月時就開始發生了。

本該屬于兩個人的電影,總有第三個人看過。前夫帶她去看的每一場電影,她永遠是「第二場」。

夫妻親密關系中,這種“冒犯”最緻命

不是沒有過離婚的念頭,可當身邊人都不支援她的決定時,劉力绮選擇了忍耐。這一忍,就是四年。

直到對方玩大了,玩到自己面前,她才狠下心做了決斷。令人驚訝的是,離婚一年後,她至今還在不停地反問自己:我,是不是做錯了啊?

劉力绮至今仍記得一次中學同學聚會,一個男生無意間說那句話:

我發現,我們班每個男孩暗戀的女生,身邊陪她的那個人都是你哎。

說白了,她總是别人光彩青春的陪襯,是那個最不引人矚目的女孩。盡管她後來出落得亭亭玉立、讀到博士,還是沒能擺脫那份心底的自卑感。

她不會愛自己,凡事也不是以自我感受為先,而是更在意他人的看法。

因為前夫的一句「你腿好粗」,她直到離婚後才開始穿短裙。

自我意識薄弱、沒有清晰邊界感的人,總是習慣了忍耐和讓步,哪怕是維持着被愛的幸福假象也好。

以至于在孩子出生後,有親戚當着劉力绮的面脫口而出:「怎麼這個孩子長得像媽媽啊!」(言下之意:像媽媽醜) 她也不敢正面地駁斥一句:難道不該像媽媽嗎?

以至于老公已經累積了無數次出軌前科,她還念念不忘:他脾氣很好、也顧家,他隻是控制不住自己而已。

她不敢去直面自己的情感需求和底線,而允許别人越界,這個行為的本質就是在消耗自己,取悅他人。

一個人越是不尊重自己,不愛自己,不懂得捍衛自己的邊界底線,别人就越會肆無忌憚地去抨擊和傷害你。

因為對方知道:你是不敢反擊的。

夫妻親密關系中,這種“冒犯”最緻命

喬治·戴德在《自我邊界》一書中提出:所謂邊界,就是讓你的事歸你,我的事歸我。

反觀另一個女嘉賓莫非的處理方式,就很堅定地捍衛了自己的邊界感。

夫妻親密關系中,這種“冒犯”最緻命

與初戀相愛7年,結婚2年,在發現丈夫開始愛好賭博後,十分想要孩子的莫非默默吃起了避孕藥——她提前規避了,讓孩子出生在一個有「潛在威脅」家庭中的可能。

當丈夫在欠債後質問她:「為什麼隻是我媽媽在幫我還,你都不幫我?」,莫非毅然選擇了離婚。

夫妻親密關系中,這種“冒犯”最緻命

邊界感的存在,正是為了脫離過度犧牲和避免自我損耗。

出軌是你的問題,不是我該反思的。

賭博是你的問題,我沒義務替你還債。

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力去捍衛自己的舒适區——我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當然,前提是:我的需要,不是建立在強迫你的基礎上。

夫妻親密關系中,這種“冒犯”最緻命

也有很多人會疑惑:在親密關系中建立邊界感,是否意味着不夠愛,或是疏遠冷漠?

恰恰相反。

邊界感越清晰的關系,幸福指數才會越高。

在夫妻真人秀《幸福三重奏》裡,謝楠就曾說過:

兩個人根本上是兩個獨立的個體,要給彼此留白間, 親密關系與自我邊界并不沖突。

丈夫吳京也同樣看得通透:

如果她失去自我,天天圍着我轉,她自己不快樂了,我還有什麼好果子吃呢?

說到底,成熟的愛不是合二為一,也不是親密無間。而首先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再是相愛的兩個人。

我們有着各自的愛好、口味、獨處空間,但并不妨礙我們相愛;

同樣,不管我有多愛你,你有多疼我,我們在一起多久,都不該成為你幫我行使某項權利的理由。

「親密有間」,才能減少互相之間不必要的撕扯與内耗。

邊界感看似冷漠,其實時間久了會特别舒服、輕松。因為我們都早早擺出了自己的底線和原則,做好了不在情緒上過度消耗自己、也不懼怕一段糟糕關系瓦解的心理準備。

如何在親密關系中建立起清晰健康的個人邊界?不妨從這幾點開始做起:

1、認可自己的重要性與價值,提升主觀意識的強度。你值得,因為你存在着。

2、明确自己在生理、情緒和經濟上的底線,一旦對方越過這條線,就真誠勇敢地發出信号。

3、不要太過随和,适當地展露「攻擊性」,絕不是沒禮貌。

4、邊界感一定要清晰,不能模棱兩可。該自己負責的,不指望他人。該對方負責的,也絕不摻和。

要知道,隻有在健康「邊界」的基礎上能長期共存的關系,才是值得我們去付出和捍衛的親密愛情。

因為一切有關尊重與愛的事,從來不是小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