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最後的自梳女:照料陳嘉庚9年,李光耀兒女皆由她帶大第一批自梳女:終生不嫁,自食其力最後的自梳女:南洋求存,安享晚年結語

作者:劉白惜

如今催婚這事成了普遍現象,每個“上了年紀”的年輕人,幾乎都會遭到長輩們日複一日的“親切問候”。

一些老一輩人更是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等等封建禮教觀念視作天經地義,認為這是祖宗之法不可違,年輕人中出現的不婚族,便被他們視做異端。

但這種 “天經地義”,立不住腳。早在明清,那個人們十五六歲便結婚生子的時代裡,我國的不婚族便出現了。

這群别号“自梳女”、“烏衣隊”的群體,在她們面臨封建禮教壓迫時,并未選擇順從,而是用自己的一生去對抗這樣的“天經地義”。

這群傳奇女子的故事還要從那時的社會現狀說起。

中國最後的自梳女:照料陳嘉庚9年,李光耀兒女皆由她帶大第一批自梳女:終生不嫁,自食其力最後的自梳女:南洋求存,安享晚年結語

“三天打爛五條花木棍,四月跪爛九條繡花裙。”這首歌謠描述了封建婚姻中女子的艱難處境。

在古時,女子地位低下,隻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三從四德”等封建禮教便要失去自由。

面對如此情況,明清一些順德女子站了出來,相約不嫁以做對抗。

這群女子便是自梳女。

中國最後的自梳女:照料陳嘉庚9年,李光耀兒女皆由她帶大第一批自梳女:終生不嫁,自食其力最後的自梳女:南洋求存,安享晚年結語

古時女子出嫁,長輩會将其頭發梳直,再挽成盤,以作嫁為人婦的象征。而自梳女們,則自行梳直頭發,挽成少婦髻,再宴請鄉裡,當衆立下此生不嫁的誓言。

自梳女敢如此行動,與明清時商品經濟發展密切相關。明代時順德紡織産業開始興起,到了清代中後期,順德絲織品出口更是為全省之冠。

在古籍《浙江通志》上有這麼一段話:“明萬曆時嘉善縣紡織為紗,織之為布者,家戶習為恒業……男婦或通宵不寐。”足見當時紡織業的火爆。

紡織産業的發展使得用工需求猛增,作為紡織業的主力軍,女子在當時獲得了穩定的崗位,據《順德縣志》記載,順德紡織業巅峰時,容桂有絲廠十多家,而女勞工數以萬計。

物質獨立讓女子可以不再依賴他人生活。于是,一些女子選擇成為自梳女,立下終生不嫁的誓言,以此避免婚後的悲慘處境。

中國最後的自梳女:照料陳嘉庚9年,李光耀兒女皆由她帶大第一批自梳女:終生不嫁,自食其力最後的自梳女:南洋求存,安享晚年結語

縣志記載,明末順德一家紡織廠裡有一千多名女工,其中八百多人都是自梳女。

即便經濟獨立,自梳女中也有被迫出嫁的,但她們有着一套應對方法——“不落家”。

自梳女被迫出嫁時,會穿好不易撕開的連體衣,并随身攜帶剪刀,以圖洞房時讓新郎不敢造次,附近其他自梳女也會将房間團團圍住,隻要女子高聲求救,就會破門而入,以保萬無一失。

如此熬過三天,女子便可用回門的理由離開夫家,雖然名義上還是夫家的媳婦,死後也可葬在夫家,但幾乎不再和夫家聯系。

中國最後的自梳女:照料陳嘉庚9年,李光耀兒女皆由她帶大第一批自梳女:終生不嫁,自食其力最後的自梳女:南洋求存,安享晚年結語

清代嶺南三大家之一的屈大均便遇到過“不落家”,自梳女的堅決反抗讓屈大均隻能一邊哀怨“介推惟負母,弘景未歸妻”,一邊另娶小妾來傳宗接代。

遠離封建婚姻的自梳女們,有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

她們自稱姑婆,結拜為姐妹,一起住在自建的姑婆屋中,如家人般互相照顧,一同分擔各類事務,平日除了做工養活自己,還拿工錢補貼娘家。

依靠自食其力,自梳女們不用如尋常女子般看他人眼色行事,享受着自己的自由。

中國最後的自梳女:照料陳嘉庚9年,李光耀兒女皆由她帶大第一批自梳女:終生不嫁,自食其力最後的自梳女:南洋求存,安享晚年結語

但自梳女的自由,挑戰了封建禮教的底線,這引發了人們的恐懼,于是形成了種種規定來壓榨她們的自由。

當女子自梳立誓後,便終生不得反悔,即便遇見心儀者,也隻能繼續呆在姑婆樓裡獨自忍受,否則将遭到所有人的抵制。

電影《自梳》中,主角意歡為避免嫁給不喜歡的人而自梳,後面遇見良人隻能偷偷在一起,意外懷孕後,更是拿鐵絲來刮宮堕胎,若是被發現會被浸豬籠當衆殺死。

中國最後的自梳女:照料陳嘉庚9年,李光耀兒女皆由她帶大第一批自梳女:終生不嫁,自食其力最後的自梳女:南洋求存,安享晚年結語

即便自梳女沒違誓,也要承受許多歧視。

在外做工抛頭露面,會受到男人嘲笑,也會被同性擠兌。她們平時隻能穿着黑灰衣服,打扮樸素,以示不為他人裝扮,否則便會引來非議,是以她們也被稱為“烏衣隊”。

居住地更是男人的禁地,親如父兄也不可踏入院門半步。

當自梳女年老時,則連入土的地方都很難尋到。終生未嫁的她們被視作不詳,會影響風水,是以不能死在娘家埋入宗墳,連村莊附近的土地也不能用。

大多數亡故自梳女都由同伴處理,送入河流或者埋屍荒野,被稱為“淨女”。

其中一些自梳女會選擇買門口,結陰婚,以圖死後埋入他人墓地。

中國最後的自梳女:照料陳嘉庚9年,李光耀兒女皆由她帶大第一批自梳女:終生不嫁,自食其力最後的自梳女:南洋求存,安享晚年結語

但這個過程,卻充滿屈辱,不但要花錢與死人結婚,而且還要遭受對方的盤問,直到對方心滿意足,才能獲得與死人結婚的資格。

之後更是要定期交錢問候,否則便會被趕出家門,失去入墓資格。自梳女受盡千辛,才得以換個“門口”。

在那個時代,自梳女們沒能徹底逃脫封建禮教的壓迫,但她們付用盡全力追尋自由的精神值得敬佩。

中國最後的自梳女:照料陳嘉庚9年,李光耀兒女皆由她帶大第一批自梳女:終生不嫁,自食其力最後的自梳女:南洋求存,安享晚年結語

随着女性地位的逐漸提高,自梳女慢慢成為曆史。如今全國隻剩下為數不多的自梳女,其中最年輕的都已臨近百歲。

其中之一的梁潔元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去冰玉堂給長生牌上香。冰玉堂建在1948年,由南洋歸來的自梳女們所建,讓大家有個家。

隻是随着時間流逝,長生牌上的姐妹們,一個個離去,曾經300多個名字,如今還在世的隻餘下12個,她們是中國最後的自梳女。

中國最後的自梳女:照料陳嘉庚9年,李光耀兒女皆由她帶大第一批自梳女:終生不嫁,自食其力最後的自梳女:南洋求存,安享晚年結語

在梁潔元的回憶裡,她們這些最後的自梳女,與前輩有着不一樣的情況。

自梳女從明代起到清末民初在沿海一帶都極為活躍,據縣志記載,當時順德女性四十萬人,自梳女便超萬人,同時收入也高于男性:“容奇、桂洲、大良一帶,缫絲女工和童工日薪一進制二毫至三毫,男工一進制至一進制餘。”

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戰亂導緻沿海紡織業衰落,絲廠倒閉後,大量自梳女失業。失去經濟來源的自梳女們隻能另尋他路。

“當時打仗,日本人進村,我大哥吓破了膽子,死掉了,嫂子也去了香港做工,兩個侄兒,一個4歲,一個6歲,我要是嫁人,父母帶着兩個孫子怎麼辦?”

中國最後的自梳女:照料陳嘉庚9年,李光耀兒女皆由她帶大第一批自梳女:終生不嫁,自食其力最後的自梳女:南洋求存,安享晚年結語

在梁潔元的講述裡,她選擇自梳的原因,一是要幫襯家人,二是對生育的恐懼,她母親生了12個子女,活下來的不過4個。

“閻羅王和人就隔了一張紙,當時又沒有剖腹産,難産死掉很多,聽說生孩子也很痛苦,我就想不要嫁了不要嫁了,好多人來找我結婚,我說你走掉吧,我不嫁人。”

而另一位自梳女黃瑞雲,則開玩笑的說自己當自梳女并非自願:“我家兩個媽,十一個姐妹,我排第五,爸爸說,以後分家産男的有,女的沒有,那我留着幹嘛?我靠自己,我走了,我跟八姑太(梁潔元)還不一樣,她年輕時那麼靓,好多人愛,為什麼不結婚?有人愛就結婚啊,我是沒人愛嘛,靠不了爸媽又沒人要,那就當自梳女喽。”

中國最後的自梳女:照料陳嘉庚9年,李光耀兒女皆由她帶大第一批自梳女:終生不嫁,自食其力最後的自梳女:南洋求存,安享晚年結語

村長黃松開則說:“當時農村家庭相似,多為收入少、子女多,我姑姑黃麗金,15歲就去了南洋,沒有人反對她自梳,爺爺奶奶都願意她去外面賺錢幫補家庭,不去賺錢,家裡更困難,很多老人都這樣想。”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梳女們便紛紛湧入南洋,為自己、為家人求生存。自梳女大多沒什麼文化,去往南洋後,幾乎都是從事女傭的工作。

中國最後的自梳女:照料陳嘉庚9年,李光耀兒女皆由她帶大第一批自梳女:終生不嫁,自食其力最後的自梳女:南洋求存,安享晚年結語

談及這段經曆,梁潔元并未說太多自己的事,反而頻頻提起她們這批人中最亮眼的人物——歐陽煥燕。

歐陽煥燕曾為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做了四十年的女傭,一手帶大了他的孩子,是以常見于報端。

但梁潔元說道:“歐陽姑太一開始沒在李光耀那,而是在陳嘉庚家裡幹活,幹了9年,後面日軍侵略新加坡,陳家回重慶,李光耀的媽媽請她去家裡做工,她才和姐姐去了李家,一幹就是40年。”

中國最後的自梳女:照料陳嘉庚9年,李光耀兒女皆由她帶大第一批自梳女:終生不嫁,自食其力最後的自梳女:南洋求存,安享晚年結語

歐陽煥燕18歲時就自梳和姐姐去南洋做女傭。第一份工作是在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家裡。陳嘉庚離開時,因姐姐還在新加坡,歐陽煥燕就未跟随離開。

之後受邀去到李光耀家中,歐陽煥燕便在此陪伴這家人四十餘年,那時李光耀還是一名律師,遠未到日後的顯赫程度,大兒子也出生不久,沒誰想到這孩子以後會成為總理。

在這40餘年裡,歐陽煥燕“負責湊仔(帶娃),二姐煮飯”。

中國最後的自梳女:照料陳嘉庚9年,李光耀兒女皆由她帶大第一批自梳女:終生不嫁,自食其力最後的自梳女:南洋求存,安享晚年結語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從蹒跚學步開始,由她一直照料到出國留學。歐陽煥燕與孩子們感情很好,接送時孩子都是跑過來挽着手,笑着叫燕姨,講自己遇見的趣事。

歐陽煥燕也很喜歡這些孩子,将孩子們的喜好記在心裡,常起早去買新鮮菜,讓二姐為孩子們做好吃的飯菜。

當歐陽煥燕在回國後,李家的孩子也常常寄來禮物與信件問候,李玮玲曾在寄來的一張全家福後寫到:您是我們成長歲月中美好的記憶,我乘此良機,向您說一聲“謝謝”!

李顯龍也曾托大使館的人,專門送燕窩給她。現在歐陽煥燕家中依舊放着當時與李家人的各種合照。

中國最後的自梳女:照料陳嘉庚9年,李光耀兒女皆由她帶大第一批自梳女:終生不嫁,自食其力最後的自梳女:南洋求存,安享晚年結語

對這最後一批自梳女而言,如歐陽煥燕這般将孩子帶大并不少見,談及自己的帶娃經曆,梁潔元說道:“第一個主人姓岑,一帶就帶三個孩子,帶到他們長大成家,我帶大的岑家女兒,結婚又生了兒子,也是我帶。”

黃瑞雲邊聽回憶邊打趣道:“一般人問她做過什麼,第一句話都是我帶大了12個小孩,她說這句話時,本人是非常自豪的。”

回憶女傭經曆裡記憶深刻的事情,梁潔元談到一次雇主孩子生病的事。

那個孩子突然全身發癢脫皮,梁潔元着急地到處找法子,最後才在一位老婆婆幫忙下解決,“她說這是胎毒,拿半斤臘梅花煮水洗澡就好了,我一試,真的好了,當時太吓人了。”

中國最後的自梳女:照料陳嘉庚9年,李光耀兒女皆由她帶大第一批自梳女:終生不嫁,自食其力最後的自梳女:南洋求存,安享晚年結語

因為認真負責的品行,這批南下的自梳女很受雇主歡迎,梁潔元回憶:“主人家對我很好,他們吃啥我吃啥,出門喝早茶也喊我同去,我帶過小孩有長大定居澳洲的,現在還回來看我,問我夠不夠錢花。”

談了過往,在談及腳下這座冰玉堂時,作為照管者的梁潔元頗為感慨:“世道不一樣了,現在可以和家人一起住了,二樓以前全是姑婆們的床鋪,現在都拆了,有的住自己的,有的和親人一起,還有自己買屋住的,等閑時就來這喝茶聊天。”

中國最後的自梳女:照料陳嘉庚9年,李光耀兒女皆由她帶大第一批自梳女:終生不嫁,自食其力最後的自梳女:南洋求存,安享晚年結語

梁潔元還表示,大家都簽好了遺囑,等都不在了就把這裡捐出去。并感慨沒有自梳女了是好事:“以後都沒有了(自梳女)嘛,留着幹嘛?現在人真好啊,神仙一樣的生活,女孩子可以不用再當自梳女了。”

在問及後不後悔時,老人灑脫地說:“有什麼好後悔的,即便結婚嫁人,生了孩子,也是有好有壞,誰說得準呢?一輩子靠自己挺好。”

中國最後的自梳女:照料陳嘉庚9年,李光耀兒女皆由她帶大第一批自梳女:終生不嫁,自食其力最後的自梳女:南洋求存,安享晚年結語

從明清時第一批自梳女,到現在最後的自梳女。不同時代的她們有着不一樣的自梳理由,卻都在用行動,去争取想要的生活。

如今時代,已經不會再出現自梳女了,經濟獨立為女性提供了選擇的權利,立誓才能換來自由在如今也不再适用,這讓婚姻成了一道選擇題,而非必做題。

無論選擇獨立自在,還是選擇與子偕老,隻要在追尋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足夠了,不必去管他人言語。

人生本就是各自下雪,各有各的皎潔與晦暗,自梳女們願意頂着或明或暗的大雪一直往前走,隻是去做自己,這足夠讓人心生敬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