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畢加索和公牛》
畢加索最初畫出的是一頭身肥體壯的公牛,緊接着他又畫出第二稿和第三稿,那頭牛仍是體态豐滿。他一張接一張地畫下去,但是那頭牛卻變了模樣,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瘦……為了完成他那頭由一條線構成的牛,

他竟然數易其稿,畫了各種各樣的牛。當你看到那條線時,你簡直無法想象它曾花費了畫家多少心血。有些畫看上去似乎一無所有,其實卻包含着一切。
這幅公牛圖的演變過程,就是典型的一例。每一稿都有其獨特的含義,而每一含義又導向另一種形式的真實。保留下來的線條包含了我們說“公牛”二字時所想到的一切。
2.《水鹿》
很久很久以前,在台灣島上居住着一位名叫奧薩普的老婆婆,她善良和藹,因長年辛苦勞累導緻雙目失明。即便如此,老婆婆還是每日上山勞作,山裡的小動物們都很喜歡她,
時不時會幫助老人摘蘑菇。老人的鄰居家住着兩個頑劣無情的兄弟,他們經常出入山林,驚吓傷害小動物以此為樂,還捉弄奧薩普老人家。
不久,兄弟倆打傷一頭小鹿的腿,還對其百般虐待。老婆婆出面制止,反遭兩兄弟的嘲笑和欺負,更被搶占了椰子園裡的椰子。老人家傷心落淚,這時一頭擁有神力的水鹿出現,聲稱要改變兩兄弟的惡行。
3.《潑水節的故事》
此片根據傣族新年上互相潑水祝福的傳說改編,是一部具有濃郁少數民族特色的影片。故事說的是古代的傣家居住在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但是一個惡魔霸占了水源。
寨子一位聰明美麗的姑娘探求到除去惡魔的方法,用自己的生命重新奪回了水源。從此傣家人有了新年潑水祈福的風俗。古時候,有七個美麗的少女,她們有一顆善良的心。她們的父親卻是一個十惡不赦的魔王,他的名字叫捧麻點達拉乍。這個魔王經常用他的魔法,給西雙版納人帶來災禍。善良的七姐妹非常同情受苦受難的傣家人。她們一心要為傣家人除去這一禍根,便暗中設下計策,決心殺死魔王,為民除害。哪知當魔王的腦袋落地時,便四外燃起大火,燒毀了傣家人的竹樓和莊稼。
七姐妹為使傣家人免受滅頂之滅,她們互相輪流抱着像一個大火球般的魔王的頭,它就是罪惡的火種。當她們傳抱到第99天時,正逢傣曆新年,大火終于被七姐妹制服了。大火熄滅了,傣定人得救了,七姐妹才得以喘氣和休息。于是她們互相潑水,沖洗各自身上的髒物,同時也表現了她們的歡樂之情。後來,傣家人為紀念這七個大義滅親的好姑娘,便在傣曆新年時。用潑水來共度節日。傣家人以此表達對造福于後人的七姐妹的敬仰、感激之情,同時表達傣家人在除舊迎新時的互相關心與祝願。
4.《濟公鬥蟋蟀》
南宋時,在羅丞相府内做木匠的張煜,得知羅公子鬥蟋蟀赢了許多銀子, 好奇地去偷看羅公子的那隻蟋蟀。不 料剛揭開盆蓋,蟋蟀就逃掉了。羅公 子大怒,打了張煜一頓,還要他三天 之内賠償蟋蟀,否則就要他的命。張 煜走投無路,被迫投河自殺,恰巧被 濟公救起。
濟公佛法無邊,他知道張 煜口袋裡還剩三文錢,拿去買了一隻 半死的蟋蟀,便去找羅公子,揚言他 的蟋蟀能鬥大公雞。羅公子就命家丁 抱來一隻大公雞與他打賭,結果小蟋 蟀鬥敗了大公雞。羅公子願化五百兩 銀子将他的蟋蟀買下。濟公就将銀子 周濟張煜,讓他自謀生路。
羅公子得 到了這隻神奇的小蟋蟀後十分得意, 視若珍寶。一次蟋蟀跳出盆外,他急 忙追撲,蟋蟀卻鑽到地下。羅公子命 人把地磚全部掘起,而蟋蟀的叫聲又 從牆根傳來,羅公子又命人挖牆拆屋 。蟋蟀叫聲在哪裡,他就拆到哪裡, 結果整個丞相府倒塌了。作惡多端的 羅公子被壓在裡面,受到濟公的懲罰 。
謝謝大家的閱讀!!記得關注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