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谷多牧業有限公司牧場。實習記者 楊婧瑤 攝
雲南網訊(實習記者 楊婧瑤)“哞哞哞……”走進位于廣南縣蓮城鎮那朵村委會雲南谷多牧業有限公司牧場,隻見綠茸茸的小草探出了頭,膘肥體壯的牛群在藍天白雲下悠閑地散步,黃色的皮毛像綢子一般柔順,兩隻彎角青裡透亮,“牛氣”十足,此起彼伏的牛叫聲在這裡奏響了增收緻富的“進行曲”。
廣南縣是雲南省畜牧存欄第一大縣、是雲南省十三五規劃的肉牛養殖基地、肉牛加工基地、農産品集散地于一體的區域。文山黃牛即廣南高峰牛,是當地少數民族培育出的一個地方品種,與槟榔江水牛、獨龍牛、德宏水牛、鄧川牛、中甸牦牛并稱為雲南“六大名牛”。
近年來,廣南縣堅持把高峰牛作為“一縣一業”主導産業進行重點培育,加快形成從生産、加工、銷售和品牌文化建立等全産業鍊開發格局。精準脫貧攻堅啟動以來,廣南縣在加快高峰牛産業培育發展的基礎上,通過“三個依托”,着力在産業覆寫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上下功夫,産業扶貧取得一定成效。雲南谷多牧業有限責任公司便是廣南最大的高峰牛養殖龍頭企業。
“我們養殖的廣南高峰牛,肉質達到國家a3級别,選擇高品質的‘牛種因子’,培育出的雪花牛肉可以賣到3800元一公斤,主要出口北上廣,一年屠宰10萬頭,2萬噸的産量。老百姓養母牛進行繁殖,産下的小牛每頭獲利在4000到10000元左右。今年市場比較好,也比較認可我們高峰牛品質,希望争取在明年将每頭牛價格從2萬元增長到3萬元,這樣每頭牛就多收入1萬元,帶動老百姓增收。”雲南谷多牧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順東介紹道。
據了解,“谷多牧業”位于那朵草場的核心繁育場占地10600畝,建設有文山牛純種繁育8個家系群,并在蓮城、珠琳建有2個文山牛肉肥場,合作養殖社126戶,組建成立高峰牛養殖協會1個,在八寶、南屏、黑支果、舊莫等鄉鎮建設有8個文山牛保種區,為文山牛的保種、選育、提純複壯提供優良的種質資源。
接下來,公司還将做好百姓養殖服務,積極關聯多方力量,解決農戶資金問題,利用文山牛這一地方良種資源優勢,推進搭建建檔立卡貧困戶融入現代産業化發展平台,有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