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林悟道《韓非子-八說》第三十七章 行主令

作者:紅林主人
紅林悟道《韓非子-八說》第三十七章 行主令

紅林悟道《韓非子-八說》 第三十七章 行主令

紅林悟道《韓非子-八說》上一章韓非子告訴君主治國的是非得失應該親自判斷,不應缺位失權由寵臣來決定。韓非子接“食不斷味,樂不定音”的例子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是由寵臣來定,那麼臣子們就會輕視君主而尊重并聽命于寵臣。這樣一來,君主就會寄人籬下,主人變客人。

君主由主人變客人的根源要麼是将君權借給了别人,要麼是自己不行使主體應有的權力,自動放棄。總之是缺位不履職,不做為,亂做為,甚至是假做為。

職責、權力、利益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三者統一于崗位之中。職責是崗位應盡的責任,明确了幹什麼;權力是崗位在職者的權限,是稽核批複推動事物發展的動力,同樣也是負責的證據;利益,自然是崗位在職者履職所得的報酬。我們很多人将利益與權力聯系在了一起,其實利益隻是履職的結果,絕不是權力的附屬品,而這利益也隻是崗位待遇而已,絕不是權錢交易的結果。

不管是不做為,還是亂做為假做為,總之就是既不幹活,也不行權,但卻享受職位利益,更為嚴重的問題就像韓非子所講部門的工作總結與評定都是下屬起草的,上司隻負責讀,這是嚴重的渎職。一地官員渎職為害一方百姓,一國之君渎職可是為害一國百姓,是以韓非子不得不多次提醒君主,“權柄”緊握,不可外借。切不能由主人變客人,客随主便托食于國。縱觀中國曆史,開國之君和盛世之君都親理朝政,日理萬機,而亡國之君一般都是荒廢朝政,不理國事,君權旁落,不辦公,不理事。

韓非子講完君主缺位失權的後果後,又從社會學與人性的角度講解君臣關系,從君臣關系我們也可以看到人類社會關系的客觀性。韓非子說“使人不衣不食而不饑不寒,又不惡死,則無事上之意。”意思是:假使人們不吃不穿而不餓不冷,又不怕死,就沒有侍奉君主的願望了。這顯然是一個假設,也從反面告訴我們君主是社會财富與國家資源的擁有者與配置設定者,臣民的吃穿住行一切所需都是君主配置設定的,當然這種配置設定是依照國家規則進行的配置設定。沒有君主的配置設定,臣民的生活就無法保障,這是基本的情況。

這一論斷,是從人的基本生活所需得出的結論。人類社會就是這樣,這種維系社會基本關系的原因是由人的基本特性所決定,誰讓人要吃要喝要穿要生活呢!人性決定了社會性,社會性決定了人的位置。人不能獨立存在,也不能獨立生活,人終究是群體性動物,離不開群體。人的群體特性又讓社會性成為客觀,也就是說眼前的世俗社會就是真實的社會,我們必須去适應它并努力使之進步完善。

“事上”之為,既是自然界的法則,也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組織形态,完全扁平化的社會組織形式是不存在的,既是是“無政府主義”也不是絕對的平面形式。不管是國家行政體系,還是社會組織,就整個人類社會而言等級化是客觀現實。處在不同層級、不同崗位、不同社會位置,都有其自身的規則與職責,我們身在其位,用好其權,謀好其職就好了。

韓非子對于君主缺位失權結合當下社會現象說道“意欲不宰于君,則不可使也。今生殺之柄在大臣,而主令得行者,未嘗有也。”意思是:意願不受君主要制,君主就無法加以支使。如果讓生殺大權落到大臣手裡,而君命仍得貫徹執行的,那是從來沒有過的。君主沒有了君權,就是普通人,君令自然無法貫徹執行。我們曾說過權力是行政指令推行落實的原動力,沒有了權力,就像汽車沒有了發動機。

【使人不衣不食而不饑不寒,又不惡死,則無事上之意。意欲不宰于君,則不可使也。今生殺之柄在大臣,而主令得行者,未嘗有也。】

權力意味着責任,要為自己的簽字行為負責任。權力是用來管事的,不是用來管人的,權力的本質是推動事物的發展。權力不是利益擷取的手段,反而是利益創造的前提,隻不過這個利益是為百姓創造的,而不是個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