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遺忘的盛世(二) ——宣王中興暴君惡父文治武功逆子妖婦

作者:曆史評說

周宣王姬靜是西周末期的一位賢君。身處于厲、幽兩暴君之間,卻創造了一個長達46年之久的輝煌盛世。不能不說,這是一個偉大的奇迹。宣王之父厲王姬胡因橫征暴斂而失國,客死異鄉。他的兒子幽王更是暴君之集大成者,最終導緻國家覆亡,社稷丘墟。

為什麼周宣王能在暴君父親留下的廢墟中毅然奮起,将周王朝重新打造了一個巍巍新邦?為什麼他又沒能教育和選擇好繼承人,以至于把好端端的國家傳到了一個逆子手中,最終斷送了文、武等先王創下的煌煌基業?這所有的一切,都要從周宣王的那個聲名狼藉的父親——厲王姬胡說起。

公元878年,周夷王姬燮之子姬胡即位,這就是上古三代史書中與桀、纣齊名的大暴君——周厲王。衆所周知的成語“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都與這位聲名狼藉的周王有關。

被遺忘的盛世(二) ——宣王中興暴君惡父文治武功逆子妖婦

周厲王畫像

曆代對厲王的評價絕大多數是負面。

如戰國時的孟子雲:“暴其民甚,則身弑國亡;不甚,則身危國削。名之曰幽、厲,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詩》雲: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 墨子也如此評價厲王:“暴王桀、纣、幽、厲,兼惡天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其賊人多,故天禍之,遂使失其國家,身死為僇于天下,至今不息。” 西漢時的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嚴厲批評厲王:“幽厲昏亂,喪失酆鎬”,還說“幽、厲禮樂崩壞,諸侯力正,轉相吞滅,德不能懷,威不能制。”

由于周厲王在位期間倒行逆施,人神共憤,而且聽不進任何忠言勸谏,反倒獨自坐在火山口上昏昏欲睡。公元前841年,國人終于無法忍受周厲王長期的殘酷統治,國人們在沉默中爆發了。忽然間,一場聲勢浩大的國人暴動迅速席卷全國。怒不可遏的人群擊敗衛隊殺入王宮,厲王倉皇而逃,不知所往。

憤怒的國人攻入了王宮,四下搜捕,遍尋厲王不見,轉而全城搜捕太子姬靜。父債子還,憤怒的人們想要殺了姬靜洩憤!但姬靜早已被忠心耿耿的大臣召穆公将藏了起來,國人得到消息,将召穆公家團團圍住,要召穆公交出太子。

萬般無奈之下,召穆公含淚用自己的親生兒子冒充太子姬靜,命二人易裝,并将假太子交出。國人信以為真,将太子當衆殺死,歡呼雀躍,太子姬靜這才幸免于難。國人們殺了太子,狂怒的國人出了氣,怨憤暫時平息,逐漸散去。

被遺忘的盛世(二) ——宣王中興暴君惡父文治武功逆子妖婦

那個喪家之犬周厲王跑到哪裡去了呢?原來他逃出了鎬京,一路沿着渭水向東狂奔,一直竄過了黃河躲避,躲到了彘地(今山西霍州),他聽說兒子姬靜被人殺了,吓破了膽,再也不敢回來。厲王從此一去不返,在颠沛流離、惶惶不安中度過剩餘的殘生。

厲王逃走之後,一時宗周無主,人心惶惶。天下不可一日無君,前來平息事端的諸侯們商議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但周厲王還活着,又不能廢黜他,隻好推舉召穆公、周定公代行天子職務(一說共伯和代行天子職務),史稱“共和行政”,總共十四年。

在此期間,太子姬靜在召穆公的家中長大。召穆公拉着太子的手,想到自己慘死的兒子,不由得老淚縱橫。召穆公是個賢德之人,他對姬靜進行了系統的教育。他教導姬靜,身為周天子,要以文、武、成、康等偉大先王為榜樣,善待群眾,兢兢業業,克勤克儉,如此才能算是一位稱職的天子。

公元前828年,那位曾經不可一世、與天下為敵的周天子死在了彘。死訊傳出,召穆公、周定公以及諸侯擁立姬靜即位,是為宣王。

宣王即位之後,他吸取了其父厲王的教訓,在召穆公、周定公兩位賢臣的輔佐下,革除了厲王時期的一切弊政,恢複了文、武、成、康的政策,使得周王朝這株行将枯萎的大樹重新長出了新的枝條,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在宣王這位賢君的治理下,周王國再次出現了久違的活力,展現出煥然一新的不同氣象。

被遺忘的盛世(二) ——宣王中興暴君惡父文治武功逆子妖婦

宣王廣開言路,能夠虛心聽取臣下的意見,嚴禁官員A錢和擅自收稅。實行嚴厲的禁酒政策,告誡官員不得縱酒鬧事。經過一番苦心經營,周王朝的内部形勢有了很大的改善,諸侯國們也紛紛前來王室朝見,周天子的威信慢慢得到了恢複。

宣王中興的主要成就在于武功方面,文治方面的政治改革由于貴族的極力反對而難有大的作為。為了解除日益嚴重的外部威脅,周宣王發動了一系列戰争。先後平定了北之猃狁(匈奴)、西之戎狄、東之淮夷、南之楚國的叛亂,開拓了廣袤的疆土。

南征降服楚國後,宣王命為召穆公在謝(今河南南陽)建造住宅、宮室、宗廟及都邑,以報答他的養育教誨之恩。

周宣王除軍事上取得一系列成就之外,在政治上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來恢複天子權威。宣王在位時下令修建宮殿,命仲山甫前往齊國築城,加強東方邊境防禦。宣王還效仿先祖興畋狩之禮,在東都雒邑(今河南洛陽)會見諸侯。

被遺忘的盛世(二) ——宣王中興暴君惡父文治武功逆子妖婦

經過了四十六年的勵精圖治,宣王沒有辜負召穆公對他的教導和期望,終于實作了周王朝的全面複興。在他在位的前期和中期,國家強盛,人民安居樂業。“成康之治”以後數百年,一個新的太平盛世終于再次出現,是為“宣王中興”。

後世史家對“宣王中興”的評價很高。

司馬遷在《史記》中贊歎道:“脩政,法文、武、成、康之遺風,諸侯複宗周。” 著名的大儒董仲舒也說:“夫周道衰于幽、厲,非道亡也,幽、厲不繇也。至于宣王,思昔先王之德,興滞補敝,明文、武之功業,周道粲然複興,此夙夜不懈行善之所緻也。”

都說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但對于厲王、宣王父子又是怎麼解釋呢?父為暴君,子為聖主,也算是一大異事了。但更為奇異的事情還在後面,正是這位賢君,卻培養了以為跟自己父親一樣無道的昏君——周幽王。此君毫無乃父宣王賢德之賢明,而其昏庸殘暴,卻與乃祖厲王是一個路數,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最終甚至導緻西周亡了國。

上賢父而下有逆子,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宣王王後懷胎未滿十月就生下了一個男孩,宣王很憐愛他的柔弱,親自給他取名宮湦(音shēng),又問大臣是何征兆。群臣中有個異士精通占蔔,他回奏道:“如果此子身有殘疾,則于國家無礙;如果完好無損,則有亡國之禍。”宣王大驚,認為這孩子是不祥之兆,打算将其遺棄。大臣仲山甫勸宣王說:“陛下!您的年齡大了,如今也沒有其他子嗣。如果再把這孩子遺棄了,那和國家滅亡有什麼差別呢?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啊!”宣王聽了覺得有理,雖然很難過,但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被遺忘的盛世(二) ——宣王中興暴君惡父文治武功逆子妖婦

在西周末年,宮裡還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傳說,在夏朝時,天降兩條神龍于是天子宮中,他們自稱褒國國君。經太蔔占蔔,殺死或趕走他們都得到兇兆,唯獨收集神龍留下的唾液是大吉。夏王于是下令向神龍禱告,收集神龍留下的唾液,封存于匣中。這個匣子在宮中傳了好幾百年,都無人敢打開。

傳至周厲王末年,好奇的厲王下令打開匣子觀看。他不小心打翻了匣子,導緻神龍的唾液流淌于庭院,無法清除。厲王決定用巫術除去之,便命女子赤身裸體向它大聲呼叫。結果這些唾液忽然化為黑色的蜥蜴,消失在一名七歲童女身上。童女居然未婚而孕,她生下了一個女嬰,她的父母族人很驚恐,遂将生下的女嬰遺棄。

到宣王末年時,有唱歌謠道:“檿弧箕服,實亡周國。”意思是說:賣弓箭的人,會亡了周國。宣王聽到這個預言歌謠之後很厭惡,下嚴令抓捕所有販賣弓箭的人,并不問輕重立即處死。恰巧,有一對鄉下夫婦二人進城販賣弓矢,他們不明就裡犯了罪,趕緊逃命。在逃亡的途中,忽然聽到有個孩子在啼哭,發現原來是個被遺棄的女童,便帶上這個女童一起逃亡到了。後來這個女孩在褒國長大,故而人稱“褒姒”,她的容貌十分秀麗,遠近聞名,被國人認為是國色天香,褒國就依禮将她奉獻給周王。

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782年),宣王病死,太子宮湦即位,是為幽王。褒國人将襃姒進貢入宮,當時幽王後宮妻妾成群,尚未注意到她。幽王三年,幽王在後宮偶然間發現了她,一見而愛之不能釋手,遂為專寵。襃姒生子伯服,幽王竟為了她而廢掉申後及太子宜臼,以襃姒為後,以伯服為太子。太史伯陽聽到這事,頓足歎息道:“禍成矣,無可奈何!”

被遺忘的盛世(二) ——宣王中興暴君惡父文治武功逆子妖婦

褒姒

褒姒雖然美貌,但她從來不笑。幽王欲其笑而無方,很是郁悶。當時國家有制度,如果有外敵入侵王畿,周王舉烽火,諸侯則必須來救。這天,周幽王帶着褒姒在骊山遊玩,為了博取美人一笑,他居然無事點起烽火,周邊諸侯們望見,趕緊帶兵來救。結果卻發現并無敵人,諸侯們狼狽不堪地大罵着回去,褒姒見狀,樂的開懷大笑,幽王也大樂。從此以後,烽火制度名存實亡,諸侯們就算望見烽火,以為是周王戲弄他們,也就懶得來救了。

當時幽王以虢石父為卿,此人奸邪陰險,胡作非為,國人都不服,怨聲載道。虢石父為人佞巧,又貪财好利,但善于阿谀奉承,是以幽王卻很信任他。幽王就是聽了虢石父的建議,是以決定廢去原配申後,還要廢去太子宜臼并追殺之。

聽了女兒和外孫的哭訴,申侯的父親申侯勃然大怒,遂聯合西夷、犬戎圍攻幽王,要為女兒讨個公道。幽王大驚,這才慌忙舉烽火征兵求救,但沒有一家諸侯兵馬趕來救援的。犬戎大軍将幽王殺死于骊山下,虜走了襃姒,還大肆蹂躏了王畿一番,盡取周王室的财寶、物資而去。

被遺忘的盛世(二) ——宣王中興暴君惡父文治武功逆子妖婦

至此,“宣王中興”的所有成果全部煙消雲散,幽王的太子宜臼雖然得以即位,但無法在豐鎬舊地立足,隻得東遷洛陽。于是西周滅亡,遷為東周。嗚呼!這個敗家子幽王的昏聩,比他的祖父厲王厲害的多,不僅敗光了父親宣王的事業,就連祖上光、武、成、康等曆代先王創下的五百年基業也斷送掉了!

縱觀厲、宣、幽父子三代的作為,令人無限感慨。宣王之是以能成就一番事業,主要原因是從小久經艱難,受到了召穆公正确的教育和引導所緻。而厲王、幽王自幼生在深宮中,長于婦人之手,小時候嬌生慣養,長大了驕奢淫逸,即位當了天子之後,胡作非為,又不聽勸谏,最終導緻亡國,這是一個多麼沉痛的曆史教訓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