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羅生門》:人不會放棄美化自己

《羅生門》:人不會放棄美化自己

《羅生門》的故事發生在夏天,實拍也在夏季,因而標明了京都和奈良兩地。

各種條件無一遺漏,可以說是萬事俱備。

隻待我下定決心開拍了。

開拍前,有一天,大映給我安排的三位副導演到旅館見我。我不知來意,一問才知道,他們還是看不懂這個劇本究竟想說明什麼問題,特意前來請我說明一下。

我說:“好好地讀一讀就能懂。我認為我寫得很明白,希望你們再仔細地讀一讀。”我這麼說了,可他們還是不走。

他們說:“我們确确實實下功夫讀了,還是不懂,是以才來拜訪您。”再三要求我給他們解釋一下劇本。

我做了簡單的解釋。

我說:“人對于自己的事不會實話實說,談自己的事的時候,不可能不加虛飾。這個劇本描寫的就是不加虛飾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

甚至可以這樣說,人就算死了也不會放棄虛飾,可見人的罪孽之深。這是一幅描繪人與生俱來的罪孽和人難以更改的本性,展示人的利己心的奇妙畫卷。

諸位說仍然不懂這個劇本,因為它描寫的人性是最不可了解的。如果把焦點集中在人性的不可了解這一點上來讀,那麼,我認為這個劇本就容易了解了。”

聽了我這番解釋,三位副導演中有兩個人了解了,他們表示,會重新讀一下劇本,就告辭了。剩下那位副導演似乎仍無法了解,面帶愠色地回去了。

後來我和這位副導演無法相處,隻好請他另謀高就,這一點,現在想來頗為遺憾。

神佛睜眼,又眷顧了我。

我連《羅生門》參加了威尼斯電影節這件事都不知道。

這完全是意大利電影人斯特拉米傑莉女士看過《羅生門》,了解了此片,進而給予關照的結果。對日本電影界來說,這是突然的沖擊。

《羅生門》:人不會放棄美化自己
《羅生門》:人不會放棄美化自己

電視台在播映這部作品的同時,播出了采訪出品公司經理的錄像。我聽了這個經理的談話,不禁啞然。

當初要拍攝這部作品時,他是那樣百般刁難,看了樣片之後,他是那樣大發脾氣,他說不懂影片要說明什麼問題,甚至把贊成和主持拍攝這部影片的董事和制片人都降了職。

可是電視台記者采訪他時,他竟然觍着臉說,一切都是他的推動,這部作品才得以拍成。

他甚至還說,電影這種東西,過去都是背着太陽拍,這是常識範圍之内的事,然而這部作品是他第一次讓攝制組對着太陽拍攝。

他把别人的成就記在自己的功勞簿上,自始至終也沒提我和攝影師宮川君的名字。

我看着電視采訪,心想,這才是真正的《羅生門》!

當時我隻感覺,《羅生門》裡描寫的人性中可悲的一個側面,就這樣出現在眼前。

人是很難如實地談論自己的。

人總是本能地美化自己——對于這一點,我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然而我卻不能恥笑這個經理。

《羅生門》:人不會放棄美化自己

作者:〔日〕黑澤明,來源:《讀者》雜志2018年第22期,原标題《人不會放棄虛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