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謝在杭一起遊太姥

和謝在杭一起遊太姥

陸春祥 郭紅松繪

和謝在杭一起遊太姥

嵛山島萬畝草場和小天湖 劉學斌攝

和謝在杭一起遊太姥

太姥山勝景 白榮敏攝

出生在杭州的福建長樂人謝肇淛,字在杭,我與他神交已久,他的筆記名著《五雜俎》我至少細讀了兩遍。

1609年二月中旬,謝在杭正好在老家丁憂,期間,他和幾位朋友去遊太姥山,在《遊太姥山記》中詳細寫下了遊玩的地點路線以及當時的心情。現在,我就跟着他去遊太姥。

從容淡定風雨不動

太姥其實是一個人,種藍為生,人們叫她藍姑。有一年,當地發生疫情,藍姑用山上的茶葉熬成湯,救了無數人。太姥積德升仙,成了太姥娘娘,她升仙的地方,就是太姥山,又叫才山。

己亥五月十四上午,陽光熱烈,我們的車子在連片的栀子花叢中盤行,向太姥山核心景區進發,濃郁的花香從窗外鑽進我的鼻子,福鼎的栀子花已經成為産業,有幾萬畝,如此多的栀子花,似乎都帶着太姥娘娘的體香。

現在,我站在國興寺的遺址前仔細打量。七根打磨精制的石柱在藍天下挺立,一株千年蘇鐵依然茂盛,數千平方的遺址,長短不一的石條、石雕、石槽等,雜亂橫陳,古井不波,雜草搖曳。看到這,震撼而略有心痛,寺毀于宋淳祐甲辰年間的一場大火,繁榮和煙滅,似乎隻是瞬間的事。

不知為什麼,從行程看,謝在杭到此曾歇腳一夜,卻隻有短短的一行字:“寺創于唐亁符,故甚宏麗,今其遺址猶存”。我揣摩良久,大概,他寫多了古人事,今天隻想和朋友們開心遊玩,不想再去回憶吧。

遊太姥需要膽量和想象,古藤如柱,蟠蜒絕壁,幽岩秘壑,石壁羅立,你得小心再小心,石頭與石頭之間,也許就是一個深邃的無底洞,底下連着大海,謝在杭就告誡不要亂鑽岩洞:“僧言,往年有新戒墜井者,三日浮屍官井洋而出”。夫妻峰、九鯉峰、金龜爬壁,這些岩石都是太姥山的标志象征,看着它們,你隻會發現自己的想象力枯竭。看,此刻,謝在杭也和我一樣,仔細端詳着眼前這鋸闆峰,兩片鋸開的石闆,薄細而寬大,極好的闆材,另外三片,墨線已經打好,隻等仙人來鋸。

如果僅僅局限在岩石的形象上,那是沒真正看懂太姥山。太姥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她扶危濟困,她給人毅志和力量,她停伫東海邊,日日聽海,看滄桑巨變,觀人世謝替,從容淡定,風雨不動。

而我們,和謝在杭一樣,山川無窮,杖履有限,惟有愛之惜之。

聊白茶喝白茶

從太姥山下來,我們走進山腳的才堡畲族村,藍姑就是他們的祖先,藍溪環繞,河水清澈,遊魚自在。茶園邊,青年男女對着茶歌,高聲入雲。種白茶,喝白茶,在福鼎的畲族人大多集聚在山邊海邊,以茶為業,以海為生。

相傳,藍姑當年救人的茶就是白茶的始祖綠雪芽。此茶早于大紅袍,唐代陸羽的《茶經》、清初周亮工的《閩小記》均有記載。

太姥山一片瓦景區的大岩石下面,有一棵300多年的綠雪芽老茶樹,枝葉茂盛,輕風搖曳,但枝幹并不粗壯,然而,就是這棵老白茶樹,福鼎現今的30多萬畝白茶,均和它有關,它是母樹、始祖。

在福鼎的日子,就是聊白茶喝白茶的日子,時光和淡黃色的茶湯融為一體。

靜坐,吐納,冥想,一盞茶,一盞茶,又一盞茶,一共七盞茶,從第四盞開始,背上額上始有微汗冒出,每盞茶70多毫升,盞與盞之間,是無聲的味腔連接配接,至第七盞飲完,五百毫升綠雪芽入肚,全身大汗淋漓,通體舒暢。

冥想間,我端坐在太姥山頂,面對着太姥娘娘的無限慈祥,試着和謝在杭們愉快交流。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

白茶大鎮點頭鎮,六妙莊園茶的倉儲令人震撼,幾千平方的專業儲櫃,大的可以儲上百千克,小的隻儲數千克,不僅滿足自身需要,也向其他茶戶開放寄存,這就是一個白茶銀行呀,僅點頭鎮,就有三萬多畝茶園,茶葉的存儲顯然至關重要,關乎口味和品質。

車子從六妙莊園再往山頂盤旋,那裡是名氣響當當的紀生緣茶園。老闆紀相炳20多年前在天津創業,靠着小店鋪起家,将白茶賣到了數十個省份,硬是打拼下了福鼎白茶的一片天地。

現今,喝白茶已經是一種時尚,英倫哈利王子大婚時,選用的茶就是福鼎白茶。福鼎80%的人從事白茶行業,福鼎就是白茶,白茶就是福鼎,這隻白茶大鼎,在中華茶大觀園裡,已經舉足輕重。

傳奇嵛山涵養福地

午飯後,謝在杭們登上了摩尼宮邊的石岩船,“憑高四望,海色際天,嵛山、秦嶼諸島出沒波心,若鷗凫乏乏耳”。

此刻,我們的船,正向浮在東海上的那隻海鷗——嵛山島駛去。20分鐘後,嵛山島就在我們腳下。

嵛山島是個傳奇的島,奇在島上有名為日月星的三個天湖,蓄水量達160萬方以上,更稀奇的是,它們都是淡水湖。淡水哪裡來?我相信這一種說法:嵛山島和太姥山,本來是連體,曆史上的地殼運動将它們分割開來,而它們的根依然是一個整體。島上的淡水天湖,再怎麼幹旱,都不會枯竭。山下日光普照,山上雲霧缭繞,不斷的雲霧也是水自然的保護者。

我們在濃霧中靜觀日湖,水清如鏡,微波漾起,湖邊長着鮮靈的各色野花,一株野白合兩瓣低垂,沒有開花的樣子。

藏在山頂的萬畝草場,也是嵛山一絕。這連綿不絕的草場,似乎有讓你置身廣闊無垠大草原上的恍惚。植物學家說,海蝕地貌上生長着如此茂盛的水草,在中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

大海中的牧場,深深藏着自然的諸多秘密,令人遐想無限。草場下方,濃霧罩着星湖不見蹤影,遺憾間,濃霧似乎知我意,星湖漸漸露出清秀溫婉的一角,正贊歎,濃霧又迅速蓋上來,幾番來回,隻見星湖模糊的亮倩身影,始終不見它完整顔容。

除《五雜俎》外,謝在杭還寫有《太姥山志》,我翻讀山志,他顯然沒有到過嵛山,隻是在太姥頂上指點遠望,他一定看不見深藏着的三個天湖,我比他幸運。

夜宿月亮灣清溪閣,淙淙流水,石蛙伴鳴,明月高懸海上,房外成片的豔山姜怒放着白色的花朵,滿閣沁香。

太姥聽東海,白茶鼎中華,嵛山藏天湖。太姥山是福鼎的根,根上長出了茂盛的白茶,天湖則給了白茶以無限的涵養。

(陸春祥,一級作家,浙江省作協副主席,浙江省散文學會會長,著有散文随筆集《字字錦》《筆記的筆記》《連山》等。作品曾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