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大家都知道,水産養殖繞不開寄生蟲。但是随着食品安全的越來越受重視,專業的殺蟲劑,因其劇毒、殘留、污染等原因,已經被列入禁藥和即将被列入禁藥的,都越來越多。即使是可以使用的殺蟲藥物,對魚蝦的體質傷害很大,很容易造成中毒乃至嚴重損失。
中草藥,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的生存曆程中,逐漸認識并積累的豐富經驗的結晶。中草藥在水産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相對西藥來說,中草藥具備諸多的優點:無毒(低毒)、無抗藥性、既治标又治本等等。同樣的,中草藥在寄生蟲病上,一樣可以有很好的表現,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些知識。
文/漁行家 羅後兵
常用魚用抗寄生蟲中草藥
苦楝樹枝葉、槟榔、雷丸、貫衆、使君子、石榴皮、五加皮、楊梅皮、土荊芥、楓楊樹葉、樟樹葉、馬尾松枝葉、辣蓼、苦參、辣椒粉、南瓜子、韭菜、姜,等等。
看到這份名單,大家有沒發覺,即使是殺蟲的中草藥,絕大部分都是人可以吃的!人都可以直接吃的東西,毒性、副作用自然就比西藥殺蟲劑少了很多。中草藥防治寄生蟲,不僅對魚蝦安全了許多,也不存在什麼藥殘、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讓我們來認識它們,如何使用它們防治寄生蟲。
★苦楝樹(苦楝、楝皮、森樹):

苦楝,池塘到處常見,根皮枝葉皆可入藥
①防治魚類隐鞭蟲病、魚波豆蟲病、車輪蟲病,用量為每天45克/立方米水體,用打漿機打漿後全池潑灑,或分成幾捆漚水,或煎汁全池潑灑。
②車輪蟲病治療:用苦楝枝葉30kg每畝,煎汁,全池潑灑。
③本品和貫衆、土荊芥等合用内服,可有效驅殺魚體内的寄生蟲。
④防治魚類的白頭白嘴病,每天用量為15克/立方米水體。煎煮後用藥液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用3天。
★辣椒
每畝水面用幹辣椒粉0.55~lkg+鮮生姜片0.1~2kg,加水10公斤熬成辣姜湯,加入15公斤冷水,全池潑灑,治療小瓜蟲病。
★馬尾松針
馬尾松,以松針入藥
防治錨頭鲺、魚鳋、腸炎、白頭白嘴病。将新鮮帶葉松枝紮成數捆,按每畝15-20kg放入魚池。也可以用馬尾松針15克/立方米水體煎汁,全池潑灑。
★辣蓼
辣蓼,以全草或根、葉入藥。
常用于防治細菌性爛鰓、赤皮病、白頭白嘴和寄生蟲性鰓病、中華鳋、魚虱等
1、每畝水深1米用苦楝樹枝葉(果)、辣蓼各10公斤,切碎煎汁25公斤,加食鹽2.5公斤,搗勻全池潑灑。1次/天,連續3天。
2、每畝水深1米用辣蓼10公斤切碎煎汁25公斤,加入肥皂300克,攪化均勻後全池潑灑。1次/天,連用3天。
★苦參
苦參,以根入藥。
常用于防治真菌性和原蟲類疾病。用量為1.5克/立方米水體,加3倍水煮沸後,用小火煎20—30分後,連渣帶汁一起潑入池塘,每天1次,連用3天。
★貫衆(貫仲、鳳尾草)
貫衆,以根狀莖及葉柄殘基入藥。
内服,用量為(貫衆3.2克+荊芥1克+蘇梗0.6克+苦楝樹根皮1克)/千克魚體重,取幹品加入相當于藥量2倍的水,煎熬至原有水量的一半,倒出藥汁,原藥再煎熬一次,兩次藥汁一起拌入飼料,制成藥料投喂,每天2次,連用6天。可防治魚類的毛細線蟲病等寄生性魚病。
★槟榔(榔玉、大腹子、賓門)
槟榔,以種子入藥。
内服,按飼料量20%的用量,取擯榔的幹品研成粉末,均勻拌入飼料投喂(也可配以2倍于本品的南瓜子混合粉碎後拌入飼料投喂),每天2次,連用7天。可防治魚類的九江頭槽縧蟲病。
★雷丸(雷實、木蓮子、竹苓)
雷丸,以菌核入藥。
内服,用量為(雷丸1.5克十貫衆1.5克十槟榔1.5克十鶴虱1.5克十大黃1克十甘草1克)/千克魚體重,均取幹品粉碎後,加面粉制成藥料投喂,每天1次,連用7天,可防治魚類的毛細線蟲病等寄生性疾病。
★使君子(留君子、王棱子)
使君子,以種子入藥。
内服,按飼料量25%的用量,取新鮮本品配以2倍于本品的葫蘆金搗爛煮水成汁,均勻拌入飼料中投喂,每天1次,連用4天,其中第2~4天用藥量減半。可防治魚類的九江頭槽縧蟲病等。
★土荊芥(臭草、殺蟲芥、虱子草)
土荊芥,以全草入藥。
内服,本品和貫衆、蘇梗、苦楝樹皮按5:16:3:5組成合劑,用量為每次用合劑5.8克每仟克魚體重,加入總藥重量3倍的水,煎至原水量的1/3時,倒出藥汁,再按上法煎第2次,将兩次煎出的藥汁混合後拌入飼料内喂魚,每天1次,連用6天,可殺死腸内的毛細線蟲。
★五加皮(白勒樹、五葉路刺)
五加皮,以全株入藥。
外用浸泡,用量為120~150克/立方米水體,分成幾捆,用繩子捆紮于竹竿上,使其莖葉浸在水中,枝頭露出水面,經6~7天後,寄生于魚體上的錨頭鳋可全部脫落。
★石榴皮(酸榴皮)
石榴皮,即石榴的幹果皮。
浸洗,用量為(本品10克十雷丸10克)/立方米水體,将兩種藥加水煎熬4~5小時後,稀釋至用量濃度,浸洗病魚20~30分,放回池塘3~4天後寄生在魚體上的錨頭鳋會全部脫落。
★楊梅(山楊梅)
楊梅,以枝葉入藥。
外用浸泡,用量為(本品3克+馬尾松3克十樟樹枝葉3克)/立方米水體,紮成幾捆,分别插在池塘中,每天移動1次,可防冶魚鲺病。
中草藥是中華智慧的結晶,當今社會之是以否定傳統的中醫,隻是因為我們懂得不夠多而已。使用中草藥防治寄生蟲,有幾個要點需牢記:
1、 中草藥,相對專業的殺蟲劑安全很多,毒性較低,抗藥性基本沒有。但還是需注意,用量過大還是會中毒的!使用過多還是會産生耐藥性(不是抗藥性,是耐藥性)!是以,千萬不可因為中草藥相對安全就盲目加大用量(飯吃多了都會撐着的),也不可毫無目的性天天亂用。
2、 使用中草藥預防,我們可以根據季節性的寄生蟲病害特點,針對性預防,就能做到事半功倍。比如在車輪蟲多發季節,提前浸泡随處可見的“苦楝”枝葉,泡到沒顔色即更換;容易得魚鲺的品種,可以多準備些楊梅樹、樟樹、馬尾松枝葉(這些都不難找)。這些預防方法不僅安全、成本低廉,而且能真正起到效果。
3、 絕大部分的中草藥,對于寄生蟲是沒有殺滅效果的,起到的是預防和驅蟲的效果。
小瓜蟲病是很多品種的頭号病害,如果使用硫酸銅之類的西藥制劑去殺,會越殺越多。使用生姜加辣椒治療小瓜蟲,效果在水泥池等小水體中非常好,因為生姜加辣椒合劑下池後,小瓜蟲會從魚體上脫落,這時候再大換水,基本就痊愈了。但是,脫落不等于殺死,如果在大水體中,沒條件換水以把小瓜蟲換出去的,過幾天就會複發。
那麼,不友善換水的大水體中,中草藥治療就無用武之地了嗎?不是,我們可以先用生姜辣椒合劑,讓小瓜蟲脫落,然後再适量潑灑殺小瓜蟲的殺蟲劑,這樣,就避免了因為魚體本能分泌粘液,造成小瓜蟲難殺的難題。
大部分中草藥在使用過程中,能起到去除粘液的效果(類似硫酸亞鐵的藥效)。是以,我們也可以在使用專業殺蟲劑的同時,可以使用中草藥去除一部分粘液,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家看懂這個訣竅了嗎?藥,都是有用的,關鍵就看您怎麼用(搭配)而已!
4、 在實踐使用中,各種類型的殺蟲藥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中草藥同樣如此,如何揚長避短,搭配組合,這才是我們要思考的方法。中草藥在水産上的應用,因為其顯著的特點,已經成為趨勢和潮流,也是食品安全的必然選擇。前文提到的苦楝防治車輪蟲,生姜加辣椒治療小瓜蟲,不管是預防還是治療,都有很好的效果。
中草藥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結晶,内容博大精深,能夠防治寄生蟲的中草藥,也遠不止文中列舉的這些,讓我們一起學習,為水産行業和百姓食品安全而共同努力。
中草藥,不僅可以在水産上防治寄生蟲,還可以防治其它病害。那中草藥對于其它的病害,該如何防治的呢?請繼續關注“漁行家-羅後兵”專欄。
羅後兵
福建粵海技術服務部部長
漁行家線上入駐漁行家、【漁行家·羅後兵專欄】作者
1999年自集美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水産一線養殖和服務工作,17年水産實戰經驗,對魚蝦各個品種的病害防治都有獨到經驗,尤其擅長水質調控。
漁行家-水産養殖技術咨詢平台
本文版權屬于農财寶典,如轉載,請按以下格式。
篇尾注明:
1.來源:農财寶典水産版;
2.作者:漁行家·羅後兵;
2.農财寶典水産版微信号:ncbd0000。
如未按上述要求轉載,一律視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