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津醫大二院劉彤教授:房顫患者重在長期管理

作者:中國循環雜志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劉彤教授分享了心房顫動的整合管理的新理念。他在報告中指出,采用結構化的以患者為中心的管理模式,整合不同專科的醫務人員,可改善房顫患者管理品質。

天津醫大二院劉彤教授:房顫患者重在長期管理

劉彤教授介紹,房顫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因素:早期及時(房顫篩查)針對房顫的幹預措施(最好在并發症發生前);為房顫患者提供長期管理。

讓患者了解自己病情并學會自我管理;房顫整合管理品質評估,早期識别需要專科醫生幹預的患者并對其快速分類;跨學科的房顫治療團隊制定相應管理方案等。

“在房顫診斷和篩查中應注意無症狀房顫的識别”,劉彤教授強調,“無症狀心房顫動臨床上很常見,對症狀性房顫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測,發現70%的房顫發作無症狀”。

另外,卒中患者的房顫篩查可采用心電圖,他指出,長程心電檢測發現很多卒中患者都存在房顫,尤其是不明原因腦卒中或栓子不明來源的卒中患者,推薦對于卒中患者及房顫高危人群進行至少72 h心電監測。

劉彤教授介紹了esc指南推薦的房顫整合管理的五環原則:包括急性期穩定病情,控制房顫合并症及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生活方式調整,診斷并治療伴随心血管疾病;卒中風險評估及口服抗凝藥預防卒中;心率控制;節律控制。

天津醫大二院劉彤教授:房顫患者重在長期管理

圖1 房顫整合管理的五環原則

天津醫大二院劉彤教授:房顫患者重在長期管理

圖2 房顫整合管理模式和房顫心髒團隊

在房顫整合管理模式中,劉彤教授強調,新診斷的房顫患者應至少與整合管理的核心團隊就診一次,主要内容包括:診斷性評估,讨論治療選擇,根據指南開始合适的治療,對患者和護理人員進行個體化教育;病情穩定的房顫患者可以在社群進行自我管理。

以下患者應再次接觸房顫整合管理團隊:臨床症狀加重,入院治療,卒中或出血,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或急性症狀性心律失常複發,或臨床管理不理想,整合管理模式團隊人員應與房顫患者多多交流溝通,向患者提供可以選擇的治療方案,提供技術支援。

房顫-心髒團隊制定複雜決策,主要服務于以下患者:(1)節律控制治療政策困難:症狀性房顫導管消融失敗,考慮房顫外科手術治療。(2)抗凝治療禁忌證的患者,需要左心耳封堵或結紮術。

轉載:請标明“中國循環雜志”

歡迎購買《中國循環雜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國循環雜志》指南專刊,邀請來自國内各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家,對過去一年近 30 個重要指南進行了詳盡解讀,願能為廣大心血管醫生帶來新知識、新理念、新思維。點選檢視内容

長按圖檔,顯示識别二維碼,或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購買流程:

“阜外說心髒”入選國家衛生健康委品牌活動推薦名單

“阜外說心髒”,采用網絡直播的方式,向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學、規範、靠譜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識。經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薦,衛健委宣傳司評選,“阜外說心髒” 系列節目入選國家衛生健康委品牌活動推薦名單。

近期我們發現一些網站冒用“中國循環雜志”名義征稿,并承諾“職稱論文權威快速發表”。

我刊鄭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國循環雜志》投稿,一定要登入中國循環雜志官方網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進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