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朋友、好客等詞彙所串起來的是一種親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殺豬宰羊且為樂",有朋友來那是一種榮幸,是一種幸福。
人有人道,神有神道,鬼有鬼道。治家稱家道,盡孝有孝道,女人有婦道,交友曰友道,教學為師道,經商為賈道,喝茶有茶道,插花有花道,谄媚有媚道,甚至盜亦有道。那麼待客呢?自然講究待客之道。
主人居主位,自家環境,本地風光,人文舊貫,禮俗成習,言語行動一任自然。客人居客位,避地移形,背井離鄉,俗異物換,莫辨誠僞,其所為作必然謹慎小心察言觀行而後之。但主客相遇,是否彼此相得,關鍵在東道主。
一般地說,誠、敬、納、喜四個字應該是主人待客的基本态度。
誠是前提,無論哪方客人,都須以誠相待。敬是誠的顯相,惟敬可以不逾禮數,不使客人有怠慢之感。《禮記》雲;"主人敬客,則先拜客。"就是這一層意思。納是接受和容納,是拒排的反面。最後是見客而喜,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賓禮講究讓客人舒适,沒有陌生感,如同在自己家裡一樣。是以我們有"賓至如歸"的成語。
古人記載"客愁"、"客淚"、"客懷"的詩文特别多,如孟浩然詩句:"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孔尚任《桃花扇》:"傷往事,寫新詞,客愁鄉裡亂如絲。" 南朝沈約亦有句:"聞雁夜南飛,客淚夜沾衣。" 宋張詠的《雨夜》寫的更凄苦:"簾幕蕭蕭竹院深,客懷孤寂伴燈吟。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萬裡心。" 這種種情形,亟需細心的主人的關心體諒。是以亞聖孟子諄諄告誡我們:"敬老慈幼,無忘賓旅。"
主人待客既如此,那麼居客位的一方是否也需要講究"客道"呢?當然需要,而且也大有講究。簡單地說,就是主人講禮遇,客人有禮貌。主人為客人盡量想的周到,客人也要盡量不給主人添麻煩。"入鄉随俗"和"客随主便"兩個成語,最能反映"客道"的真谛。這兩條做到了,主人就會由"色難"變成"色喜"。另一個成語"恭敬不如從命",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客道"最忌諱的是"反客為主"。主客的互位,按傳統禮儀,被視作對東道主的大不敬。
如何接待客人?核心要義是"以誠相待,彬彬有禮"!
迎接客人時,要衣着整潔。不能衣衫不整。要是客人在吃飯時來訪,應該放下碗筷,主動站起來迎接。如果正在躺着休息,要馬上起來表示歉意。開門時要面帶微笑。
客人進屋後,請客人入座,倒上一杯溫開水,或者端上一些水果,表示一位主人的熱情。
不要冷落了客人,最好是一個人賠着唠嗑,一個人忙着準備招待客人的東西,并備一些水果、香煙、花生瓜子一類的東西。
真誠最重要。坐、請坐、請上座;茶、上茶、上好茶。
一般來講,接待客人家裡要有所分工,誰管誰,吃的誰管,陪着客人誰管,領着客人出去玩玩誰管,諸如此類,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距離有度。一般情況下,人際距離有四種,關系不同,距離是不一樣的。
一是親密距離。實際上就叫私人距離,是小于半米以至無窮接近,系家人、夫妻、戀人的距離。
二是交際距離。又叫正常距離,實際上是多遠呢?半米到一米半之間,就是一步,你在公共場合和任何陌生人相處,這是最佳的距離,離得太遠有時候沒有必要,但是離得太近侵犯了别人的空間,會對别人有那種妨礙和壓抑之感,這是不禮貌的,這點你要注意。
三是禮儀距離。又叫做尊重的距離,比如講台和現場觀衆的距離,就是禮儀距離,表示尊重的一種距離。
四是有距離的距離。又叫公共距離,就是三米之外。到公衆場所去活動,特别是到國外去,這點非常重要。
接待客人座次安排有講究。
1、面門為上。采用"相對式"就座時,通常以面對房門的座位為上座,應讓之于來賓;以背對房門的座位為下座,宜由主人自己在此就座。
2、以右為上。"并列式"排位的标準做法,是賓主雙方面對正門并排就座。此時,以右側為上,應請來賓就座;以左側為下,應歸主人自己就座。
3、居中為上。如果來賓較少,而東道主一方參與會見者較多之時,往往可以由東道主一方的人員以一定的方式圍坐在來賓的兩側或者四周,而請來賓居于中央,呈現出"衆星捧月"之态。
4、以遠為上。道理十分簡單:離房門近者易受打擾,離房門較遠者則受到的打擾較少。
5、佳座為上。長沙發優于單人沙發,沙發優于椅子,椅子優于凳子,較高的座椅優于較低的座椅,寬大舒适的座椅優于狹小而不舒适的座椅。
6、自由為上。有時,未及主人讓座,來賓便自行選擇了座位,并且已經就座,此刻主人亦應順其自然。在客人登門拜訪之時,主人務必要使自己臨場的一切表現都中規中矩。
專門恭候:為了防止來賓來訪時"吃閉門羹",負責招待對方的有關人員須至少提前10分鐘抵達雙方約定的地點。必要之時,還應專門在約定地點的正門之外迎候來賓。
起身相迎;盛情款待:一是要讓座于人。二是要代存衣帽。三是要斟茶倒水。為來賓上飲料時,還須注意幹淨衛生保證供應。四是殷勤相助,認真專注。與來賓交談時,務必要認認真真地洗耳恭聽,聚精會神,切不可一心二用,所答非所問。那樣做,必定會得罪于人。千萬不要在招待來賓時忙于處理其他事務。例如,打電話、發傳真、批閱檔案、尋找材料,或是與其他同僚交談,等等。萬一非得中途暫時離開一下,或是去接一下電話,事先别忘記要向來賓表示歉意。最好不要在同一時間内在同一地點接待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士。要是遇上了這種情況,可按"先來後到"的順序接待,也可以安排其他人員分别予以接待。
熱情挽留:在一般情況之下,不論賓主雙方會晤的具體時間的長度有無約定,客人的告辭均須由對方首先提出。主人首先提出來送客,或是以自己的動作、表情暗示厭客之意,都是極其不禮貌的。當來賓提出告辭時,主人通常應對其加以熱情挽留。可告之對方自己"不忙",或是請對方"再坐一會兒"。若來賓執意離去,主人可在對方率先起身後起身相送。
怎樣在家招待客人?
1.若是客人初次登門拜訪,在把客人介紹給家人的同時,也把家庭成員向客人簡單地逐一介紹。如果是常客,說話要自然,過分客套反而使人不自在。
2.父母的客人來訪應親切地稱呼"伯伯"或"阿姨",并主動讓座、遞煙倒茶、交談時要謙遜。
3.要熱情接待晚輩客人。
4.和客人交談,最好是挑些輕松愉快的話題,萬一不小心觸及客人的傷心事,則要立即緻歉并給予适當的安慰。
5.敬煙有講究。敬煙應看對象且要方式得當。敬煙前最好能婉轉發問,不可強遞。很多人把煙捏在手裡,來回推讓,這是不衛生的。
6.敬茶也是我國待客的傳統方式。從衛生角度考慮,茶具最好有所講究。泡茶要用壺,茶杯要有柄,不要用無柄的茶杯,以避免手與杯體、杯口觸碰。
7.留客人吃飯,為客人夾菜似乎很正常,其實這是很不衛生的。如果主人想表示好客之意,應使用公筷、公勺夾菜舀湯,千萬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去夾。
8.如果和客人一起在客廳看電視,則要請客人自己選台。
9.如果在家裡留宿外地客人,千萬别讓客人睡沙發,并且應主動照顧客人的洗漱。
客人告辭,都應該以禮相送。有些主人因為來客的身份不同,是以會有很明顯的不同,其實這是很不正确的,不管是怎樣的客人,都應該禮貌對待,這樣才能展現出你的修養。告别要态度真切,自然,不要草率或者應付,對每一位客人都應該照顧到,但可以适當掌握程度,要使客人有種值得留戀和友誼珍貴或是得到尊重的優越感。
用語可以說普通的"再見""慢走""歡迎下次光臨""以後還請繼續指教"。如果與對方關係密切的某位沒來,還可在臨走時說"下次可要帶某某來哦,"對于初次來的客人,要周到細緻,比如介紹附近的交通,住宿,或是叫熟客接送等。
版權聲明:文圖來自網絡,内容僅作公益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謹向原作者緻謝!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與本欄目私信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