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切雞大廚這樣做,皮脆肉鮮嫩,下水煮就錯了,關鍵步驟别搞錯!白切雞老井說:

白切雞大廚這樣做,皮脆肉鮮嫩,下水煮就錯了,關鍵步驟别搞錯!白切雞老井說:

白切雞是傳統的廣東地區菜品,是粵菜中最普通、最常見但又最鮮美可口的一種做法,保持了雞肉的原滋原味,因為烹饪的時候不用加調味料用水烹熟,吃的時候随吃随斬,是以也叫“白斬雞”。清朝人袁枚在《随園食單》中描述它有"太羹元酒之味",雞的做法不下百種,但最讓人是百吃不厭的就是白斬雞了,可謂是逢年過節,大筵小席皆宜,深受人們喜愛。

白切雞大廚這樣做,皮脆肉鮮嫩,下水煮就錯了,關鍵步驟别搞錯!白切雞老井說:

人們愛吃白切雞也是有理由的,我作為一個北方人,中學以前還真沒吃過白斬雞,直到去了南方(杭州)旅遊,才第一次品嘗到這種滋味,此後的十多年時間裡,一直對這種味道念念不忘,經常請教一些粵菜師傅和廚藝高手做白斬雞的方法,現在做出來的白切雞吃起來還是非常不錯的。

白切雞大廚這樣做,皮脆肉鮮嫩,下水煮就錯了,關鍵步驟别搞錯!白切雞老井說:

很多人在家做白切雞一些關鍵步驟老是忽略或者搞錯,有些直接下鍋煮,或者直接上鍋蒸,我覺得都是不合适的,味道總會差那麼一點點。做法分享給大家,歡迎試做,好吃再來。

主料:三黃雞

輔料:生姜、香蔥、黃酒、鹽;花生油、醬油

第一步:做白切雞食材的選用自然是最重要的,首先你要保證是一整隻新鮮的雞,不能用冰凍的的冷藏雞,我也不建議用半隻的。清遠的走地雞、海南的文昌雞等都是上好的品種,用開始下蛋不久的嫩母雞是不錯的選擇,還有一些人喜歡用多年的老母雞,但并不是太容易找到,我這次用公雞做例子(過年去菜市場晚了沒買到合适的走地雞),準備姜和香蔥适量。

白切雞大廚這樣做,皮脆肉鮮嫩,下水煮就錯了,關鍵步驟别搞錯!白切雞老井說:

第二步:找一個大而深的鍋,能夠輕松淹沒整隻雞為佳,注滿清水,加入三勺鹽、三勺黃酒、生姜片和香蔥,大火煮開。

白切雞大廚這樣做,皮脆肉鮮嫩,下水煮就錯了,關鍵步驟别搞錯!白切雞老井說:

煮水的過程中,給整隻雞做按摩,讓雞皮下的肥油變得松散,最後達到一個皮脆爽滑的境界,把雞爪塞到雞肚子裡,撐大腹腔,友善等會的操作。

白切雞大廚這樣做,皮脆肉鮮嫩,下水煮就錯了,關鍵步驟别搞錯!白切雞老井說:

第三步:水大火煮開5分鐘以後,姜和蔥的香味已經充分融入水中,轉小火讓水冒小泡,然後就要開始“吊水”了,手拿着雞頭,把整個雞身子放在鍋中,往水裡遊一圈,時間大概10秒左右,盡量讓腹腔内的空氣都跑出來,然後提起來瀝水30秒,有些講究的美食家還會用風扇将表皮吹幹才會再次吊水。

白切雞大廚這樣做,皮脆肉鮮嫩,下水煮就錯了,關鍵步驟别搞錯!白切雞老井說:

如此反複3次,雞的表皮基本已經熟了,但雞肉還是生的,表皮已經繃緊了。

白切雞大廚這樣做,皮脆肉鮮嫩,下水煮就錯了,關鍵步驟别搞錯!白切雞老井說:

第四步:浸熟,火轉最小火,把整隻雞浸入到水中,不要蓋鍋蓋,保持水溫不沸騰,如果控制不好水還是沸騰,可以隔段時間加一些冷水進去,注意不能煮,不能蓋鍋蓋焖,根據雞的大小,浸泡25-35分鐘。

白切雞大廚這樣做,皮脆肉鮮嫩,下水煮就錯了,關鍵步驟别搞錯!白切雞老井說:

第五步:過冰水,現在這種氣溫,北方基本不用加冰了,水溫和冰水也差不了幾度了,南方還是要加冰的,迅速對雞肉進行冷熱刺激,才會讓外皮徹底繃緊,口感爽脆q彈,雞肉也會變得緊實。

白切雞大廚這樣做,皮脆肉鮮嫩,下水煮就錯了,關鍵步驟别搞錯!白切雞老井說:

在冰水中浸泡5-8分鐘。把雞肉撈出來斬件,先卸掉雞腿,然後雞翅、雞脖子、最後将雞身子一劈兩半,切成均勻的雞肉塊即可。

白切雞大廚這樣做,皮脆肉鮮嫩,下水煮就錯了,關鍵步驟别搞錯!白切雞老井說:

第六步:制作蘸料,蘸料也是用傳統的用姜蓉、香蔥碎、澆上一勺熱花生油後,加入一些靓點的醬油、味極鮮醬油之類的,攪拌均勻就可以了。

白切雞大廚這樣做,皮脆肉鮮嫩,下水煮就錯了,關鍵步驟别搞錯!白切雞老井說:

1、做白切雞要選用整隻來做,這樣受熱均勻,雞肉也不會老,斬開腿骨頭裡血塊還沒有硬最好。

2、不要加亂七八糟的調味料,芝麻油、黃栀子之類的,為了雞皮變黃而刻意加入的調料能少就少,保留原滋原味。

3、蒸雞也好吃,但它不算白切雞的傳統做法,雞皮滑嫩和蒸無緣,老饕們一口就能嘗出來是蒸的還是白切做法。

白切雞大廚這樣做,皮脆肉鮮嫩,下水煮就錯了,關鍵步驟别搞錯!白切雞老井說:

4、浸熟雞肉的時候,不要蓋鍋蓋。吃好玩好,明天見!新年快樂!

#紅紅火火過大年##今年過年這樣過#

圖文原創,抄襲必究!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緻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單和美食趣聞,關注我,和你一起分享這個世界。

繼續閱讀